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

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

2019-2020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请把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一个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卷上。

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 /s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2、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

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 C.响度D.频率3、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2.5um=2.5 um×10-6mB. 2.5um=2.5 ×10-5dmC. 2.5 um=2.5×10-6cmD. 2.5 um= 2.5 ×10-9m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5、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7、如图1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 图1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8、2015年5月8日,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地局部地区出现罕见的五月飘雪景象。

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A.凝固现象且吸热B.凝固现象且放热C.凝华现象且放热D.凝华现象且吸热9、在一条行驶得十分平稳的船上站着两个相互瞄准的射手。

一人站在船头,一人站在船尾,用完全相同的枪,并且同时开枪,谁先中弹:()A.站在船头的人B.站在船尾的人C.同时中弹D.无法确定10、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11、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小芳烧水,她观察到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固D.先升华后熔化12、通过吸热,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2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物体是非晶体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固液共存时物体不吸热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13、如图3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图3图5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4、一乘客从一楼乘自动扶梯到二楼。

自动扶梯不动时,乘客沿自动扶梯到达二楼的时间是t 1;若乘客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自动扶梯开动时到达二楼的时间是t 2。

当人和自动扶梯都以原来的速度运动时,人到达二楼的时间是:( )A.t 1﹢t 2B.(t 1﹢t 2)/2C.t 1·t 2/(t 1﹢t 2)D.无法确定15、在100m 比赛中,甲同学以速度v 1匀速跑完前50m,然后以v 2匀速跑完后50m ,则甲同学全程比赛的平均速度是:( )A 、(v 1+v 2)/2B 、2v 1v 2∕(v 1+v 2)C 、v 1v 2∕(v 1+v 2)D 、无法确定16、甲、乙二人进行100m 比赛。

甲以5m/s 的速度匀速跑完前半程,再以6m/s 的速度匀速跑完后半程;乙前一半时间以5m/s 的速度匀速跑,后一半时间以6m/s 的速度匀速跑,则:( )A 、甲赢得比赛B 、乙赢得比赛C 、甲、乙同时达到终点D 、无法判断第Ⅱ卷 非选择题(5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7、小明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如图4,则物体长度________cm 。

18、完成单位换算: 6.4×107m= km 1h10min= min 72 km/h =m/s19、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 和 。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5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图6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温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温水的温度是 ℃。

20、“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

21、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22、摄氏温度规定:在 下, 的温度为0℃。

23、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会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

24、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示数将 。

25、十一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2s 听到回声,图8图7图9他们距山崖大约 m(声速按340m/s计算)。

声音在空气中以形式传播。

26、小葱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看到如图7所示的交通标志,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汽车在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h。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4分)27、如图8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

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温度/℃……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

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且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①水的沸点为;②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表明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3)通过实验可得:在加热过程中,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说明水能。

28、如图9是“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为的熔化图象,乙图为的熔化图象。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丙图中BC段为过程。

该晶体熔点为℃,在晶体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该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

在第15min该物质状态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四、计算题:(29小题5分,30小题6分,31小题7分,共18分)29、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多少m?30、汽车先以4m/s的速度开行20s,接着又以7.54m/s的速度开行20s,最后改用36km/h的速度开行5min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s内的平均速度;(2)、全程的平均速度。

31、如图10,双黄线右侧是两个机动车道,每车道宽3.6m,一辆长为4.5m、宽为1.8m的轿车A以54km/h的速度,由南向北匀速行驶在左侧机动车道正中间。

某时刻,在距离轿车前方S=22.5m的岔路口的C点,一辆长为1.8m的电动自行车,突然从非机动车道沿CB横穿过机动车道。

(1)轿车从图中位置匀速开过CB线需要多少时间。

(2)不考虑轿车和电动自行车车速与方向变化,以及制动情况,若电动自行车车速是5m/s,通过计算分析电动自行车是否会与轿车相撞?22206 56BE 嚾nP28010 6D6A 浪20951 51D7 凗31220 79F4 秴q20142 4EAE 亮40597 9E95 麕36578 8EE2 転'38726 9746 靆j21035 522B 别]图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