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微波技术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姓名:学号:同组成员:指导老师:实验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一 短路线、开路线、匹配负载S 参量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短路线、开路线的S 参量S11的测量,了解传输线开路、短路的特性。
2、通过对匹配负载的S 参量S11及S21的测量,了解微带线的特性。
S11二、实验原理(一)基本传输线理论在一传输线上传输波的电压、电流信号会是时间及传递距离的函数。
一条单位长度传输线之等效电路可由R 、L 、G 、C 等四个元件来组成,如图1-1(a )所示。
假设波传输播的方向为+Z 轴的方向,则由基尔霍夫电压及电流定律可得下列二个传输线方程式。
其中假设电压及电流是时间变量t 的正弦函数,此时的电压和电流可用角频率ω的变数表示。
亦即是而两个方程式的解可写成 z z e V e V z V γγ--++=)( (1-1) z z e I e I z I γγ--+-=)( (1-2)其中V +,V -,I +,I -分别是波信号的电压及电流振幅常数,而+、-则分别表示+Z,-Z 的传输方向。
γ则是[传输系数](propagation coefficient ),其定义如下。
))((C j G L j R ωωγ++= (1-3) 而波在z 上任一点的总电压及电流的关系则可由下列方程式表示。
I L j R dzdV ⋅+-=)(ω V C j G dz dI ⋅+-=)(ω (1-4) 将式(1-1)及(1-2)代入式(1-3)可得Cj G I V ωγ+=++tj e z V t z v ω)(),(=tj e z I t z i ω)(),(=一般将上式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Z O 。
C j G L j R C j G I V I V Z O ωωωγ++=+===--++当R=G=0时,传输线没有损耗(Lossless or Loss-free )。
因此,一般[无耗]传输线的[传输系数]及[特性阻抗]分别为LC j j ωβγ== , CLZ O =此时传输系数为纯虚数。
对于大多数的射频传输线而言,其损耗都很小;亦即R<<ωL 且G<<ωC 。
所以R 、G 可以忽略不计,此时传输线的[传输系数]可写成下列公式。
βαωγj C G L R LC LC j +=⎪⎭⎫ ⎝⎛++≈2 (1-5)则式(1-5)中 与在[无耗]传输线中是一样的, 定义为极端数,而α定义为传输线的[衰减常数](Attenuation Constant ),其公式分别为LC j ωβ=, )(212o o GZ RY C G L R LC +=⎪⎭⎫ ⎝⎛+=α 其中Y 0定义为传输线之[特性导纳](Characteristic Adimttance),其公式为L C Z Y O O ==1(二)负载传输线(Terminated Transmission Line )(A )[无损耗]负载传输线(Terminated Lossless Line )考虑一段[特性阻抗]Zo 之传输线,一端接信号源,另一端则接上负载,如图所示。
并假设此传输线[无耗],且其[传输系数] γ=j β,则传输线上电压及电流方程式可以用下列二式表示。
z z e V e V z V ββ--++=)( ,z z e I e I z I ββ--+-=)( 图1-1单位长度传输线之等效电路單位長度图1-2 接在负载上的传输线电路(1)若考虑在负载端(z=0)上,则其电压及电流为-++==V V V V L (1-6)-+-==I I I I L(1-7) 而且--++==V I Z V I Z o o ,,所以式(1-7)可改写成)(1-+-=V V Z I oL (1-8) 合并式(1-6)及(1-8)可得[负载阻抗](Load Impedance ))(-+-+-+==VV V V Z I V Z o L L L 定义[归一化阻抗](Normalized Load Impedance )LL o L L L Z Z Z z Γ-Γ+===11 其中ΓL 定义为负载端的[电压反射系数](V oltag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11+-==Γ+-L L L Z Z V V 当Z L = Z O 时,则ΓL = 0时,此状况称为传输线与负载[匹配](Matched )。
在此,我们定义两个重要参数 [电压驻波比](V 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及[回波损耗](Return Loss )。
L LVSWR Γ-Γ+=11 , )log(20L RL Γ-=(2)若考虑在距离负载端长L (z=-L )处,即传输线长度为L 。
则其[反射系数]Γ(L) 应改成L j L L j L j L j e e VV e V e V L ββββ22)(--+-+--⋅Γ===Γ 而其[输入阻抗]则可定义为)tan()tan(L jZ Z L jZ Z Z Z L o o L o in ββ++=由上式可知,(a ) 当L →∞时, Z in →Z o .(b ) 当L =λ/2时, Z in =Z L.(c ) 当L=λ/4时,Z in =Z o 2/Z L.(B )[有耗]负载传输线(Terminated Lossy Line )若是考虑一条有耗的传输线,则其[传输系数]γ=α+jβ为一复数。
所以,[反射系数]Γ(L )应改成L j L L e L βα22)(--⋅Γ=Γ而其[输入阻抗]则改成为)tanh()tanh(L jZ Z L jZ Z Z Z L o o L o in γγ++= 三、实验仪器及装置图1模组编号:RF2KM1-1A (OPTN/SHORT/THRU CAL KIT)4 PC 机一台,BNC 连接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开路线(MOD-1A )的S 11测量(1)将RF2000与PC 机通过RS232连接,接好RF2000电源,开机。
启动SCOPE2000软件。
(2)将模块RF2KM1-1A 的开路端口,即P1端口,与RF2000主机的SWEEP/CW1 OUT 端口通过连接线连在一起。
模块接好以后,在RF2000主机的面板上找到“BAND”键,按“BAND”把频段选到299-540MHz 的频段(BAND 3 频率范围为300-500MHz ),按REM 键进行连接,当RF2000的LCD 画面第一行显示为“SWEEP MHz”,第二行显示为“---dB 299-540”时,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开路状态下300MHz-500MHz时的S11曲线图(如果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S21曲线图,可通过软件界面下方的S11/S21按键进行选择)。
(3)在曲线图中任意选取九个点,记录下每个点的频率和它所对应的S11的dB值,并在坐标纸上利用所取的点大致画出S11曲线图(在软件界面用鼠标左键单击即可完成取点)。
(二)短路线(MOD-1B)的S11测量(1)将RF2KM1-1A模块的短路端口,即P2通过BNC连接线与RF2000的SWEEP/CW1 OUT端子相连,频率的频段选择不变。
(2)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短路状态下300MHz-500MHz时S11的曲线图同样,若此时软件显示为S21,可通过S11/S21进行选择。
(3)在曲线图中任意选取九个点,记录下每个点的频率和它所对应的S11的dB值,并在坐标纸上利用所取的点大致画出S11曲线图(在软件界面用鼠标左键单击即可完成取点)。
(三)匹配微带线(MOD-1C)的S11及S21的测量(1)将模块RF2KM1-1A的P3端子通过BNC连接线与RF2000主机的SWEEP/CW1 OUT端子连接,将模块的P4端子与RF2000主机的RF-IN端子连接,频段仍为BAND3(300MHz-500MHz)。
(2)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是匹配负载状态下300MHz-500MHz时的S11的曲线图,如图所示。
按S11/S21可以切换S11/S21曲线图。
(3)在S11和S21曲线图中分别任意选取九个点,分别记录下每个点的频率和它所对应的S11和S21的dB值,并在坐标纸上利用所取的点分别大致画出S11和S21的曲线图(在软件界面用鼠标左键单击即可完成取点)。
注:在测试过程中,DOD-1A,MOD-1B的S11范围为0±5dB,MOD-1C的S11 ≤ -8dB,S21 = 0±2dB五、实验结果及分析(一)在传输线理论中,开路、短路、匹配有哪些特性?答:开路和短路的阻抗为纯阻抗,值在0~±∞之间,且线中传输的是驻波。
开路反射系数为1,短路反射系数为-1;匹配负载值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线中传输的是行波,无反射波。
反射系数为0(二)理想情况下,开路线、短路线、匹配微带线的测得值是多少?答:开路线:S11 = 1;短路线:S11=-1;匹配负载:S11=0,S21=1.实验二 定向耦合器特性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MOD-5A :叉路型定向耦合器的方向性,隔离度的测量,了解叉路型定向耦合器的特性。
2、通过对MOD-5B :平行线型定向耦合器的方向性,隔离度的测量,了解平行线型定向耦合器电路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1、定向耦合器是微波测量和其他微波系统中的常用元件,更是近代扫频反射计的核心部件,因此,熟悉定向耦合器的特性,掌握其测量方法很重要。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有方向性的微波功率分配器件,通常有波导、同轴线、带状线及微带线几种类型,定向耦合器包含主线和副线两部分,在主线中传播的微波功率通过小孔或间隙等耦合元件,将一部分功率耦合到副线中的一个方向传输(称“耦合输出”),而在另一个方向几乎没有(或极小)功率传输(称“隔离输出”)。
2、在本实验中,定向耦合器是个四端口网络结构(4-port network ),如图3-1所示。
若信号输入端(Port-1,Input Port )的输入功率为P1,信号传输端(Port-2,Transmission Port )的输出功率为P2,信号耦合端(Port-3,Coupling Port )的输出功率为P3,而信号隔离端(Port-4,Isolation Port )的输出功率为P4。
若P1、P2、P3、P4皆用毫瓦(mW )来表示,定向耦合器的四大参数,则可定义为: 传输系数:12log10)dB (P P T on Transmissi ⋅-== 耦合系数:13log 10)dB (P P C Coupling ⋅-== 隔离度:14log 10)dB (P P I Isolation ⋅-== 方向性:)dB ()dB ()dB (C I D y Directivit -==常见的定向耦合器可分成支线型和平行线型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