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爱
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热爱孩子,跟孩子成为朋友,关心其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让他们能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对心灵的呵护,更是一种激励一种引导。
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职业性、无私性、原则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在具体教育工作中如何体现师爱,个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了解学生。
除了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客观情况,例如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外,还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考虑问题,然后善意的指出其思想的不成熟,考虑问题的片面,这样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自己,学生也乐意和老师交流其真正的想法,师生之间才能建立互相沟通的渠道和平台。
二、要坚持平等的原则。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在先进生和后进生之间要一视同仁。
如果对学习差的不理不睬,漠不关心,这样会伤害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我们要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和蕴藏的巨大潜能。
我班就有个调皮捣蛋,成绩差的学生张格。
今年县里举行乒乓球赛,她竟得了一等奖,现在老师们对她可是刮目相看。
所以要坚信我们的每一位学生身上都
有她的闪光点,不能单纯的从学生成绩来衡量一个人,对成绩差的学生要给以更多的关心、鼓励,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三、尊重学生。
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育活动中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教师绝不能挖苦、训斥和打骂、体罚,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要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并要珍惜学生对自己的一片真情和敬爱,充分加以利用,与学生加深感情和沟通。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宽容、友善的心,老师更应该具备这种品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过错、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的斗志、培养学生的品格,从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