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房】是指独立设置的各类工厂、车间、手工作坊、发电厂等从事生产活动的房屋。
【公用设施用房】是指自来水、泵站、污水处理、变电、燃气、供热、垃圾处理、环卫、公厕、殡葬、消防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房屋。
【钢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材料建造的,包括悬索结构。
【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
【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
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砖木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砖、木材建造的。
如一幢房屋是木制房架、砖墙、木柱建造的。
【其他结构】是指凡不属于上述结构的房屋都归此类。
如竹结构、砖拱结构、窑洞等。
【房屋层数】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m以上(不含2.20m)的,计算自然层数。
房屋总层数为房屋地上层数与地下层数之和。
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地下室】是指房屋全部或部分在室外地坪以下的部分(包括层高在2.2m以下的半地下室)。
【假层】是指建房时建造的,一般比较低矮的楼层。
其前后沿的高度大于1.7m,面积不足底层的二分之一的部分。
附层(夹层)是房屋内部空间的局部层次。
【搁楼(暗楼)】一般是房屋建成后,因各种需要,利用房间内部空间上部搭建的楼层。
【低层住宅】指一层至三层的住宅。
【多层住宅】指四层至六层的住宅。
【中高层住宅】指七层至九层的住宅。
【高层住宅】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
【完好房屋】指主体结构完好。
不倒、不塌、不漏。
庭院不积水、门窗设备完整,上下水道通畅,室内地面平整,能保证居住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房屋,或者虽有一些漏雨和轻微破损,或缺乏油漆保养,经过小修能及时修复。
【基本完好房屋】指主体结构完好,少数部件虽有损坏,但不严重,经过维修就能修复的房屋。
【一般损坏房屋】指主体结构基本完好,屋面不平整、经常漏雨,门窗有的腐朽变形,下水道经常阻塞,内粉刷部分脱落,地板松动,墙体轻度倾斜、开裂,需要进行正常修理的房屋。
【严重损坏房屋】指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但无倒塌危险,需进行大修或有计划翻修、改建的房屋。
【危险房屋】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房屋建筑面积】是指含自有(私有)房屋在内的各类房屋建筑面积之和。
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
【住宅建筑面积】是指供人居住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积,包括企事业、机关、团体等的集体宿舍和家属宿舍。
【成套住宅建筑面积】是指成套住宅的建筑面积总和。
【危险房屋建筑面积】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建筑面积。
【房屋减少建筑面积】指报告期由于拆除、倒塌和因各种灾害等原因实际减少的房屋建筑面积(包括私有房屋)。
【房屋使用面积】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
【住宅使用面积】是指住宅中以户(套)为单位的分户(套)门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
包括日常生活起居使用的卧室、起居室和客厅(堂屋)、亭子间、厨房、卫生间、室内走道、楼梯、壁橱、阳台、地下室、假层、附层(夹层)、阁楼、(暗楼)等面积。
住宅使用面积按住宅的内墙线计算。
1。
建筑工业化:建筑构件标准化,用工业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建筑物。
主要指装配式建筑,就是将工厂预制好的构件运到现场组装,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2。
排架体系:相对于框架体系,柱顶和梁的节点是铰接的。
3。
刚性防水:相对于柔性防水,一般指钢筋混凝土防水层。
4。
双向现浇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比不大于2,两个方向都可以传递荷载的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5。
礓嚓:坡度较陡的坡道上设置的防滑条纹。
6。
庑殿顶: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屋顶形式。
7。
硬山搁檩:山墙处的屋面没有伸出墙外,屋面檩条搁置在山墙上。
8。
“三合一”屋面板:防水、保温、承重功能三合一的屋面板。
9。
消防电梯:火灾发生时能够继续安全运行的电梯,万一建筑内发生火灾,可以用于消防救生。
10。
体型高宽比:建筑物的高度与宽度(平面较窄方向)的比例。
11。
透光率:光线能通过透光材料的比例。
12。
MU30: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为30MPa。
13。
绝对标高:相对于标准黄海海平面的高度。
14。
地耐力:地基土壤承载荷载的能力。
15。
三毡四油:三层油毡和四层沥青间隔铺设的防水做法。
16。
构造柱:浇筑的砌体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柱,作用是加强抗震能力,保证设计范围内的地震发生时,房屋不会倒塌。
层高层高是指房屋地板面或本层楼板面至上层楼板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层高减去楼板厚度称为净高或净空。
按照《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城镇住宅标准的规定》中的规定,住宅层高按2.8m 计算,如采用2.8m以下(不含2.8m)层高时,其所节约的投资,可作为增加建筑面积之用,但每户增加数最多不超过3m2。
阳台房屋向外凸出敞开三面墙或不凸散开一面墙供住户沐浴阳光、眺望室外等活动的场所称之阳台。
凸出墙外的叫凸阳台,又称眺台;不凸出墙外、只敞开一面的叫凹阳台。
阳台宽120~140m,长240~33Om。
阳台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预制钢筋混凝土两种。
阳台外边要有栏杆或栏板以保证人们活动的安全。
无论现浇或预制都必须与圈梁或压梁钢筋连接好,保证绝对平衡,不能倾覆。
阳台板面抹灰找出坡度,下雨时可使雨水流出,但抹灰厚度不能超过设计要求,一般为0.3cm厚。
阳台要计算面积。
平台楼房建筑体中没有上盖并高于层外地面之平面结构为平台。
平台可供住户纳凉、休葱、晾衣物等活动之用。
平台可以在楼层顶部,也可以在腰部或底部。
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
楼梯楼梯是指房屋各层之间的竖向通道。
即使在多层或高层房屋中使用电梯等升降设备,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楼梯-般由梯段、休息平台以及栏杆和扶手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使用要求,楼梯应便于人上下通行、搬运家具和物品;在发生紧急事故(如火灾)时,人能安全、迅速疏散;楼梯的结构应安全、可靠、方便,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
楼梯的类型,按用途分主要有楼梯、辅助楼梯、安全楼梯及消防楼梯等。
按使用材料分有钢筋混凝土楼梯、钢楼梯及木楼梯。
按建筑布置分有单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双分双合式楼梯。
按结构特点分有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等。
楼梯的宽度,通常不小于110~120cm。
走道走道也称通道,指联系房间、门厅和疏散人流的通道。
从房间的联系考虑,走道的宽度应满足人的通行和搬运家具的需要。
其参考宽度如下:住宅走道为lOO~12Ocm;教学楼走道为180(一侧有教室)~240cm(两侧有教室);医院走道为240~30Ocm;剧场走道大于300cm 。
从防火和安全疏散角度考虑,走道不宜过长,从房间到楼梯间或外间的最大距离,学校、医院一般为35m,其他民用建筑为40m,托儿所、幼儿园为25m。
走道通常不计算使用面积,有顶盖的外走道则应计算建筑面积。
屋架屋架是指建筑物中支承屋面的承重结构。
通常屋架搁置在房屋纵向外墙或柱墩上,使建筑有一较大的使用空间。
屋架一般按照房屋的开间为相等间距排列,房屋开间的选择与建筑平面以及立面设计都有关系,大量民用建筑通常采用3~4.5m;大跨度建筑可达6m或更多。
屋架类型主要有:中杆式屋架、豪华式屋架、三支点屋架、四支点屋架、钢筋混凝土屋架等。
托架托架是指在建筑物中,当柱距超过屋架间距时,在两柱间设置的用以承托屋架的构件。
托架通常用预应力混凝土制作和钢制作。
建筑跨度小于12m时,可用梁作为托架。
檩檩是屋顶结构中支承橡子或屋面板的承重构件。
一般横向搁置在屋架间、山墙间,或屋架和山墙间,也有悬臂檩条。
多用木制,又称桁条,一般为方形或圆形。
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称为次梁。
椽椽是屋顶结构中设置在檩条上的木条,分成方形和圆形两种,上面装订望板,或铺设其他垫层。
顶棚顶棚是屋顶或楼板底加以抹灰或其他装修的表面层。
为了起遮蔽、保暖、隔热、防尘、隔音等作用,有的还用板条、搁宿、钢丝网、胶合板、塑料板等做悬吊层(吊顶)。
龙骨龙骨也称搁栅或楞木。
支承木地板、楼板或顶棚的主梁(大龙骨)及次梁(小龙骨),或拼装隔墙的骨架。
常用木方或弯曲薄壁型钢制作。
屋脊屋脊是两个坡屋顶相交形成的一条隆起的棱脊。
水平的称平脊,斜向的称斜脊。
如四坡顶中,有一条平脊,四条斜脊。
屋顶屋顶又称屋盖,是建筑物的顶部结构。
它通常由屋面、屋顶承重结构、保温层或隔热层以及顶棚等组成。
屋顶有坡屋顶、曲屋顶和平屋顶之分。
其中坡屋顶是由层面和屋架组成。
屋面用以防御风、雨、雪的侵蚀和太阳的辐射,屋架支于墙或柱上,并将自重及屋面的荷载传至墙或柱。
屋顶应坚固、耐久、防渗漏,并具有保温、隔热性能。
屋顶是整个建筑物外观的组成部分,设计时应注意造型美观。
屋顶分类屋顶主要分三类:按屋顶构造分,有天棚屋顶和无天棚屋顶;按耐火程度分,有耐火屋顶和可燃性屋顶;按屋顶形式分有单曲面屋顶(如筒形屋顶、锥形屋顶)、双曲面屋顶(如穹窿、双曲拱等)、平屋顶、斜屋顶(如单坡、双四坡、多坡、歇山、拆腰等)。
平屋顶平屋顶通常是接近水平之屋顶造型。
屋顶高度与跨度之比小于1210者称为平屋顶。
平屋顶施工,有铺筑保温层和面层两工序。
应按施工规范施工,否则,容易造成屋面漏水,室内顶棚结露,屋顶起不到防水、隔热、保温的作用。
施工的顺序是:先将保温层铺筑在结构基层上,而后铺筑面层。
结构基层有钢筋混凝土基层和木基层两种。
钢筋混凝土基层可用各种预制空心板或现浇混凝土板;木基层一般在木阁棚上铺设木板、竹笆、芦席、苇泊等,也可用钢筋混凝土小梁代替木阁栅。
坡屋顶在房屋建筑中,坡屋顶是由一些倾斜屋面相互交接而成,支承结构常用山墙或屋架。
坡屋顶的结构和平屋顶的结构有显著的不同。
民用建筑坡屋顶常用木结构承重,用瓦防水或屋架下设吊顶或在瓦下面设保温层,解决保温问题。
木结构承重,是指铺设在屋架上面的擦条、橡条及屋面板等。
防水瓦,主要有粘土平瓦、水泥平瓦、碳化砂平瓦、煤肝石平瓦等多种。
屋顶坡度大小一般用屋顶的跨度与高度之比来表示,或用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来表示。
用刚性防水材料做成的屋面。
指在屋面结构层上以防水水泥砂浆或现浇细石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做防水面层的屋面。
它一般是预制混凝土屋面板上或层面保温层上配置一层直径3~4mm的钢筋网,然后浇捣混凝土,并设置分格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