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躯体形式障碍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躯体形式障碍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躯体形式障碍病 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
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 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 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 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 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患者常否认心 理因素的存在。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显 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 了解症状的起因,都很困难。患者常有一定程度寻求注意(表 演性)的行为,并相信其疾病是躯体性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若患者不能说服医生接受这一点,便会愤愤不平,此时更易 伴有寻求注意的行为。本障碍男女均有,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 护理评价 • 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护士要利用沟通技巧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 躯体症状是一种病人逃避焦虑和维持自我完整性的一种手段,但病人不认为是 心理的问题。所以病人认为探索心理冲突不必要,会出现抗拒现象。这就需要 护理人员要用温和友善的态度,真诚关怀和照顾病人。护士可通过陪伴病人, 接纳病人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耐心倾听病人述说等来帮助建立关系。另外,护 士不可忽视病人的躯体症状,也不可否认病人对躯体的不适感,而应协助病人 完成自我照顾。如果护士忽视病人的躯体症状,反而会加重其以躯体症状求助 的需要,也会妨碍治疗关系的发展。因为忽视病人的躯体症状,有时代表着忽 视病人一样的含义。
第二节
• 躯体化障碍
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
• 疑病症
• 转换障碍
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主要表现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 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重要的特点是应激引起的不 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
临床特征: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反
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 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 也很常见,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可有多种症状同时存 在。患者为此进行过许多检查,均没有阳性发现,甚至手术 探察却一无所获。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并伴有社会、人际 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很少能够完全缓解。 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女性最早的症状可能 与性方面的困难或婚姻、恋爱问题有关。有的患者因经常接 受治疗,可致药物依赖或滥用(多为镇静剂和止痛剂)。
疑病症
疑病症是指患者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 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疑病观念)。患 者因此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 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患者有时存 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 质、程度,或患者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 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 的疑虑或优势观念也属本症。本障碍男女均 有,无明显家庭特点(与躯体化障碍不同), 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转换有关, 这些症状非故意所为,也不能用生理学观点解释。
临床特点
• 1.此病主要障碍显示与某一躯体疾病有关,而检查证实症状却无法用 已知的身体疾患或病理机制来解释,因此认为与心理因素有关。 • 2.环境刺激与症状的发生和恶化之间有先后关系。在有心理压力后, 症状会发作或恶化。 • 3.此症状可让病人逃避困扰他的活动,即原发性获益。 • 4此症状可使病人得到他无法获得的环境支持及新的人际关系,即继 发性获益
转换障碍与前面所述的两种躯体形式障碍不同的是,由于转换障碍病人以某种 生理症状取代其情绪,因此病人对生理症状反而不关心,有的甚至喜欢表演其 症状。而躯体化障碍和疑病症病人则对其症状或“有病”感到恐惧、焦虑于是 不断求医。
• 第三节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
• 第四节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原则与预后
第五节 躯体形式障碍的护理过程
具体表现如下:
• (1)常在躯体疾病或精神刺激诱因作用下发病,表现对身体健康或疾病 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患者为自己认为罹患 的某种疾病感到苦恼,而非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感到苦恼。 • (2)常有敏感多疑、对健康过分关切并要求较高的个性特征,对日常出 现的某些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如心跳、腹胀等)作出疑病性解释。 • (3)患者的疑病观念很牢固,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因为患者知 道自己的疾病证据不充分,才迫切要求检查和治疗。 • (4)患者的上述表现不尽相同。如疑病性躯体不适明显,伴有焦虑或抑 郁者称为感觉性疑病症。疑病观念明显,但躯体不适,心境变化不明显 的为称观念性疑病症。身体变形疑病症主要见于青少年,患者坚信自己 身体外表,如鼻子、嘴唇等部位。存在严重缺陷,要求施行矫形手术, 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如果这类观念不为解释所动摇,带有明显情绪色 彩,就患者文化背景而言并不荒谬,可以认为是一种病理性超价观念。 患者对有关疾病的各种读物十分注意,阅读后往往对号入座,加强疑病 观念。 • (5)虽经反复就医或医学检查,但阴性结果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 其疑虑。 • (6)起病大多缓慢,病程持续,症状时轻时重,常导致社会功能缺损。 较好的预后往往与下列因素有关:急性起病;与某一躯体疾病相伴出现 ;病程在3年以内,无严重人格缺陷者;不存在继发性获益等。
2.接受病人虽然有时找不到器官上的证据来解释症状的存在,但护士在病人 诉说躯体不适时,要切实做好身体评估,要采取接受的态度耐心倾听病人的叙 述。护士应对病人的躯体症状保持非批判性的态度,并很自然传递出愿意照顾 病人的愿望。 3.评估病人的焦虑程度及压力源和处理匝力的方法从病人的谈话内容及表情,寻找 病人焦虑的信号,如不安、出汗、脸红和心跳等。把病人内在的焦虑提升蓟意识 层面,让病人对目前的处境有进一步的认识,是病人改变的第一步。其次,让病 人了解焦虑与健康的关系,并找出有效的方法解决引起焦虑的压力源。根据病人 提及到的与焦虑有关系的症状,如紧张、失眠、厌食、疲劳、噩梦和性功能障碍 等,护士可以询问病人如下问题:①你在什么时候觉得最累;⑦你在什么时开始 有睡眠困扰的情形;⑦从什么时候开始你食欲不佳;④在什么情况下会让你紧张 ;⑤什么时候开始容易做噩梦等。 护士从上述询问中可以很巧妙地把话题从病人 身体症状转移到病人目前生活的遭遇 中来。故护士借倾听以协助病人确认自己的 情绪反应与压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