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及电喷燃油泵的分类及介绍(电喷)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及电喷燃油泵的分类及介绍(电喷)
片阀 式运动件 的惯性质 量小,喷 油器开启 滞后时间 短。
a
30
(3) 单点喷射用喷油器
在单点喷射系统中,将压力调节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和1到2只喷 油器等器件安装在节气门体上做成一个总成,称为中央喷射单元。
中央喷射单元
1—压力调节器;2—进气温度传感器;3—喷油器; 4—节气门体;5—节
气门
a
31
2) 电磁喷油器的分类 (1) 按用途分:多点喷射用和单点喷射用两种。 (2) 按供油方式分:上部供油和下部供油两种。 (3) 按结构形式分:轴针式和孔式两种。 (4) 按磁化线圈阻值分:高阻值( 12-17Ω)和低阻值( 0.6-3Ω)两
种。
a、孔式(上供) b、孔式(上供)c、孔式(下供)d、轴针式 e、单点喷射式
a
28
3) 喷油器的结构
(1) 轴针式喷油器 特点是轴针可使汽油环状喷出,有利于雾化;针阀在喷口中往复运 动,不易引起喷口堵塞。
(2) 孔式喷油器 孔式喷油器有:
球阀式和片阀式
球阀式喷油器球 阀杆为空心杆,质量 轻。另外,由于球阀 有自动定心作用,因 而具有较高的密封性 能。
a
29
(2) 孔式喷油器 孔式喷油器有:球阀式和片阀式
电动汽油泵
作业:
1.汽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电动汽油泵有哪些类型?
a
38
a
39
a
10
2) 涡轮式电动汽油泵
特点:涡流泵,涡轮式电动汽油泵的特点是供油压力的脉动小,供油 系统中不需要设置脉动阻尼减振器,但输送效率低。
涡轮式电动汽油泵
1—单向阀;2—安全阀;3—电刷;4—电枢;5—磁极;
6—叶轮;7—滤网;8—泵a 盖;9—壳体;10—叶片
11
涡轮式电动汽油泵的结构
a
12
3) 齿轮式和叶片式电动汽油泵
从出油口输出。
a
6
1. 电动汽油泵 分类:按泵体结构的不同,电动汽油泵可分为滚柱式、 涡轮式、齿轮式和叶片式;
按安装位置的不同,电动汽油泵又可分为内装式 和外装式。
1) 滚柱式 电动汽油泵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结构示意图 1—安全阀;2—滚柱泵;3—驱动电动机;
4—单向a 阀;A—进油口;B—出油口 7
2
1.3 燃油供给系统
一般包括
燃油箱、电动 汽油泵、汽油 滤清器、汽油 压力调节器、 脉动阻尼减振 器、喷油器和 冷启动喷油器 等装置。
燃油供给系统
1—燃油箱;2—电动汽油泵;3—汽油滤清器;4—回油管;5—汽油压力调节器;
6—阻尼减振器;7—喷油器; 8—输油管;9—冷启动喷油器;10—真空管
a
1—入口2—出口3—滤芯
a
21
4. 脉动阻尼器
➢ 功用:减小汽油管路中的压力波动,并抑
制喷油器或汽油压力调节器在开启与关闭过
程中产生的压力脉冲噪声,使系统压力保持
稳定。
➢ 组成:由膜片、回位弹簧、阀片和外壳组
成。
➢ 原理:发动机工作时,燃油经过脉动阻尼
器膜片下方进入输油管,当燃油压力产生脉
动时,膜片弹簧被压缩或伸张,膜片下方的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a
1
KE型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结构示意图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蓄压器;4—燃油滤清器;5—电-液压力调节器;
6—燃油量分配器;7—燃油压力调节器;8—电位计;9—空气流量计;10—节气
门开关;11—冷启动阀;12—温度时间开关;13—喷油器;14—水温传感器;
15—控制器(微机);16—补充空气滑阀 a
3
一、燃油供给系统元件位置 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
调节器、脉动阻尼器及油管组成。如下图:
压力调节器 汽油滤清器
燃油分配管
a
油箱
4
2.电动燃油泵的类型
➢ 按安装位置不同分为: • 内置式——安装在油箱中,具有噪声小、不易
产 生气阻、不易泄漏、管路安装简单。 • 外置式——串接在油箱外部的输油管路中,易
c 、高转速、大负荷,ECU的Fp断电,油泵继电器触点A接通,油泵高速。
a
19
(2) 油泵的转速控制 ① ECU控制式
燃油泵由油泵控制ECU控制工作。当发动机高速大负荷时,ECU由
Fpc端子供给燃油泵ECU信号高电平信号,油泵高速(12v电源电压);当
发动机低速小负荷时,ECU由Fpc端子供给燃油泵ECU信号低电平信号,
油泵ECU以9V提供电压至油泵,低速。
a
20
3、燃油滤清器
➢ 功用:滤清燃油中的杂质和水分,防止燃油系 统堵塞,减小机件磨损,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 由纸质滤芯再串联一个棉纤维过滤网制成, 能滤去直径大于0.01mm的杂质,汽车每行驶 20000~40000㎞或1到2年应更换,安装时应注意 燃油流动方向的箭头,不能装反。如右图
容积稍有增大或减小,从而起到稳定燃油系
1—空气室;2—膜片;3—汽油室;
统压力的作用。如右图。
a
A—进油;B—出油
22
5. 燃油压力调节器
➢ 作用:稳定燃油管的压力,使它与进气歧管之间的压力差保持恒 定的250 ~300kPa. ➢ 组成:主要由阀片、膜片、膜片弹簧和外壳组成。 ➢ 原理:发动机工作时,燃油压力调节器膜片上方承受的压力为弹 簧压力和进气管内气体的压力之和,膜片下方承受的压力为燃油压 力,当压力相等时,膜片处于平衡位置不动。当进气管内气体压力 下降时,膜片向上移动,回油阀开度增大,回油量增多,使输油管 内燃油压力也下降;反之,进气管内气体压力升高时,燃油的压力 也升高。
齿轮泵特点:容积泵,泵油压力高,脉动性较滚柱泵稍小。
(a) 齿轮式
a
13
3) 齿轮式和叶片式电动汽油泵
叶片泵特点:涡流泵,泵送汽油及其蒸汽的混合物能力强。
(b) 叶片式
a
14
双级泵
双级泵由初级泵和主输油泵组成。初级泵(一般为叶片泵)分离蒸汽并 以较低的压力输送到主输油泵。
主输油泵一般为齿轮式或涡轮式汽油泵,用以提高压力。双级泵具有 良好的热输油性能。
布置、安装自由大,单噪声大,易产生气阻。 ➢ 按电动燃油泵的结构不同分为:涡轮式、滚柱
式、转子式和侧槽式。
a
5
(1)滚拄式电动燃油泵
➢ 结构:主要由燃油泵电动机、滚柱式燃油泵、出油阀、卸压阀等组成。 ➢ 原理:
当转子旋转时,位于转子槽内的滚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紧压在泵 体表面上,对周围起密封作用,在相邻两个滚柱之间形成工作腔。在 燃油泵运转过程中,工作腔转过出油口后,其容积不断增大,形成一定 的真空度,当转到与进油口连通时,将燃油吸入;而吸满燃油的工作腔转 过进油口后,容积不断减小,使燃油压力提高,受压燃油流过电动机,
动性能。 现代汽车取消冷启动喷油器。
冷启动喷油器
1—旋流式喷嘴;2—喷射管道;3—柱塞阀;4—磁化线圈; 5—电接头;6—供
油口与滤网;7—弹簧;8—阀座
a
35
7. 冷启动喷油器
2) 冷启动喷油器的控制 (1) 定时开关控制
(a) 冷启动
(b) 启动后
定时开关控制电路
1—点火开关;2—冷启动喷油器; 3—定时开关;4、5—电热线圈
开关晶体管VT,而VT的开关取决于分电器内的Ne信号。
a
18
(2) 油泵的转速控制 ① 电阻器式
a 、接通点火开关,不起动发动机,电路断开继电器不通电,油泵不工作;
b 、起动发动机,电路断开继电器通电,油泵继电器通,油泵工作。此时, 由于低速、小负荷,ECU使Fp通电,油泵控制继电器B触点接通,油泵低速;
a
23
燃油压力调节器结构
a
24
5. 汽油压力调节器
作用:根据进 气歧管压力的变化 来调节进入喷油器 的汽油压力,使两 者保持恒定的压力 差。
这样,喷油 量便惟一地取决于 喷油器的持续开启 时间,使电控单元 能通过控制喷油时 间的长短来精确地 控制喷油量。
a
25
6. 喷油器
1) 喷油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a
36
6. 冷启动喷油器
2) 冷启动喷油器的控制 (2) ECU与定时开关协同控制
(a) 喷油量控制
(b) 协同控制电路
ECU与定时开关协同控制(A-开关控制;B-计算机控制)
1—定时开关;2—冷启动喷a油器;3—水温传感器
37
小结:
1、 典型汽油喷射系统简介 2、空气供给系统 3、燃油供给系统
4) 喷油器的驱动与控制
喷油器的驱动方式可分:为电压驱动和电流驱动两种形式。
(a) 电流驱动
(b) 电压驱动低阻值式
a
(c) 电压驱动高阻值式
32
(1) 电流驱动
电流 驱动回路 无附加电 阻,回路 的阻抗和 感抗均较 小,驱动 电流大, 使喷油器 具有良好 的响应性。
开始喷油时,VT1 导通,由于喷油器为电感元件,电流是逐渐增大, 而由于低阻,电流增长快而可增长到较大(4—8A),使喷油器迅速打 开。一旦打开,要维持其开启状态则勿需很大电流,以防发热,故此时 电流反馈电阻上端A点电位上升,反馈到喷油器驱动电路,该电路使 VT1以20KHZ左右的频率导通和截止,则使其电流平均值在1—2A。
工作原理:喷油器通过绝缘热线 圈安装在进气歧管或进气道附近 的缸盖上,根据ECU发出的喷油 脉冲信号将电磁线圈接通,在电 磁线圈磁场的作用下,针阀克服 弹簧力而升起,向进气歧管或总 管喷射汽油。当ECU将电路切断 时,吸力消失,回位弹簧使针阀
复位关闭喷油器,停止喷油。
a
26
6. 喷油器
a
27
6. 喷油器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的工作原理
特点:容积泵,滚柱泵泵油压力高,但油压脉动性较大, 因此在汽油泵出油端还装有脉动阻尼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