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题

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题

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题
一、阅读《嗟来之食》,完成1—5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

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黔敖为食于路②以待饥者而食.之
③嗟,来食④黔敖左奉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②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4、文题“嗟来之食”的意思是什么?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对下面句子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两句中“外人”意义相同,都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2)、“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两句中“要” “延”意义相同,都是“邀请”。

3)、“具答之”,“一一为具言所闻” 两句中“具”意义相同,都指“详细”。

4)、“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两句中“为”意义相同,都指“对、向”。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
2)、不足为外人道也
外人: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4)、遂与外人间隔间隔:
3、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4、桃花源中人想离开桃花源
中的生活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理想境界?联系作者的生平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 —5 题。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 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 惶惶;干将发硎,有作其 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 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应是怎样的国家?
2、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喻体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国”?
3、文段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请说说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5、翻译“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5 题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 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 任兮,纷蕴宜修,跨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秉德 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友长兮。

淑丽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 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1、作者赞扬了橘树的什么品格?
2、找出描写橘树外形的诗句
3、作者在赞颂橘树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表露了自己的品行,请找出这些诗句
4、“愿岁并谢,与友长兮 ”、“年岁虽少, 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5、诗人借赞美橘树 “受命不迁”、“深固难徙” 的志向,表达了自己的什么情感? 五、阅读《精卫填海》 ,完成 1— 5 题。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校。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 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常衔.西山之木石 3)、溺.而不返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精卫是谁?为什么要填海?
4、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5、这则神话反映了上古劳动人民的什么愿望?
2)、其状.如乌
4)、以堙.于东海
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②云归而岩穴瞑
③晦明变化者④野芳发而幽香
⑤佳木秀而繁阴⑥树林阴翳
⑦已而夕阳在山⑧醒能述以文者
2、翻译句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4、第①段“山间之四时也”的“四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乐亦无穷”的“乐”是指()
A、山林之乐
B、山水之乐
C、宴酣之乐
D、从太守游而乐
5、上文第②段中体现作者“与民同乐”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