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麦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胡小梅 李文英 刘春兰(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 廊坊 065000)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633(2002)0420441202 参麦注射液由人参和麦冬组成,是从著名古方生脉散简化而来,近来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补气养阴、益气固脱、补心复脉之功,且有强心调节血压的作用,故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较广,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基础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能量储备,促进DNA、RNA的合成,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血浆中c AM P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等,以达到改善微循环的目的[1]。

麦冬可稳定心肌细胞膜,具有正性肌力作用[2]。

两者合用可进一步提高其作用,并认为是通过抑制N a+2K+2A T P酶的活性,影响N a+2K+和N a+2Ca2+交换,使Ca2+离子内流增加,提高与心肌蛋白接触的Ca2+离子浓度,进而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调节出凝血环节和脂类代谢,改善微循环[3]。

并具有抗氧自由基作用,达到减少心肌损伤,尤其在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进一步消除损伤区和缺血区的心室晚电位方面有较强的作用[4,5]。

参麦注射液对细胞免疫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提高N K细胞活性,调节CD4、CD8,T细胞之间的免疫平衡,使CD4 CD8比值趋于正常,进而可以治疗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3,6]。

2 临床研究2.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①不稳定型心绞痛:唐艳芬[7]报道,治疗34例心绞痛,其中20例西药加用参麦,14例单用西药做对照,发现加用参麦后,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和损害,使心室复极趋于一致,降低Q T离散度。

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

另有文献报道[8]用参麦注射液治疗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并用消心痛等西药做对照组,结果:参麦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7%,两者疗效相当。

但参麦克服了消心痛长期服用产生耐药而影响疗效。

②心肌梗死:参麦注射液可防止心梗后再灌注心肌损伤。

文献报道急性心梗溶栓治疗时,用参麦组比不加用参麦组在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梗死后心绞痛、休克、出血并发症、变态反应等的发生率亦有降低[9]。

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23例,总有效率34.7%。

治疗前后在纠正心衰,心率失常,减慢心率,升高血压,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方面均有明显疗效(P<0.05)[10]。

2.2 心肌病 ①扩张型心肌病:文献报道将50例扩张型心肌病分为两组。

对照组用西药、低盐饮食与休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参麦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对72%)。

西药主要为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远期疗效不理想,加用参麦后既提高疗效,又无副作用[11]。

②心肌炎:张爱萍等[12]报道15例急慢性心肌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典型病例50~80m l,1次 d,连续3~7d,心电图示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消失[12]。

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上参麦注射液也有很好的疗效,陈艳玲[13]报道32例病毒性心肌炎,常规治疗加用参麦注射液,总有效率达93.8%,与常规西药组比较(总有效率75%)疗效明显提高(P<0.05)。

葛良知等[14]报道23例病毒性心肌炎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1.3%,而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仅55.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心力衰竭 文献报道,用参麦注射液治疗62例心衰患者(引起心衰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11例,冠心病20例,肺源性心脏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病毒性心肌炎7例),对照组以休息、低盐饮食及常规西药,结果参麦组总有效率95. 2%,而对照组为70%,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1]。

太昌允等[15]报道用参麦注射液治疗3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总有效率达90%,与对照组的73.4%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

并认为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参麦注射液降低Q T离散度有关[16]。

此外,在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上参麦注射液亦显示出明显的疗效,陆决心等[17]报道56例顽固性心衰患者(包括冠心病33例,高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老年性瓣膜病变5例,风心病4例,其中9例伴不同程度的胸腹水,出现心律失常者48例,治疗时参麦+Β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结果表明顽固性心衰的总有效率为87.5%。

2.4 心律失常 单用参麦治疗48例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上速、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分别由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肺心病等引起),显效30例,占62.5%,有效9例,占18.8%,总有效率81.3%[18]。

特别是某些西药有严格适应症而在基层医院又无法明确诊断时,如单凭发作症状时的心电图无法明确诊断的预激综合征,电生理诊断又未普及,此时西药选择带来困难。

而参麦注射液作为中药有效提取液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而又对各种原因所致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而有广泛的选择范围[19]。

参考文献 1 扬文明,周宜轩.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2例临床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15):1446. 2 王福安.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新药与临床, 1997,16(7):113. 3 杜爱玲,张 明.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心衰28例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7):651. 4 贾连旺.参麦注射液对心肌炎,心肌病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影响.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10):884. 5 贾连旺.参麦注射液对心肌炎,心肌病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影响.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10):884. 6 白晓红,董 娜.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10):887. 7 唐艳芬,高 想.参麦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Q T c离散度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7):1051. 8 陈仲年.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10(9):1680. 9 陈 民,赵 刚,董 丽.参麦注射液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性损伤的防治.中国急救医学,1999,19(5):287. 10 王皓光,谷春华,姜 风.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抢救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23例临床小结.中国中医急症,1999,8(2):72. 11 汪芳松.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9):1460.12 张爱萍.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3):700.13 陈艳玲.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贯穿.中国中医急症,1999,8(2):73.14 葛良知,黄先福.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3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急救,1997,4(7):302.15 太昌允,扬书文,蒋从智.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中国急救医学,1999,19(3):172.16 方进平,张树荣,闫德春,等.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Q T 离散度和心功能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12(5):58. 17 陆决心.参麦液合美多心安治疗顽固性心衰56例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2):1980.18 陈卫红.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48例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8):1254.19 扬艳琴.参麦注射液治疗心悸证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临床急救,1997,4(7):324.(2002203206收稿)(周济桂 编辑)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现状任丽娟 孙玉倩① 李晓强① 张立国①(河北省沧州市消防支队医院 沧州 061000;①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溃疡;胃与十二指肠;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633(2002)0420442202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

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

绝大多数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于内科治疗范围,仅其中一少部分需要外科治疗。

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胃溃疡的首选手术是胃大部切除术。

远端胃次全切除术首先应用于治疗幽门狭窄而获得成功[1]。

早在1881年B illro th已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

早期还采用了幽门成形术和为空肠吻合术。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治疗是由R ydygier于1882年开始施行的,至20世纪30年代胃次全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标准手术。

1943年D ragstedt提出了迷走神经切除术[3]。

以后更有学者提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等生理性手术[4]。

但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引入使迷走神经切除降低胃酸的意义已不那么重要。

由此胃次全切除术又回到了主要用于治疗溃疡并发症(狭窄、出血和穿孔)的年代。

至20世纪末,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密切关系被证实,使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增高,但长期应用药物与癌肿发生可能有关,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物和手术治疗的现状综述如下。

1 溃疡病手术治疗的现状 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大大减少因溃疡而进行手术的需要。

当患者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未能规律治疗而使病情加重,手术治疗仍不可避免。

如有条件可进行微创伤治疗。

例如在腹腔镜下进行探察手术,采用热探头疗法和硬化剂注射等内镜治疗能减少出血性溃疡病的急诊手术。

对于出现溃疡穿孔的病例,研究证明单纯做穿孔修补术而后进行药物治疗更为恰当。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指征包括:药物治疗无效,瘢痕性幽门梗阻,疑有癌变的溃疡。

关于溃疡复发出血者M eilahn提出有再出血危险者手术指征为:①患者处于休克或急性贫血状态;②确定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因并发症而住院的患者;④内镜显示溃疡底部有出血性血管,尤其在溃疡的胼胝体上的血管。

至于溃疡并发穿孔者考虑手术时有3个危险因素:①存在严重并发症;②穿孔时间过长,超过24h;③存在低血压,收缩压<13.3kPa。

此时,胃肠减压、循环支持和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老年患者和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者要谨慎采用腹腔手术。

在诊断尚不明确以及在船上航行或边远地区手术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或病情危重而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