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辩证施护 ppt课件

中医辩证施护 ppt课件

中医辨证施护
ppt课件
1
01
辨、证、护理三者关系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主要内容
辨辨
证 施

护 施护
ppt课件
4
何为辨证施护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 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 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邪正关系, 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舌淡苔白脉迟。
ppt课件
15
八纲辨证
虚实 --- 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虚 证:素体虚弱、久病伤正、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而致“精气夺则虚” 证 候:发热喜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涕黄稠,小便短黄,
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
8
三者之间的区别
ppt课件
9
三者之间的联系
1、病可概括证。 2、证包括了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 系,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 揭示疾病的本质。
ppt课件
10
病、症、证三者的关系
病的重点是全过程 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症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ppt课件
11
02
何为辩证
ppt课件
12
中医辨证
阴阳 --- 是八纲的总纲。将表里、寒热、虚实六纲加以概括。表、实、热属阳 证,里、虚、寒证属阴证。还补充了阴虚证、阳虚证、亡阴证、亡阳 证。
阴虚证:体内阴液亏少,滋润濡养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证 候:形体消瘦,潮热,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小便短
黄,大 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 阳虚证:体内阳气亏虚,温煦、推动、蒸腾、气化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
ppt课件
19
脏腑辨证的一般规律
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定位) 八纲各证(定性)
ppt课件
20
举例
心悸怔仲、失眠健忘(病在心) +
身倦乏力、自汗、 气短、脉虚等 (病性--气虚)
心气虚证
ppt课件
21
03
何为施护
ppt课件
22
施护--- 一般护理与对症护理
1
饮食调护
4
中医养生
2
生活起居
5
用药护理
3
1、八纲辨证 2、脏腑辨证
ppt课件
13
八纲辨证



八纲 阴 辨证 寒



ppt课件
14
八纲辨证
表里--- 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 表 证:病在肌表,病位浅病情轻。见于外感疾病初期。 证 候: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里 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病情重, 病程长。见于外感疾病中后期
1、寒证 2、热证 3、虚证 4、实证
ppt课件
26
饮食调护基本选择
1、寒证 以热性、温性、平性 食物为主 2、热证 以寒性、凉性、平性 食物为主 3、虚证 以补益性食物为主 4、实证 根据病情辨证选择、 多以平性食物为主
ppt课件

热 温 凉 平 27
饮食调护宜忌
1、肺系病证 宜食清淡、水果。忌辛辣、烟酒、油腻、甜粘之品。 2、心系病症 主要以血脂指数来选择,高以清淡为主少吃瘦肉、鱼类, 忌食动物内脏、烟酒、 茶、咖啡。 3、脾胃系病证 宜营养丰富、软。烂。热、易消化 4、肝胆病证 宜食清淡蔬菜及瘦肉、鸡、鱼,忌辛辣、烟酒刺激之品, 少进动物脂肪 5、肾系病证 宜营养丰富、清淡及多种动物补养类食物。忌食盐、碱过 多和酸辣太过的饮食
ppt课件
17
脏腑辨证
定义:以脏象学说为基础,以八纲辨证为原则,结合病因
病机等基本理论,对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辨明病 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 适应于内伤杂病的诊断,也是临床各科疾病辨证的基础。 是八纲辨证的具体和深入,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ppt课件
18
脏腑辨证
心病辨证 肺病辨证 肝病辨证 脾、胃病辨证 肾、膀胱病辨证 脏腑兼病辨证
阶段或内伤疾病 。 证 候:壮热,烦躁神昏,口渴,腹痛,便秘或呕吐,小便短赤,苔黄或
白厚腻,脉沉
寒热--- 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用以概括机体阴阳盛衰的两类证候。“阳盛 则热”“阴盛则寒”。
寒 证:感阴寒之邪或阳虚阴盛、脏腑阳气虚弱,机能活动衰减表现的证候。 证 候: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暖,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色白,
ppt课件
5
一、辨

问辨 闻

ppt课件
6
二、证
病 症 证
ppt课件
7
二、证
病 - 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如:麻疹、感冒。
症 - 症状和体征,疾病过程中个别孤立的现象
如:发热、恶心呕吐。
证-
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由揭示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组成。 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
ppt课件
候。 证 候:神疲、乏力、气短,畏寒,渴喜热饮,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水肿,
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ppt课件
16
八纲辨证的护理原则

--- 辛散解表

--- 和里

--- 温以祛寒

--- 清热泻火

--- 补虚扶正

--- 泻实祛邪
阴虚证 --- 养阴清热
阳虚证 --- 温补阳气
情志护理
6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
ppt课件
23
饮食调护原则
1、饮食有节、食有定量 2、调和四气、谨和五味 3、食宜清淡、吃忌厚味 4、饮食卫生、良好习惯 5、辨证饮食、相因相宜ppt课件源自24食物的性味分类
1、寒性食物:清热、泻火、解毒 (苦瓜、莴笋、青豆、茶)
2、热性食物:温里祛寒、益火助阳(姜蒜、辣椒、葱、酒)
ppt课件
28
生活起居
顺应自然 平衡阴阳 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 慎避外邪 形神共养
情志护理
言语开导 清净养神 移情易性 情志相胜 顺情解郁
用药护理
服药时间 服药温度 服药方法 服药护理
ppt课件
29
中医适宜技术运用
1、穴位贴敷 3、艾灸治疗 5、中药泡洗 7、中药熏蒸 9、经穴推拿 11、蜡疗技术
3、温性食物:温中、补气、通阳、散寒 (牛羊狗肉、桂圆)
4、凉性食物:清热养阴 (冬瓜、黄瓜、萝卜、桔子、梨)
5、平性食物:无明显偏性但分辛甘酸苦咸(包谷、米、豆类)
6、补益性食物:清补、温补、平补(鸭、鹅、核桃、鸡蛋)
7、发散性食物:习称发物
ppt课件
25
饮食调护
1、辨药施食 2、辨证施食 3、因人施食 4、因时施食 5、饮食禁忌
2、穴位按摩 4、耳穴贴压 6、中药灌肠 8、中药离子导入 10、穴位注射
ppt课件
30
04
以心系病证为例谈辨证护理实施
ppt课件
31
(一)辨证概要
1、生理病理与显症特点 心病特征性表现: 心居胸中----胸闷、胸痛 心主血脉----心悸、怔仲 心主神志----失眠、多梦、健忘、神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