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单选1-9题4*9=36分多选题10-12题 4*3=12分)
1.下列有关物理学史或物理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涉及了两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力和惯性
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用的是归纳法
C.电场和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统称为电磁场,它具有能量和动量,以有限速度﹣﹣光速在空间中传播
D.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推理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
2.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均匀树枝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在小鸟从A运动到B 的过程中()
A.树枝对小鸟的合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B.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树枝对小鸟的弹力保持不变
3.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质量为m,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l的电子束内的电子数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来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R1的阻值和电源内阻r相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A.R 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B.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
C.电源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D.质点P将向上运动
5.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处有甲、乙两个物体,甲以初速度v0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初
速度v0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则v0的大小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B相距为d,平行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S闭合后,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S断开,则油滴将做自由落体运动,G表中无电流
B.若将A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静止,G表中有a→b的电流
C.若将A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表中有b→a的电流
D.若将A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表中有b→a的电流
7.如图所示,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接,手接触到球后,两臂随球迅速引至胸前,这样做可以( )
A.减小球的动量的变化量
B.减小球对手作用力的冲量
C.减小球的动量变化率
D.延长接球过程的时间来减小动量的变化量
8.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 x是待测电阻,R0是定值,G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G的电流为零时,测得MP=l1,PN=l2,,则R x的阻值为()
A.B. C.D.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闭合开关S后,调节R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增大ΔU,在此过程中有()
A.R2两端电压减小ΔU
B.通过R1的电流增大
C.通过R2的电流减小量大于
D.路端电压增大量为ΔU
10.太阳系的行星都在绕太阳运转,我们把行星的运动简化为圆周运动如图,从水星凌日即水星和地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经过相同的时间,测量出水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角度分别为θ1和θ2(均小于90度).则由此可求得水星和地球()
A.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B.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C.绕太阳的动能之比
D.受到的太阳引力之比
11.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Q和﹣Q的点电荷,A.B.C.d是两点电荷连线上的四个点,已知A.b到+Q的距离以及C.d到﹣Q的距离均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等
B.b.c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等
C.将一个正试探电荷从a点沿任意路径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功,跟从d点沿任意路径移动到c点时电场力做的功相同
D.一个正试探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d点的电势能
12.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a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B为电源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C为一个电阻R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如果将这个电阻R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那么有()
A.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效率较高
B.R接到b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小
C.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但电源效率较低
D.R接到b电源上,电阻的发热功率和电源的效率都较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13题8分,14题6分)
13.现要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给出下列器材:
电流表G 1(量程5 mA,内阻r1约为150左右),电流表G2(量程10 mA,内阻r2约为100左右)
定值电阻R1="100Ω " 定值电阻R2=10Ω
滑动变阻器R3(0~200)
干电池(1.5 V,内阻未知)
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①定值电阻选_______________;
②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设计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______;
③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所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频闪照相机闪光4次拍得照片如图乙所示,已知闪光时间间隔为△t=0.02s,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短,已知在这4次闪光的时间内A、B均在0~80cm范围内且第一次闪光时,A恰好过x=55cm处,B恰好过x=70cm处,则由图可知:
(1)两滑块在x= ______ cm处相碰.
(2)两滑块在第一次闪光后t= ______ s时发生碰撞.
(3)若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则A、B两滑块的质量比为______
三、解答题(15题12分,16题6分,17题12分,18题8分)
15.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光滑圆弧轨道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上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下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且与粗糙水平面相切,一根轻质弹簧的右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质量m=0.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2m/s的速度被水平抛出,恰好从B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经过C点后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至D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C、D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L=1.2m,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 m/s2.求:
(1)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B点时速度v B的大小;
(2)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 pm.
16.公路上行驶的两辆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
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17.如图甲所示,在高h =0.8m的平台上放置一质量为M=1kg的小木块(视为质点),小木块距平台右边缘d =2m.现给小木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其在平台上运动的v2-x关系如图乙所示.小木块最终从平台边缘滑出落在距平台右侧水平距离s =0.8m的地面上,g 取10m/s2,求:
(1)小木块滑出时的速度v;
(2)小木块在水平面滑动的时间t;
(3)小木块在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1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A和物块C置于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物块B置于A的左端,A、B、C的质量分别为m、2m和3m,已知A、B一起以v0的速度向右运动,滑块C向左运动,A、C碰后连成一体,最终A、B、C都静止,求:
(i)C与A碰撞前的速度大小
(ii)A、C碰撞过程中C对A到冲量的大小.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A 6.C7.C8.C9.B10.AB 11.AD 12.BC
13.(1)R1;(2)电路如图;(3);其中I1、I2分别为电
流计G1G2的读数,R1是定值电阻阻值.
14.60 0.01 2:3
15.(1)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B点时速度υB的大小是4m/s;
(2)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压力N C的大小是8N;
(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 Pm是0.8J.
16.20m/s
17.(1)v=2m/s (2)t=2/3s (3)Q=6J
18.(1)C与A碰撞前的速度大小是v0;
(2)A、C碰撞过程中C对A的冲量的大小是m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