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P4C4R4V等营销组合理论的变迁

4P4C4R4V等营销组合理论的变迁

4P、4C、4R、4V等营销组合理论的变迁谈及市场营销,人们常常会联想到那些经典的"四字经"。

首先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络姆·麦卡锡在上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

之后,美国劳之朗教授在80年代又提出4C理论,它是由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组合而成。

本世纪初美国学者舒尔兹提出了包括市场反应(Reaction)、顾客关联(Relativity)、关系营销(Relationship)和利益回报(Retribution)的4R 理论,而随着以IT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营销理念又有了新的阐述,即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和共鸣(Vibration)的营销组合理论。

从4P到4C到4R再到4V(统称"4X"),代表了营销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们都带有强烈的时代背景,也意味着企业所处的营销环境有了巨大的变革。

探索营销理论的发展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了市场营销组合的4PS的理论。

即:产品、价格、地点(渠道)、促销。

产品:现在的产品是五花八门,就说手表吧,其最大用途就是了解时间,可最高档的要几十万元一块;而最廉价的电子表只要几也元钱,相差一万倍。

然而,高档的和抵廉的产品都有其销路。

价格:一个产品的价格通常是由生产的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决定。

一架波音飞机有几万个零件,要几百家工厂,几万个工人共同生产,所以它要卖几亿元;一件古董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当然就价值连城了;一件工艺品,要由艺术家经过一年或是几年几十年的精心制造才能成为稀世精品,其价值当然不菲。

路边的一片树叶、山上的一颗小草,那就不值一文钱了。

地点:产品通常在出产地是卖不起高价的,还有就是收获的季节是卖不出高价的。

这就产生了两个相关联的行业:仓库和运输,也有合二为一的:储运公司。

最后又发展为物流公司。

产品只有经过储存和运输才会增值。

促销:有了好的产品,定了一个好的价格,要是不会卖——没有好的促销渠道,也不一定好卖。

所以广告公司、产品展销会、促销小姐、销售先生就应运而生了。

可光有4P好象也不好卖,后来菲利普·科特勒(美《营销管理》作者)又为其增加了2P:权力和公共关系。

权力:是国家政治的象征,是一个国家安定和平的保障。

商品的营销要合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否则,国家、法律、社团要找你问罪的。

一些传销公司、房地产商、保险公司、旅游公司的营销方法(霸王条款),就要受到权力的制约;公共关系:营销离不开社会。

要处理好八个关系:(企业)员工、政治、法律、大众、竞争者、社团组织、社区、金融等,各个方面的关系。

后来菲利普·科特勒又增加了10P:人、报酬、研究(分析)、划分(细分)、零卖、优选(目标选定)、定位、包装、有形展示、过程。

人:这里的人是指销售人员,要素质要高,业务要精,又职业道德;报酬:就是销售的效益,企业的和销售人员的收益要一致;研究(分析):即研究对手,分析市场,找出相应的对策,击败对手;划分(细分):一个小企业就不要去与大企业做正面的竞争,把自己的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先做强,再做大;零卖:要占领市场、要了解消费者就要做好零卖;选择(目标选定):看准目标,走自己的路;定位:要准确,要快人半步;包装:如今,人都要讲究衣着包装了,何况商品!?有形展示:展销会是一种很有效的促销;过程:要精心设计好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关注全过程。

1990年美国学者劳朋特又发表了4C理论:1C:需求——客户需求基于产品和服务;2C:成本——客户购买的代价基于价格;3C:便利——客户的方便程度基于地点和产品销售及运输渠道;4C:沟通——与客户的沟通基于促销、媒体宣传和客户联系。

4C理论源于4P理论,只不过是更进了一步,抓住了客户。

再后来又有了4R:关联、关系、速度、回报。

后面又产生了4V:差异化、功能化、附加值、共鸣。

这就是有关营销理论发展的:4P——4C——4R——4V。

一步一步更加接近客户,接近消费者。

1.从4P、4C到4R以4P为基本框架的传统营销是一种由向外的推动式营销。

自4P出现以后,它几乎成为每一个商业人士的公用语言。

他们认为进入市场的公司只要明确目标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选择合适的营销方案,就能获得预期的利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供选择的竞争手段就是4P,而且这四个方面都在企业控制围,所以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然而,4P的最大不足就是忽略了客户在企业成长中的重要性,它掩盖了消费大众的多样性,适合用来销售大量制造的规模化产品。

从行业角度分析,4P 理论是研究制造业中消费者的营销活动时提出的,一旦超出这个行业,如金融业、公共事业等它就显得不太合适。

因此,4C在对前者扬弃的基础上,将整个营销活动的重点目标置于现实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身上。

4C理论的营销工具是营销过程中消费者、成本等基本因素的组合运用,努力做到产品、服务、成本的和谐统一。

但由于其中包含有不可控因素,相比前者,其可操作性也有些弱化,4R营销理论同样重视消费者的需求,但它更多的强调以竞争为导向,因为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下的企业,不仅要听取来自客户的声音,还要时刻提防身旁的竞争对手,要求企业在不断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冷静地分析企业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它通过实行供应链管理的营销模式,采用整合营销,快速响应市场,实现企业营销个性化和优势化,在竞争中求发展。

综上所述,4P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营销, 它的出现一方面使市场营销理论有了体系感, 另一方面它使复杂的现象和理论简单化, 从而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普及和应用。

4C理论以消费者为导向, 4C中的方便、成本、沟通、消费者直接影响了企业在终端的出货, 决定企业的未来, 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营销。

4R则更进一步, 也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营销同时注意与竞争对手争夺客户。

从导向来看, 4P理论提出是由上而下的运行原则, 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它宣传的是"消费者请注意"; 4C理论以"请注意消费者"为座右铭, 强调以消费者为导向。

4R也是以消费者为导向, "便利"与"节省", "沟通"与"关联", 虽然紧密相关, 但4R较之4C更明确地立足于消费者,它宣传的是"请注意消费者和竞争对手"。

三者的对比分析在下表中给予了概括和总结。

2.看,4V来了在新经济时代,培育、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中心,也成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着眼点。

4V理论正是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性能上和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良好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差异化营销所追求的"差异"是在产品功能、质量、服务和营销等多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也可以分为产品差异化、市场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3个方面。

功能化指以产品的核心功能为基础,提供不同功能组合的系列化产品供给,增加一些功能变成高档品,减掉一些功能就变成中、低档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消费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

其关键是要形成产品核心功能的超强生产能力,同时兼顾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的发展需要,以功能组合的独特性来博取细分客户群的青睐。

附加价值指除去产品本省,包括品牌、文化、技术、营销和服务等因素所形成的价值。

共鸣指企业为客户持续的提供具有最大价值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使客户能够更多地体验到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价值效用,最终在企业和客户之间产生利益与情感关联。

共鸣强调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客户所重视的价值联系起来,将营销理念直接定位于包括使用价值、服务价值、人文价值和形象价值等在的客户整体价值最大化。

4P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策略自50年代末由JeromeMcCarthy 提出以来,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营销经理们奉为营销理论中的经典。

而且,如何在4P理论指导下实现营销组合,实际上也是公司市场营销的基本运营方法。

即使在今天,几乎每份营销计划书都是以4P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拟订的,几乎每本营销教科书和每个营销课程都把4P作为教学的基本容,而且几乎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都自觉、不自觉地从4P理论出发考虑问题。

4C理论取代4P步入现代。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4P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已经“过时”,4P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

到80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营销理论:1、瞄准消费者需求。

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

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

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

3、消费者的便利性。

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

4、与消费者沟通。

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4C理论也留有遗憾总起来看,4C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相比,4C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但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4C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4C是顾客导向,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竞争导向,中国的企业营销也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

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

二是随着4C理论融入营销策略和行为中,经过一个时期的运作与发展,虽然会推动社会营销的发展和进步,但企业营销又会在新的层次上同一化,不同企业至多是个程度的差距问题,并不能形成营销个性或营销特色,不能形成营销优势,保证企业顾客份额的稳定性、积累性和发展性。

三是4C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顾客需求有个合理性问题。

顾客总是希望质量好,价格低,特别是在价格上要无界限的。

只看到满足顾客需求的一面,企业必然付出更大的成本,久而久之,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所以从长远看,企业经营要遵循双赢的原则,这是4C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四是4C仍然没有体现既赢得客户,又长期地拥有客户的关系营销思想,没有解决满足顾客需求的操作性问题,如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快速反应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