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项目施工管理,规范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程序,依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指南及集团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承接或承建的工程项目。

第三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工程项目施工的基本依据,应在工程施工实施前完成编制及审批工作。

第二章等级分类
第四条工程项目按其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等级、技术水平、施工难度、施工技术条件、工程造价等划分为一类和二类。

(一)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为Ⅲ级及以上,整体工程涉及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或分部分项工程涉及单项新技术、新工艺;或仅涉及集团公司已有技术,但结构较新颖;或施工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造价3亿元及以上的路基、桥梁及隧道工程;造价5亿及以上的路面工程;造价5000万元及以上的市政工程;造价3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建
工程以及标志性工程为一类项目。

(二)除上述所列的其它工程为二类项目。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施工组织设计实行三级管理,即: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三级管理。

第六条集团公司技术管理部负责组织集团一类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施工总承包项目部负责组织对所辖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审及实施监管;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监督。

第七条分(子)公司负责组织所属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并负责对所属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进行管理。

第八条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报批及实施。

第四章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第九条项目开工前必须针对本工程项目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内容。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应进行总体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开展风险源辨识。

第十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用电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批准应符合国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
安全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现行标准的规定。

第十一条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相关职能部室共同编制。

第十二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应认真研究合同文件,对施工环境作深入的现场调查,综合考虑,根据现有工、料、机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对重大专项施工方案要进行策划比选,经过对可供选择的多种施工方案作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进行筛选优化,择优选择合理而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第十三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一)符合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符合招标文件和工程合同文件中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二)按照合同要求和工程条件,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现有设备资源,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三)掌握国内外相关的施工技术现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倡施工机械化、工厂化、整体化。

(四)应从技术、安全、质量、经济、工期、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按综合最优的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永临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有效利用永久征地,减少临时租地,凡
有条件利用的结构工程,均应优先安排施工和使用。

(六)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对各种自然灾害,应制定针对性的预警、预防措施。

(七)根据项目施工特点、人文、地理环境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措施。

(八)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应按照“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

第十四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一)工程承包合同、协议、合同补遗书等有效合同文件。

(二)设计文件、图纸。

(三)建设单位明确的工程施工工期、质量和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关键工程控制要点。

(四)施工调查:包括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条件,水、电、路、临时租地和地材等情况,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机械、物资采购等资料。

(五)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则、规定。

(六)现行有关施工定额。

(七)集团公司相关文件。

(八)经比选确定的施工方案。

(九)公司的人力资源、材料、设备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十)以往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成果。

(十一)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桥梁和隧道工程)。

第十五条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主要由文本、附图、附表组成。

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文本
1.编制说明: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等。

2.工程概况:工程范围、自然条件、施工条件、技术标准、主要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合同造价等。

3.施工部署: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境、成本等目标,项目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施工任务划分、施工顺序、施工队伍配置,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场地布置及大型临时设施配置、材料、机具设备运供方法、临时用地计划、临时工程修建计划),水、电供应方案,重点难点工程分析等。

4.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技术准备,现场准备,资金准备,劳动力配置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5.总体施工方案,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

6.总体施工进度计划,重点、难点和关键控制工程分项施工计划。

7.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工期等保障措施及相关的应急预案。

8.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等保障措施及相关的应急预案。

9.项目风险防范:施工风险类型、风险因素的识别、管理重点、防范对策及管理责任。

10.其他相关内容
(二)附表、附图(1~8项穿插在文本的相应位置,9~12项以附录形式放在文本之后,13、14项可另作为附件)
1.年、季、月资金使用计划、工程量完成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主要材料使用计划。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测量、试验仪器设备表。

3.工艺流程图。

4.组织机构框图。

5.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6.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须标明主体、临时工程位置,施工区段划分,施工队伍驻地,预制场,拌和站位置,危险品、易燃品存放地,工地附近主要河渠、道路、村镇、供配电线路及设施、通信线路等主要设施位置。

7.工程总图:应反映工程的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包括施工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桥式图、特殊路基、隧道及主要涵洞断面图等。

8.主要施工方案图。

9.施工计划横道图及网络图。

10.生产区、生活区场地平面布置图。

11.大临设施总图、施工步骤图。

12.项目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表。

13.临时用电方案。

14.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