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 Introduction to HistologyHistology(组织学):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功能的学科。
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对象太小——显微镜(microscope)光学显微镜(LM)明场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EM)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对象无色——染色(staining)H&E 染色法苏木精(Hematoxylin)——染嗜碱性物质(细胞核、核糖体)——蓝紫色伊红(Eosin)——染嗜酸性物质(细胞质、ECM)——红色其他染色法硝酸银醛复红对象生化成分不同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PAS 反应识别糖类(紫红色)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对象是活体培养→制片(切片、涂片、铺片、磨片)Chapter 1 Epithelium Tissue 定义:由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特点:Ⅰ、细胞多、排列紧密、间隙少。
Ⅰ、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
Ⅰ、借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
Ⅰ、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排泄。
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um cell):帮助腺泡排出分泌物。
收缩+分泌两种功能。
细胞表面特化结构:Chapter 2.1 Connective Tissue定义:由多种无极性的细胞和大量ECM构成。
其中,ECM包括纤维(fiber)、基质(matrix)和组织液(tissue fluid)。
Origin: Mesenchyme (间充质).●Fibers in CT●网状细胞(reticular cell):星形多突起,突起互连成网;胞质RER丰富,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
网状组织中存在。
Chapter 2.2 Cartilage & Bone一、软骨(Cartilage)●源于胚胎间充质●功能:缓冲、支撑、减少摩擦●同源细胞群: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聚集成群。
☆软骨基质(Cartilage matrix):纤维+无定形基质(蛋白聚糖“分子筛”+水)。
●软骨囊:软骨陷窝周围的软骨基质,硫酸软骨素较多,呈强嗜碱性。
●软骨陷窝: 软骨细胞在软骨基质内所在空间。
软骨膜(perichondrium):软骨表面的薄层致密结缔组织。
含血管、神经、淋巴。
●外层:胶原纤维较多——保护作用。
内层:骨祖细胞较多。
●功能:营养、生长、修复、保护。
●软骨的发生1)间充质细胞聚集增生,形成骨祖细胞2)骨祖细胞→成软骨细胞3)成软骨细胞分泌软骨基质4)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形成5)软骨周围的间充质形成软骨膜●软骨的生长➢附加性生长(软骨膜下生长): 软骨膜内骨祖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软骨加厚➢间质性生长(软骨内生长) : 软骨细胞增殖和生长→产生新基质→软骨由内至外扩大二、骨(Osseous tissue)●功能:支持、运动、保护、造血、储存钙磷。
骨基质的组成:● 羟磷灰石的结晶:不溶性的中性盐,细针状,长10-20nm ,沿胶原原纤维长轴排列。
● 功能:粘合纤维,骨的钙化,细胞与骨质的粘附。
● 骨质结构的变化:编织骨(早期骨质结构)→板层骨(存在骨板)● ☆骨板(bone lamella):含大量胶原纤维,同一骨板内相互平行,相邻骨板间相互垂直。
→增强了骨的强度。
● ☆密质骨(Compact bone ,大量规则骨板紧密排列,分为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骨板间有横向的穿通管)➢ 环骨板(circumferential lamellae):外环骨板、内环骨板➢ 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 / 骨单位(osteon):同心圆状的哈弗斯骨板+中央管(含骨膜组织、毛细血管和神经等)。
长骨中起到支撑作用的主要结构。
➢ 间骨板(interstitial lamellae):骨单位之间/骨单位和环骨板之间,骨改建过程中残留。
➢ 粘合线(cement line):骨单位之间、骨单位与内、外环骨板之间折光性较强的轮廓线。
骨盐多胶原纤维少。
➢ 穿通管:与中间管相连,内含神经、血管、淋巴管。
● 松质骨(Spongy bone ,不规则骨板形成多孔网状结构,网孔即骨髓腔,其中充满骨髓)➢ 骨小梁(Bone trabecula ,针、片状)长骨(long bone)的结构● 骨干(密质骨+少量松质骨)、骨骺● 表面:骨外膜、关节软骨;内部:骨内膜、骨髓腔、骨髓骨膜● 骨外膜(periosteum):骨基质有机成分(35%)胶原纤维(90%)无定形基质GAG (较少)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蛋白多糖“分子筛”糖蛋白骨钙蛋白骨连蛋白骨桥蛋白无机成分(65%)羟基磷灰石⏹外层:致密结缔组织,含穿通纤维(perforating fiber)。
⏹内层:疏松结缔组织,含骨祖细胞。
●骨内膜(endosteum):骨髓腔,骨小梁、穿通管、中央管表面,含骨祖细胞。
●功能:营养、保护、修复、生长骨的发生●起源:间充质●过程:骨组织形成与骨组织吸收,二者相辅相成。
骨发育完善后,仍交替进行内部改建。
●方式:☆膜内成骨(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软骨内成骨(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膜内成骨:原始结缔组织膜内直接成骨。
扁骨、不规则骨。
1)成骨部位形成原始结缔组织膜;2)间充质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产生骨组织;3)骨化中心(ossification center)形成,血管长入,骨小梁形成;4)骨小梁→松质骨;松质骨表面→密质骨;成骨部位周围的结缔组织→骨膜。
⏹软骨内成骨:软骨雏形被替换成骨。
四肢骨、躯干骨。
1)软骨雏形形成:成骨部位间充质细胞→软骨(形状与长成的骨相似)2)骨领形成:软骨雏形中段,软骨膜内骨祖细胞→成骨细胞→薄层骨组织3)初级骨化中心、初级骨髓腔形成:软骨基质骨化,软骨细胞凋亡→血管进入→破骨细胞分解软骨,成骨细胞产生过渡型骨小梁→初级骨化中心、初级骨髓腔。
4)间充质细胞→网状组织;造血干细胞→骨髓5)过渡型骨小梁被吸收,骨髓腔扩大,骨化向两端转移,骨加长。
6)次级骨化中心和骨骺的形成:出生后,类似初级骨化中心的形成,骨干和骨骺之间的软骨——骺板。
●骨的增长——骺板不断生长并替代骨组织1)软骨储备区:细胞分散、小、扁椭圆2)软骨增生区:细胞扁平,纵行细胞柱3)软骨成熟区:细胞大、圆,基质变薄4)软骨钙化区:细胞开始凋亡5)成骨区:形成过渡型骨小梁●骨的加粗⏹骨外膜: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表面添加骨组织⏹骨干内表面的破骨细胞吸收骨小梁,骨髓腔横向扩大Chapter 3 Muscle tissue定义: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细胞间质(结缔组织)组成。
横纹肌:骨骼肌、心肌随意肌:骨骼肌【骨骼、内脏(食管)】——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非随意肌:心肌【心脏、近心大血管】、平滑肌【内脏、血管壁】——内脏运动升级支配● 来源: 中胚层 ● 肌细胞:肌纤维 ● 细胞膜:肌膜 ● 细胞质:肌质/肌浆 ● 滑面内质网:肌质网/肌浆网● 肌外膜(epimysium, 肌肉表面)、肌束膜(perimysium, 肌束表面)、肌内膜(endomysium, 肌纤维表面):结缔组织● 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 扁平有突起,肌纤维表面,干细胞性质——参与修复● ☆骨骼肌纤维(Skeletal muscle fiber): 长圆柱状,无分支,外有基膜。
● 核:卵圆形,靠近肌膜,数量多。
● 肌质:充满肌原纤维(myofibril),与细胞长轴平行,肌原纤维的明带、暗带整齐排列,形成光镜下可见的横纹。
☆*肌节(sarcomere):相邻两Z 线间的一端肌原纤维,=1/2明带+暗带+1/2明带*粗肌丝:“豆芽状”,尾固定于M 线,头游离。
*细肌丝:“串珠状”双股螺旋,一端固定在Z 线,另一端止于H 线。
*明带只有细肌丝,H 带只有粗肌丝,H 带两侧暗带两种肌丝都有。
*肌肉发达不是细胞变多,而是肌细胞增大,肌节、肌丝增多,肌原纤维变粗加长。
● ☆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特点➢ 横小管/T 小管(transverse tubule):肌膜横向凹入肌浆,A 、I 带交界处,传导兴奋。
➢ 肌质网/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特化的SER ,形成纵小管和终池;储存Ca 2+。
➢ 终池(terminal cisternae):与横小管平行紧贴的膨大的肌质网/肌浆网。
➢ 三联体(triad):终池+横小管+终池;释放和回收Ca 2+,调控肌纤维收缩和舒张。
肌原纤维(m y o f i b r i l )细肌丝(thin filament)肌动蛋白(actin)串珠状双螺旋,单体均有肌球蛋白结合位点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双股螺旋,首尾相连,非收缩时掩盖结合位点肌钙蛋白(troponin)球形,黏附于原肌球蛋白,与Ca +结合粗肌丝(thick lilament)肌球蛋白(myosin)分子头部突出表面,形成横桥(cross bridge)头部有ATP 酶活性,使横桥屈动●☆肌纤维收缩:纤维长度↓,粗细肌丝长度不变,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方向滑动。
1)运动神经末梢→神经冲动→肌膜→横小管→肌浆网→Ca2+涌入..;2)Ca2+结合肌钙蛋白→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变构或移位→暴露肌球蛋白结合位点;3)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结合→ATP水解功能→肌球蛋白屈动→细肌丝向M线滑动;4)明带缩短,肌节缩短,H带变短,暗带长度不变;5)收缩结束后,Ca2+回收肌浆网,肌钙蛋白恢复原状,肌纤维松弛。
●☆心肌肌纤维的光镜结构➢胞体:分支短杆状,相互连接成网。
核:1-2个,长圆形,位于中央。
➢肌质:脂褐素,随年龄增多。
可见横纹。
线粒体丰富。
➢闰盘(intercalcated disk):相邻心肌纤维嵌合处。
组成:桥粒、中间连接、缝隙连接。
●心肌肌纤维的电镜结构(了解)➢纤维粗细不等,线粒体多。
➢横小管位于Z线。
➢肌浆网不发达,终池少,形成二联体。
➢闰盘:阶梯状,缝隙连接使心肌同步。
●☆平滑肌肌纤维的光镜结构➢长梭形,紧密,长短不一,肌质无横纹。
➢核:1个,核杆状或梭形,核常呈扭曲状。
Chapter 4 Nerve tissue功能:感觉、运动、语言、思考、学习、情感。
●神经元(neuron)⏹胞体(soma):位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及神经节内,营养和代谢中心。
◆细胞膜:接受刺激、产生及传导神经冲动。
含有受体、离子通道。
◆细胞核:大而圆,空泡状,一个明显的核仁。
◆☆尼氏体(Nissl body):嗜碱性颗粒,RER+游离核糖体,合成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