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华师大版习题精选
[含答案解析]六
第1题【单选题】
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 )
A、蒙恬北击匈奴
B、孝文帝改革
C、昭君出塞
D、澶渊之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
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
A、改穿汉服
B、改用汉姓
C、学说汉话
D、学习汉礼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
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
A、秦孝公
B、汉光武帝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北魏建立后,______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实行汉化,这些措施促进了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材料分析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过程即充满了残忍的流血战争,又不时碰撞出友好的火花,促进了各族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突篇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和平篇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四:爱尔兰作家德尼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说:“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十八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
融汇篇
材料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
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次著名的战役?图一战役汉军的领军人物是谁?
材料三中的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
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材料中“鞑靼人”是指什么人?他们的回归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一谈如何处理现在的民族关系?
【答案】:
【解析】:
第8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三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福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生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概括商君变法的主要措施.其中,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并用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变法的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除了迁都外还有哪些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材料三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个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三中提到日本向他国学习的特点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有?
【答案】:
【解析】:
第9题【材料分析题】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人类的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一中改革的名称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次改革的哪一项内容反映了此次改革是建立封建土地制度,同时也说明了此次改革的性质。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目的?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