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1.化学课程的本质:化学已成为在 ______、 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和 ______的重要自然科学。
2.化学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年份人物国家成就意义(了解)1661 年波义耳1771 年拉瓦锡1803 年道尔顿1869 年门捷列夫【练习】:1. 课本 P7 《概括·整合》 2 的后一问;2.课本 P8 《练习与活动》 1,2.第二节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1.钠是一种____色的 ______(金属 /非金属),能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①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成 ______ 色的 ________(化学式 ______),并失去 ______ (因此 Na 通常保存在 __________ 里);② Na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______色的 ______。
试写出①②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可作为呼吸面具及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的物质是 ________,它可以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O2,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_____(选填“稳定”或“活泼”的) ________(填所属类别),在工业上,它是一种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是_____色的,易于铁、铜、氢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氯气能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次氯酸遇到有色物质时,能破坏其中的 _________ ,使其 ________,它还能 _______, 因此有______作用和 ______作用。
6.氯气还能与碱反应,试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试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漂白粉是 ______ 和______的混合物,是利用 _____和 ______反应制得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练习】:1.课本 P18 《概括·整合》的 2;2.课本 P18 《练习与活动》的 1,2.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也是一种物理量,单位是 ______(简称 _____),符号为 ______。
2.6.02 ×10 23 mol -1称为 _______________ ,用 _______(字母 )表示。
3.物质的量( n )、阿伏伽德罗常数 (N A) 、微粒数 (N) 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 。
4.1mol的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等于_____________。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 ________,常用单位是 __________ 。
物质的量( n )、物质的质量( m )和物质的摩尔质量( M)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
5.气体摩尔体积单位是 ______或______ ,物质的量( n)、气体体积( V)和气体摩尔体积(V m)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 。
(其中,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_______)6.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量叫 ________, 单位有________或 ________。
【练习】:课本 P18《练习与活动》的2,3,6[ 本章小结]1.熟记基础知识;2.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3.做课本 P28 《本章自我评价》。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一、钠的存在、制备、保存、用途。
1.存在:钠的化学性质很,在自然界中只能以态存在,如。
2.在实验室里金属钠是保存在中。
【探究】在实验室里金属钠是保存在煤油中的,请同学们想一想:( 1)金属钠为什么可以保存在煤油中?(2)金属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3)取用钠时,为什么要用镊子,不能用手?(4)取用钠时,多余的钠能不能放回煤油中?(5)钠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会转化成什么?为什么?【观察思考】课本P9-P11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的分析情况)钠质地很,切开表层后的钠实验 1 呈色,放在空气中后表面。
熔成、燃烧、色实验 2 火焰、生成。
①反应的剧烈程度。
可概括为、、、、。
②反应中钠的状态:在水面上、实验 3 熔成、到处。
③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
④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问题解决】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4.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向一只盛有CuSO4的大烧杯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
结论:钠加入盐的水溶液, 首先和反应,生成的再和盐反应。
所以钠能从盐的水溶液中,把比它不活泼的金属置换出来。
【巩固练习】1.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小D.钠的强还原性2. 2.3g 金属钠溶于97.7g 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2.3%B.4%C.略小于4%D.略大于4%3.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 .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 .有气体生成C .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4. NaH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NaH+HO==NaOH+H ↑, 在该反应中的水是A .是氧化剂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5.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的产物是 ()23B . NaOH 23A .Na COC . Na OD . NaHCO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钠原子有强还原性,钠离子有弱氧化性B .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则钠离子被氧化成了钠原子C .由于钠很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金属活动顺序中钠后面的金属D .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8.有关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可以把钠保存在煤油或四氯化碳里B .大量钠着火时,可以用水浇灭C .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原因是其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D .不能用手直接拿金属钠9.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为0. 88g/cm 3)各 50mL 。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 0. 97 g/cm 3) 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 .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 .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10.钠的下列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 .制过氧化钠B .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C .冶炼金属钛D.制取贵重金属钽12. Na 、 Mg 、 Al 各 0.1mol ,分别投入到 1mol ·L -1 稀盐酸 50ml ,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氢气 ()A .钠最多B .铝最多C .镁、铝一样多D .三者一样多13.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A .稀 HSOB .氢氧化钠溶液C .硫酸铜溶液D .氯化钠溶液24B .是还原剂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4氯气的性质四实验内容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步骤一、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密度1.嗅闻氯气:方法——结论:2.观察氯气的颜色和状态:结论:取一支装有氯气的注射器,仔细——颜色、状态观察氯气的颜色、状态。
3.试验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用注射器抽取约50mL氯气观察颜色;1抽取 10mL 蒸馏水,充分振荡,读出剩余氯气的体积。
4.推测氯气的密度氯气呈色,注射器中的氯气体积mL ;剩余氯气mL 。
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质量约为推算:1 体积水能够溶解体积氯气。
结论:氯气的溶解性。
,空气的相对,在相同条件下,氯气比空气(填重或轻)。
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约是(保留 1 位小数)。
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步骤二、氯水成分的探索① 把注射器中的氯水注入一个试管里(注意:氯气仍留在注射器中),另取一试管倒入10mL2蒸馏水,比较两个试管中液体的颜色。
氯水呈色,结论:氯水中除了小心嗅闻,如右图用手轻轻地在氯水的气味,有水分子,还有试管口扇动。
气味。
分子。
② 氯气溶解于水,形成氯水,这一过程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结论: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 PH 试PH 试纸呈现色。
纸上,观察 PH 试纸的颜色变化。
③ 用实验推测氯水的成分。
如从实验看到实验说明,氯气无图:漂白作用,而氯水现象。
有漂白作用,由此可以推测氯水中还存在另一种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查阅有关资料,该物质的化学式④ 讨论:氯水中存在哪些成分?氯水中存在着、、、四种成分。
结论:在氯水中同时存在着两个化学反应,氯气跟水的正反应以及盐酸跟次氯酸的逆反应。
这种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在化学方程式里,用两个相反的箭头来表示可逆过程。
化学方程式可写成:三、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贮有剩余氯气的注射器抽取观察到的现象是:结论:氯气和氢氧氢氧化钠溶液5~ 10mL ,观察化钠溶液化学方现象。
程式3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二、氯气和金属单质反应① 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从实验看到结论:在一根粗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现段火柴梗。
点燃火柴,待火柴即象。
将燃尽立即把细铁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
4② 讨论氯气与其他金属单质反应现象方程式氯气与铜单质反应;现象方程式氯气与钠单质反应;结论:三、氯气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① 点燃从导管中逸出的氢气,然现象结论:后把导管伸入满盛氯气的集气瓶。
5② 讨论氯气与其他非金属单质现象结论:反应氯气与单质磷反应;阅读教科书,小结氯气的性质。
序氯气的性质反应方程式号1氯气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氯气与金属单质反应3氯气与水反应4氯气与碱溶液反应物质的量浓度练习题1、配制200mL0.1mol/L的NaCl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多少克?( )2、欲配制 1mol/ L 的氢氧化钠溶液 250mL ,完成下列步骤: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