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设计
1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前解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革命领袖毛主席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本课重点一是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二是学习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信息的方法,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关注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理解每段内容。

本文共3个自然段,第1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2段写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第3段写乡亲们饮水思源,立碑纪念。

本文是革命传统故事,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适当提供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6个左右结构,1个独体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重点教学笔画“横折弯”。

会认13个生字,可以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重点识记2个偏旁,心字底和广字头。

关注词语和句子:课后安排了“读一读,记一记”练习,在学习生字时,应引导学生理解和积累“读一读,记一记”中
的词语,并让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说句子,在语境中加强理解与运用。

本篇文章中一些句子中带有陌生的新词,学生理解和读起来有难度,如“瑞金城外、沙洲坝、水井、挑水、石碑”等,可结合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帮助理解。

关注朗读:本课朗读指导侧重两点。

一是指导读好课文中带轻声的词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等方式进行指导。

二是关注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引导学生先读好词语,再连起来读句子。

还可借助停顿符合读通长句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两个偏旁;会写“吃、叫、主、江、住、没、以”7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读通顺句子;积累词语。

3.能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积累词语;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课时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两个偏旁。

2.会写“吃、叫、主、住、”4个字。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师导入新课:这首歌是歌唱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

照片上的人名字叫毛泽东,他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他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了一生,我们尊称他为“毛主席”。

100元人民币上都有他的头像,那是我们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

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

2.教师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学生齐读课题。

3.认识生字“吃、忘、井”。

教师过渡:课题中有三个生字,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把它们找出来吧!并大声地拼读。

(指名拼读,其他学生跟读)
重点指导:课件出示“忘”,组词:过目不忘。

教师提问:这个字有一个新偏旁,谁认识呢?
预设:心字底
教师追问:你还知道哪些字是心字底?
预设:想、念……
我们以前学过一个偏旁“竖心旁”(结合课件比较识记“心
字底”)
4.指导读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5.教师质疑:题目中的“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设计意图:用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导入,渲染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既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二、初读课文,认字读词。

1.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教师过渡:同学们请带着问题,用右手食指指着课文大声朗读。

教师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②用自己喜欢的标记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过渡:同学们圈画了哪些生字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请学生来当小老师教读,读对了,跟着读,读错了,教他读。

教法指导: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

再小组一起读,读准确,读整齐。

(3)教师提问:去掉拼音的这些词,你们还会读吗?出示
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男女生PK读等多种方式来纠正字音,识记字形。

(4)全班齐读词语。

(5)指读要求会认的不带拼音的13个生字,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并交流认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从中找出生字,自读生词,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培养识字的兴趣。

运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新词,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
三、再读课文,感知全文。

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

教师过渡:生字宝宝藏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文。

教师提出要求:
①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不熟悉的字词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指导朗读,师生互评。

(1)教师提问:同学们,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预设:3自然段。

课件出示标段过程,校对,修改。

(2)指导长句朗读。

教师过渡:课文中的这几句话有些难读,老师现在送你们一
根根小魔棒,它能帮你们把这些句子读得更好听。

除了遇到逗号停一停,看到这根小魔棒你也可以稍稍停顿一下。

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师过渡:有了这根小魔棒帮助你们,课文会读得一遍比一遍好!在以后的朗读中,你都可以请这根小魔棒来帮助你!这个小魔棒叫“停顿符号”。

现在,请小朋友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读法,自己再把课文朗读一遍。

①自读课文。

②分自然段请学生展示朗读,教师纠正朗读,师生互相评价。

③齐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解疑,感知全文内容。

教师过渡:读完课文,我们再读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师引导思考:吃水人是谁?挖井人是谁?为什么不忘挖井人?
预设1:吃水人是沙洲坝的乡亲们。

预设2:挖井人是毛主席,或战士,或乡亲们……
预设3:因为他们帮助乡亲们吃上了水。

(设计意图:先读好词语,再读通句子,便能把课文读正确。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人人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评议中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到对方的优缺点,提高学生读书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
力。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吃、叫、主、江、住”,指名认读、领读并组词。

2.学写生字“吃、叫、主、住”。

(注意:左右结构生字的教学指导。


(1)出示田字格中的“叫”、“吃”。

教师引导思考: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两个字都是“口字旁”。

预设2:都是左右结构。

教师追问: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
预设1:把中间部分写紧凑一些。

预设2:还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大小、宽窄。

教师引导质疑:从“口”变到“口字旁”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小结:老师把你们的发现编成了一句小口诀:“口”字变成“口字旁”,变小变瘦左上摆。

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这样的变化吧。

教师板书范写:(吃叫),学生观察口字旁的位置并书空。

学生描红临写后展示、评价:口字旁在左上格得一颗星,右半部分竖提低竖长得一颗星。

(2)出示田字格中的“主、住”。

教师板书范写:(主住),学生书空。

教法指导:采用分类识字、比较识字方法。

3.教师布置任务:完成生字书写,小组内展示,选出书写小明星。

(设计意图:在学生描红临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生字的结构,关注特殊笔画,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努力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机结合。


五、课后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并朗读给你的小伙伴或家人听。

2.在田字格里把生字“吃、叫、主、住”认真书写两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