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
三国·曹植
【原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第一部分描绘了游侠儿英武的雄姿)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第二部分表现了游侠儿抵御外侮中的英雄行为和自我牺牲精神)【注释】
饰:装饰。
金羁:金色的马笼头。
连翩:也作“联翩”,本指鸟飞,这里是飞跑不停的意思。
借问:请问。
幽并:幽州和并州,其地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地区。
游侠儿:勇侠的儿郎。
去:离开。
乡邑:家乡。
扬声:名声传扬。
垂:即“陲”,边疆。
幽并两州外接沙漠地区,故说沙漠垂。
宿昔:昔时,从前,经常。
楛矢:用楛木做的箭。
参差:长短不齐,这里形容多。
破左的:射中左边的目标。
的:箭靶。
月支:又名“素支”,箭靶名。
仰手:扬起手。
接:迎前高射。
飞猱:猿类,攀缘树木,轻捷如飞,故曰飞猱。
这里应指箭靶之类的东西。
散:射碎。
马蹄:一种黑色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巧轻捷。
剽:轻捷。
螭:传说中的猛兽名,似龙,黄色而无角。
胡虏:一作“虏骑”,古代对北方侵略者的称呼。
迁移:移动,指入侵。
羽檄:檄是用于军事征召的文书,加插羽毛,表示要像飞鸟一样紧急快递,所以叫羽檄。
厉马:策马,催马。
蹈:践踏,这里指冲击。
怀:思念,顾惜。
忽:轻忽。
归:回家。
【赏析】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拟乐府之作,属《杂曲歌辞·齐瑟行》。
这首诗运用铺叙描写的方法,以刚健明快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娴熟、豪爽英武的壮士的英雄形象,抒发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豪迈精神,表达了热爱国家的感情。
全诗结构谨严。
前写游侠儿的成长,为后面铺垫;后写游侠儿的杀敌为国业绩,是前面的发展和归宿。
前后一气,浑然一体。
诗中人物形象鲜明。
游侠儿的英姿、武艺、勇武、爱国热情、内心活动,均写得恰到好处。
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另外,前一部分明暗结合,以明衬暗以及细节的描写,后一部分详略手法的运用,均起到了描绘形象的作用。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二句以白马奔腾如飞的形象,既写出游侠儿骑术的高超,同时也振起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四句补叙游侠儿的来历。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八句热情描写游侠儿的高超武艺,他的不同凡响的骑、射、狡、勇,正是来日杀敌立功的先决条件。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六句写游侠儿驰骋战场、奋勇杀敌的英武气概。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八句描写游侠儿报效国家、不怕牺牲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