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学案——自然灾害班级:姓名:探究点一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了解)探究点二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虫灾、鼠灾——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了解)例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7月27日讯:自进入6月下旬以来,内蒙古草原蝗灾陆续发生,截止7月24日,草原蝗虫危害面积已达到5845.3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2675.2万亩,受灾牧民近10万人,造成经济损失5.7亿。
材料二: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期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统计。
材料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发布2007年草原鼠害调查情况:今年全区春季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达1071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为5225.6万亩。
在鼠害严重的地区,一公顷土地上有1400多只老鼠,每天可吃掉上千吨牧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蒙古高原蝗灾发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一年内蝗灾发生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3)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4)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鼠灾【针对训练】1.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1)~(3)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
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
2.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
图1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A.广东B.福建C.海南D.山东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A.东面B.南门C.西面D.北面(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山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
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4分)3.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又称”风暴海啸”,具有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
阅读发生在我国渤海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出此时渤海海区的风向。
(2)就如何减轻风暴潮灾害,提出合理化建议。
110°E 120°E 100°E 30°N 台风 (hPa) 图1 20°N 12时13-14时15时16时17时 18时19-20时10m/s 风速 图24.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初霜冻日期分布总体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读图乙,指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初霜冻日期的关系,并简述防御霜冻的主要措施。
6.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7.下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可能性最大。
(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岷山山脉贯穿全境,与四川省南坪县接壤,处在汶川地震活跃带上。
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长5 000米,宽500米。
泥石流涌入县城,所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材料二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1)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舟曲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2)简述该地在防灾减灾方面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9.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 进行了加固,还在L 坡面上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表土、风化壳10.2011年入汛以来,从南到北,长沙、南昌、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北京等多个城市在强降雨中,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严重内涝。
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下雨天到xx去看海”、“汽车成了潜水艇”,成为网友们对这一现象的流行调侃。
(1)试分析上述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
(6分)(2)如何解决我国的城市内涝,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分)台湾在“莫拉克”风灾过后,部分地区土石松软崩塌,东南部溪流出现许多新的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
读图,回答11~12题。
11.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地震 B.滑坡 C.火山喷发 D.洪涝灾害12.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B.利用堰寒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定并执行应急方案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图X16-3为某地海岸景观,据此回答13~14题。
图X16-313.导致图中房屋地基损毁的主要原因是( )A.地震 B.侵蚀 C.滑坡 D.洪水14.图中建筑物直抵海岸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岸线后退②人口增长③靠近水源④运输更便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
读图7,回答18~19题。
图7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18.据图7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19.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20~21题。
20.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1.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2.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的是________坡,试分析原因。
(2)东西两坡在暴雨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________坡,原因是什么?(3)该城镇在地下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继续发展下去,将造成怎样的后果?(4)随着城市化发展,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5)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图示地区应怎样“缩小”灾情?2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
图9为某季节孟加拉湾风暴潮爆发情况图。
图9 图10材料二中央台消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发布风暴潮、海浪一级紧急警报。
受强冷空气等的影响,渤海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图10)(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2)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3)渤海湾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地区之一,简述风暴潮对当地造成的主要危害(4)我们海南沿海也常受风暴潮影响,其风暴潮属________ 类型,空间分布特点为,如何做好风暴潮的防御?学案自然灾害答案例1:本题考查蝗灾和鼠灾两种生物灾害的发生原因及分布规律,并考查了防灾措施。
答案:(1)草原环境特别适合蝗虫生长繁殖,尤其是在干旱年份,更易诱发蝗虫大量繁殖而形成蝗灾。
(2)变化规律:一年中夏季发生频率最高,冬季最低。
原因:夏季气温高适宜蝗虫繁殖、生长,冬季气温低,蝗虫不能生长繁殖(冬季蝗虫以虫卵形式存在,无成虫活动)(3)人工诱捕幼虫、成虫;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入天敌(生物措施);加强蝗情监测,及时掌握反映蝗虫发生和防治动态,改变雌蝗产卵环境等。
(4)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强鼠灾监测;改善灾区的生态环境,利用天敌灭鼠;采用药物灭鼠;修建防鼠墙等。
【针对训练】1.[答案] (1)C (2)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
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2.(1)B (2)A (3)溪流水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异常混浊;泉水停止等。
3. 【答案】 (1)东北风。
(2)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4.【答案】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A地:风暴潮;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5.答案:(1)北早南晚;海拔高的地区早,海拔低的地区晚(西早东晚)。
纬度位置、海拔、海陆位置。
(2)初霜冻日期越早,产量越低。
地膜覆盖;培育抗霜冻能力强的作物品种;营造防护林;人工施放烟幕。
6.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7. 答案:(1)坡度15°左右、砂质土壤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