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专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大专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基础会计》课程是各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明确会计的意义和目的,认识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通过《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披露的全过程,使学生对会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明确会计的职能、特点、对象和任务;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和我国的法规体系;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薄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凭证、账薄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学习《基础会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和管理学、经济学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注意问题
课程针对非会计类专业学生,注意教学的深浅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通俗易懂。

二、课时分配参考表
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点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2.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
3.了解会计的任务,
4.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5.理解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和相互联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
第三节会计准则
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
重点:
会计的对象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
2.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3.掌握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影响4.了解会计科目的作用
5.了解设置账户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恒等式
第二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三节借贷记账法
重点:
借贷记账法
第三章会计凭证
教学目标:
1.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与分类情况。

2.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熟悉填制原始凭证时的注意事项及审核要点。

3.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熟悉填制记账凭证时的注意事项及审核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概述
第二节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三节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重点: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四章会计账簿
教学目标:
1.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与分类情况。

2.了解日记账的分类,了解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3.了解总账的分类与总账的设置与登记,了解明细分类账按账页格式的分类情况及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4.掌握账簿的登记规则以及错账的更正方法。

5.掌握对账工作包含的内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掌握结账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账簿的概述
第二节序时账簿
第三节分类账簿
第四节账簿的使用规则
第五节对账和结账
难点:
对账和结账
第五章主要经济业务处理
教学目标:
1.掌握资金筹集业务的会计处理,理解从所有者和从债权人处筹集资金形成的两种性质不同的对企业的权益,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

2.掌握生产准备业务的会计处理。

生产准备业务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和材料采购,懂得确定固定资产和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及在不同结算方式下的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3.掌握产品生产业务的会计处理。

掌握三种生产费用——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间接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会计处理;掌握产品完工入库的会计处理。

4.掌握产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理解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能正确确定实现销售收入的时间和金额,能区分不同的销售方式确定收入确认时间,能区分应计入销售收入的金额和企业代收的金额;掌握不同结算方式下产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掌握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产品销售税金的会计处理。

5.掌握财务成果业务的会计处理。

掌握分步骤计算利润的过程;掌握收入、费用的确认与结转的会计处理;掌握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6.掌握资金退出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偿还借款、交纳税金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7.理解成本计算过程。

区分支出、费用与成本,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成本计算的内容与程序;了解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筹集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
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
第四节成本计算
第五节销售过程的核算
第六节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难点:
利润的分配核算
第六章账户
教学目标:
1.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各类账户的特点,熟知各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时应归属的类别。

2.掌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各类账户的特点,熟知各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时应归属的类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第二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第三节账户的其他分类
重点: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第七章财产清查
教学目标:
1.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与分类情况。

2.理解确定存货收入、发出的记录与账面结存数的两种不同方法——“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各自的概念、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理解二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掌握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

3.了解对实物的不同清查方法,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4.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
第二节实物资产的盘存制度
第三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第四节财产清查的核算
难点:
财产清查的核算
第八章财务报告
教学目标:
1.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构成及分类情况。

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结构及编制方法。

3.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内容、结构及编制方法。

4.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内容和结构,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5.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利润表
第四节财务报告的报送与审核
重点: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第九章会计核算形式
教学目标:
1.会计核算形式的概念、意义、种类及选用原则。

2.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4.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5.多栏式日记账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6.日记总账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7.通用日记账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教学内容:
第一二节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
第三节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第四节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和管理
教学目标:
1.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内容和原则。

2.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和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二节会计法规体系、工作管理体系
第三四五节会计职业道德、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
教材:
《基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ISBN :97875005725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