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2-商品的分类与品种
兼容性:各分类体系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与转换关系 实用性:分类合理、经济、实用即可
表1 表2
2. 商品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2) 商品分类方法
A.线分类法
层级分类法 它是将分类对象按照 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 逐次分成若干层级,每 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 ,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 、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第一层
第二层
器皿类 化妆品类
玩具类
洗涤用品类
三. 商品分类标 志
2.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B.商品原材料
商品的原材料是决定商品质量、使用性能、特征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那些原材料来源较多、且对商品性能起决定作用 的商品。以原材料作为商品分类标志,不仅使商品分类清楚,而且还 能从本质上反映出每类商品的性能和质量特点以及使用、保管特征 这种方法对两种以上原材料构成的商品,且商品加工程度高,其特 征与原材料关系不大的商品不适用
二. 商品分类与商品品种
1.商品分类的概念与意义 2. 商品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3.商品分类标志 4.商品代码、编码与条码
5. 商品目录 6. 商品品种
返回 主目录
CASE:华联超市的商品分类(Ⅰ)
第一大类:冷冻食品类
冷冻家禽、冷冻肉类、冷冻水产品、速冻蔬菜、冷冻制品、熟肉制品、冷饮等
第二大类:饮料食品类
香瓜子,葵花子、开心果、杏仁、豆子,果仁、松子、榛子、核桃,核桃仁、山楂、 陈皮,果皮、梅 、葡萄干、应子、芒果、水果干/片,蜜饯类糕饼等
CASE:华联超市的商品分类(Ⅱ)
第五大类:调味品类
盐、糖、酱油、火锅调料底料、味精、鸡精、醋、糟醉料、炝料、蘸料、淀粉、 汤羹料、色拉酱、花生酱、辣酱、麻油、辣油、蚝豉油、沙司、芥末、油等
1.商品分类的概念与意义
(2)商品分类的意 义
为政府各部门、行业和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及 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
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 利于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开展 利于国际信息资源共享和对外贸易发展
2. 商品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1)商品分类原则
碳酸饮料、果汁、茶饮料、饮用水、纯奶、奶制品饮料、其它饮料、咖啡类、麦片、 胶囊,片类,冲剂、酸奶等
第三大类:糖果糕点类
奶糖、夹心糖、礼盒装糖果、巧克力、果冻、布丁、饼干、夹心饼干、巧克力饼干、 膨化食品、薯片、锅巴、微波食品、中式糕点、西式糕点、蛋糕、面包、汉堡、奶油, 黄油、自产糕点等
第四大类:炒货蜜饯类
2. 商品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2) 商品分类方法
B.面分类法 平行分类法 它是把分类对象按照选定
的若干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 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 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 “面”,再按照一定的顺序 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第一面
第二面
第三面
实例1: 玻璃器皿的面分类 法
成型方法
装饰方法
用途
吹制品
喷花
食器
1. 是选表择明商商品标品志特的征基、本用原以则识别商品不同类别的记号
①目的性:明确商品分类目的,以满足组织单位的经营管理需要 ②稳定性:选择其最稳定的本身特征作为分类标志,以确保分类清晰科学
和在分类体系中保持相对稳定
③唯一性:在同一类别范围内只能采用一种分类标志,而不可以同时采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类标志,以确保每种商品不会在分类体系中重复出现
EAN-13 商品代码符号结构
EAN-8 商品代码符号结构
1973年,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RC) 选定了IBM公司提出的条码系统, 把它作为通用产品代码(简称UPC条 形码),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广应 用
UPC-A 商品条码
UPC—A条形码结构示意图
UPC-E 商品条码
UPC—E条码结构示意图
(四3). 商商品品代条码码、的编优码与条码 点
科学性:分类目的明确、分类对象界定准确、分类对象名称唯一 系统性:以分类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为基础,按照一定的顺序
排列组合,使各个分类对象在该排列组合中都有一个独立位置,并 确保彼此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可延性:在建立分类体系时,就应该考虑以后在该分类基础平台
上是否可以进一步延展和细化,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
四. 商品代码、编码与条码
(2) 商品编码
③商品编码的作用
便于记忆商品、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利于商品各项管理工作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③商品分类代码的编码方法
顺序编码法:按先后顺序有规则对各种商品编码的方法 层次编码法:按照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层次、顺序,依次编码,
主要采用线分类体系 平行编码法:以商品分类面编码的一种方法,即每个分类面确定一定
输入速度快 可靠性高 采集信息量大 灵活实用 制作容易 利于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缩小产、供、销之间信息传递的时空差
大类
日 用 化 工 品
线分类体系的实例演示图
中类
小类
清洁类商品
洗衣类商品
美容类商品
洗面类商品
保护类商品
洗发类商品
洗餐具类商品
品种
肥皂 香皂 合成洗涤剂 其他
线分类法的特点
优点
信息容量大,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 习惯,既适用于手工操作,又便于计算机处理。
不足
一旦分类完成,分类体系结构便不能再改动,故弹性 较差。因此用线分类法编制商品分类体系时,必须预 先留有足够的后备容量
(2)类型
厂家条码: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印到商品包装上的条码,不包括 商品价格信息。主要两类:EAN条码、UPC条码。广泛应用于对零售商 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及厂商物理位置等编码与条码上。
店内条码:商店为了便于店内商品管理而对商品自行编制的临时性代码 和条码标识。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统一规定 的规则编制的,分为标准版(EAN13)和缩短版(EAN-8)两种。
0920300000 车用汽油
0420000000 天然气
作用: 规范商品管理、简化实际操作、方便统计分析
商品代码的四种类 型
1.全数字型代码:是用阿拉伯数字对商品进行编码形成的代码符号
;是将每种商品的类别、品目、品种等排列成一个数字或者一组数字 。便于国际间的经济往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利于电 脑处理。如棉布婴儿服装—21011007,香脂—38221003
实例:茶叶的分类
绿茶
茶
叶
青茶
红茶
不发酵工艺 半发酵工艺 全发酵工艺
三. 商品分类标 志
2.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D.商品的化学成分或特性
商品的很多性能都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 很多情况下,商品的主要成分是决定其性能、质量、 用途或储运条件的重要因素 但对化学成分复杂或者容易发生变化的商品不宜采用
实例1: 塑料制品的分类(主要化学成分)
1.商品分类的概念与意义
(1)概念
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 活动的部分或全部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 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 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品种、细目的过程
大类:根据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行业划分 中类(品类):指若干具有共同性质和特征的商品的总称 小类(品种):按商品特性、成分等特征划分得到的商品类组 单品(细目):对商品品种的进一步详尽区分
2.全字母型代码:是用一个或若干个字母表示分类对象的代码。按
字母顺序对商品进行分类编码时,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商品大类,用 小字字母表示其他类目。较易识别记忆、但适用性小
3.数字字母混合型代码:是由数字和字母混合组成的代码。如
H1226—浙江产杭罗、C8112—涤粘中长纤维色布
4.条码:是由条型符号构成的图形表示分类对象的代码
2.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A.商品的用途
商品的用途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志,也是 探讨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的重要依据
以商品用途作为分类标志,不仅适合于对商品大类 的划分,也适合于对商品类别品种的进一步详细划分
对多用途或贮运部门的商品,一般不采用
实例:按商品用途分类
食品
生活资料
商
服装
品
生产资料
日用品
主食 副食
第三层
表:线分类体系中各种类目之间的关系
分类层级 大类 中类 小类 品种
类目名称
大类商品
中类商品1 中类商品2 中类商品3
小类商品1 小类商品2 小类商品3 小类商品4
品 种1 品 种2 品 种3 其他
关系
─上位类
─下位类
同位类(日用化工类)
─上位类
—下位类 同位类(清洁类) —上位类
-—下位类 同位类(洗衣类)
四. 商品代码、编码与条码
(2)商品编码
① 概念
指根据一定规划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以相应的商品代码的过程
② 原则
唯一性:指商品项目与其标识代码一一对应
如化妆品及化妆品原料—0522、肤用化妆品—052201 面部护肤霜—05220101、面部护肤膏—05220102
无含义:代码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特定的编码对象信息,只代替编 码对象名称
第六大类:烟酒茶类
茶叶、白酒、黄酒、啤酒、米酒、葡萄酒、洋酒、果酒、补酒、其它烟酒茶类
第七大类:软包装食品类
肉干类、鱼干类、海苔类、油面筋、肉松、火腿肠、豆腐干、粽子、即食海带,海 蜇、肫、其它软包装食品
第八大类:酱菜罐头类
酱菜类、果酱,果泥、八宝粥、腐乳、肉制罐头、糟醉食品、猫狗粮、水果罐头、素 制罐头、零称酱菜、其它罐头类等
压制品
磨花
容器
自由制品
雕花
装饰器
实例2: 服装的面分类法
面料
纯棉 纯麻 纯毛 涤/粘
式样
男式 女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