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小学六年级书法教案第1课正奇相生学情分析: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参照正奇相生写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了解正奇相生的写法,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能参照正奇相生写几个硬笔字。

教学准备: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各样正奇相生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汉字结构安排的一般知识和要求。

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课,了解书法作品中的有特点的一些汉字应该如何书写。

二;知识介绍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①;什么是正奇相生?②;汉字正奇相生处理上有哪些要点? ③;书写有哪些要求?2;学生自读关于正奇相生内容的介绍.3、教师出示相关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正奇相生的结构。

4、三;学习“我知道了”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那么正奇相生汉字又应该怎么写呢?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正奇相生汉字的写法。

四;学习“我来找找”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汉字,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主笔在什么位置?教师出示。

2、书法作品。

学生找一找主笔。

五;“我先试试”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正奇相生汉字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知识。

写几个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

六;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结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七;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 第1课正奇相生主笔错落第2课虚实得宜教学目标: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虚实得宜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种类型的的字。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板书课题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1 讲解虚实得宜的写法2 讲解虚实得宜《1》什么叫虚实得宜?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虚实得宜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范字,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2课虚实得宜第3课参差互济教学目标: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板书课题2 你觉得什么是参差互济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1 讲解参差互济的写法《1》什么叫参差互济?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参差互济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范字,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3课参差互济第4课顾盼生姿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顾盼生姿结构字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顾盼生姿这种类型的的字。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板书课题2 观察范字结构3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顾盼生姿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1 讲解顾盼生姿结构的写法第一种情况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三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4课顾盼生姿第5课进退有序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进退有序结构的字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进退有序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板书课题2 你觉得什么是进退有序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1》讲解进退有序结构型: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范字,分析它的写法。

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5课进退有序第6课揖让如仪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写好字,要做到揖让如仪;2 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3 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揖让如仪。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板书课题2 写字时为什么要做到揖让如仪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重心平稳1 汉字结构形式多样,形态变化纷繁,特定结构,必须做到揖让如仪。

2 做到揖让如仪的方法:A 出示例字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范字。

三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6课揖让如仪第7课集字练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布局”;2 使学生明白怎样布局;3 使学生会“书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个字,体会汉字结构的变化和关系。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板书课题2 激发兴趣怎样写好“书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个字呢?为什么要布局?怎样布局呢?二新授《一》什么叫布局1 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 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布局。

3 根据例字讲解: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布局《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体会笔画的布局和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书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个字,体会汉字布局和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7课集字练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结构布局呼应第8课避让《第七课时,20xx年10月28日》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避让”;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避让;3 使学生会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板书课题避让2 激发兴趣什么叫避让呢?为什么要避让?二新授《一》什么叫避让1 汉字中笔画相遇时,为了避免碰撞,必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同时结构还要紧密,做到整体美观和谐,这种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叫做“避让”。

2 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避让。

3 根据例字讲解:“牲”字的右部“生”的撇和长横都插在“牛”的右侧下部。

“现”字的右部“见”的撇画在“王”的下方。

“航”;“精”两字的各部件笔画较繁,空隙较小,所以要尽量避免碰撞。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避让。

《二》怎样避让1 出示例字“塔”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塔”是怎样避让的?全班交流:“塔”字的土旁为了靠紧右边部件,和“”的上部呼应,将提画向上扬,插在“”的长撇的上方,结构就较紧凑。

3 出示“航”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航”是怎样避让的?全班交流:“航”字的舟旁右边为横折钩,无法避让右边笔画,因此只有将近“亢”的撇相对写成直撇,才可避免碰撞。

《三》避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通过欣赏“塔”和“初”,体会是怎样处理避让关系的。

《四》笔画未能避让的字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避让?可以怎样处理?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关系。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避让后记:使学生会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

第9课伸缩《第八课时,20xx年11月4日》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伸缩”;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伸缩;3 使学生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的关系。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板书课题伸缩2 激发兴趣什么叫伸缩呢?为什么要伸缩?二新授《一》什么叫伸缩1 一字中如果笔画出现重复,就需要进行变化,延伸一部分,收缩一部分,这样就能避免呆板,使字形生动美观,这就叫做“伸缩”。

2 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伸缩。

3 根据例字讲解:“惟”和“徘”的横画写得有长有短,这便是“伸缩”。

“章”的上横和下横一长一短,这也是“伸缩”。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有两笔重复的竖画,一般缩左伸右。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伸缩。

《二》怎样伸缩1 出示例字“降”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降”是怎样伸缩的?全班交流:“降”字的耳刀旁有一长竖,右边也有一竖,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竖。

出示“戒”字3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戒”是怎样伸缩的?全班交流:“戒”字的笔画中,有三笔画方向相近,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边的斜钩。

《三》伸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通过欣赏“素”和“奉”,体会是怎样处理伸缩关系的。

《四》笔画未能伸缩的字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伸缩?可以怎样处理?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关系。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后记: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伸。

第10课疏密《第九课时,20xx年11月11日》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疏密”;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3 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板书课题疏密2 激发兴趣什么叫疏密呢?为什么要安排疏密?二新授《一》什么叫疏密1 汉字笔画有多有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为了使每个字都具有生动活泼的形态,书写时需要根据字的具体情况,将某一部分写得紧一点《密》,某一部分写得松一点《疏》,这种安排叫“疏密”。

2 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疏密的安排。

3 根据例字讲解:在进行字的疏密安排时,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部写得稍密些,下部写得稍疏些;左右结构的字,则根据左右部分的笔画和形态灵活安排,但须做到合理;自然与和谐。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疏密关系的。

《二》怎样安排疏密1 出示例字“臻”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臻”是怎样安排疏密的?“臻”字的笔画较多,书写时,左部“至”写得较疏,形较短;右部“秦”写得较密,形较长,这样就形成了疏密对比。

3 出示“乍”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乍”是怎样安排疏密的?全班交流:“乍”字的笔画较少,书写时,笔画稍向上靠,下部空一点,这样“乍”字就显得生动活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