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 2.探讨幼儿的反社会行为
(三)主 要 特 征
• 1.容易了解事件及其发生的脉络 • 2.有益于深入挖掘、探究某一事件
或行为 • 3.配合事前的缜密计划,资料信息
易聚焦
(四)优点与不足
• 1.优点
结合了符号系统与叙事描述两种记录 方式,可得到定量和定性的两类观察 资料
可保留被观察的事件或目标行为的完 整性
大班
3.行为定义
• 约束纪律:教师根据幼儿园日常或是 教学活动中的普遍性行为规范
• 提问: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 • 共同游戏: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

4.选择观察情景
•目标行为发生的情景和地点 •师幼互动贯穿整个幼儿园活动 •晨间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体育 活动等等
5.记录方式
• 系统记录方式 • 叙事描述记录方式
6、叫嚷:哭闹、尖叫、咳嗽、吹口哨
7、噪声:发出咯咯声,撕纸、鼓掌、敲击书桌
8、转方向:把头和身子转向其他同学、向别人
显示东西
9、做其他事:玩弄东西、解自己鞋带等。
攻击 性行

身体 攻击
言语 攻击
关系 攻击
打人
踢人
谩骂
威胁
恶意 传播 谣言
威胁 终止 友谊
(二)观察过程--观察量表和计时工具
1.仔细观察 2.客观记录
(三)记录方式和资料呈现
1.检核 2.计数
事件取样
• 一、概述 • (一)涵义 • 选择一个事件作为观察目标,记录事件
发生的来龙去脉,包括说明事件发生的前 因后果等详细信息的研究方法。
(二)事件取样的目的
• 频率 • 持续时间 • 因果关系 • 严重性
(三) 适 用 时 机
• 1.想获取特定事件或行为发生的频 率、次数或强弱
• 2.不足
只观察和记录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容 易忽略之外的其它资料
若以叙事描述方式记录观察的特殊事 件,不便于分类和得出推论
对于持续时间长或常出现的行为不能 有效地观察和记录。
二、 运 用
• (一)确定所要观察的特定事件或 行为
• (二)给出相关操作性定义,并了 解所要研究行为的一般特质
• 1.行为范畴 • 2.行为类别

• 2.资料搜集的时间较少 • 迅速且客观记录幼儿身上的目标行为
,比如幼儿合 • 作行为 • 3.行为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 选取特定行为的幼儿
• (四)优点与不足 1.优点
观察前,明确定义行为,提高取得资 料的信度。
可以同时观察多名幼儿 针对同一名幼儿的特定行为可进行多
次观察
• 2.不足
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
• 一、概述 • (一)涵义 • 在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目标
幼儿的目标行为,并记录目标行为的 出现次数,借以了解目标幼儿行为模 式的一种方法。
时间间隔
• 规律性间隔--事先设定固定的时间间隔 ,比如以观察30秒、记录30秒的时间 间隔。
• 随机性间隔--随机选取观察时段,并以 相同的时间观察目标,比如一个小时 随机选取某一分钟观察,一天观察次
案例:告状行为
• 符号系统记录方式
告状原因 肢体冲 物品争夺 欺负他人 小计
告状发

生时间
晨光活动 自由活动 小组活动 团体活动 角落活动 总计
事件发生前 事件 事件发生 教师回应 分析
叙事性记录方式
描述 角落活动时,尹珊在图书角看书 尹珊看到于欣手上的书,抢过来 于欣去抢回来,尹珊又抢回来
备注备注
(二)适用时机
• 1.相同类别的行为 • 帕顿按照社会性发展水平将游戏进行分
类:无所事事、旁观行为、独自游戏、平 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2.出现频率较高的行为 幼儿行为相当频繁

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
合作 分享 谦让 帮助
攻击、偷 窃、说谎
• (三)主要特征 1.结构化程度较高---详细的观察计划 观察对象固定--某名幼儿 观察行为明确--攻击性行为 观察时间固定--观察多长时间
案例
• 儿童专断行为的事件取样观察 • 专断行为的操作定义:试图指
导或停止另一个人的活动的行为, 即指使人。专断的行为是要影响或 控制别人,但并不想伤害别人。专 断包括命令、身体指导和暗示指令 。专断之后的行为可包括服从、拒
课后作业
• 小班幼儿园入园焦虑的事件取样的 记录表
隔、观察次数以及观察的期程 5.制作观察量表
六岁儿童的捣乱行为 目标行为
1、粗鲁行为:离开位子、站起来、走动、跑动、
跳绳、摇动椅子。
2、跪:跪在椅子上、坐在脚上、横躺在课桌上
3、侵犯别人:投掷、推、撞、拧、拍、戳及用 东西打其他同学
操 作
4、扰乱别人:抢夺他人东西、破坏其他同伴所 性
有物

5、说话:和其他同伴讲话、喊叫老师、唱歌 义
观察准备工作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仅能获得各类行为发生的次数或Biblioteka 率,无法了解行为发生的整个过程
只能观察到目标儿童的外显行为,无 法了解其行为发生的背后原因及因果 关系
二、时间取样法的运用
准备阶段 观察过程 资料整理分析
(一)准备阶段
1.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 2.给出相关操作性定义 3.选择观察对象 4.设定观察时间:观察时距、时距间
• (三)选择观察情境 • (四)选择记录方式 • (五)观察并记录 • •
以师幼互动事件为例
• 1.确定了特定事件:师幼互动事件 • 2.行为类别 • 教师开启的互动事件 • 幼儿开启的互动事件
主题 约束 指导 照顾 抚慰 提 让幼儿 共同 表达 询问 班别 纪律 活动 生活 情绪 问 做事 游戏 情感 小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