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近年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课堂上开始焕发出人文气息。

但依然有一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或是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脱节,评价简单、粗暴、死板,导致学生不自信,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创新,影响了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创设以及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要想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善于评价学生。

1.评价语言要准确、到位
在评价学生时,应特别注意,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

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只有师生相互关怀与尊重,形成积极的互动,评价才会发挥作用。

比如,评价学生朗读情况时,可这样评价:“你读得真有感情,如果能把字音读准就更好了”“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就能更好地表达”等;有的学生解题方法新颖,可评价:“你的想法很独特,看来你是个爱动脑子的孩子”;有的同学学习有进步,可评价:“看到你的进步,我非常高兴,这说明只要你努力去做,就会有所收获”等。

评价学生时,要有针对性和导向性,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

如果评价不分内容、形式一概而论,且都冠以“好”和“不错”的评语,就会使评价失去价值,起不到任何情感沟通的作用。

2.评价要及时
教师要善于捕捉评价的时机,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以便让学生及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及时给子鼓励性的语言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在安全、宽松的氛围下,消除恐惧心理,下次继续大胆发言。

3.评价语言要生动、巧妙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往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

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就不但能避免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

而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热爱老师,以更大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

4.评价语言要讲究机智有趣
学生都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机智幽默有趣,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增进师生间的关系。

5.评价手段要多样
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可以运用眼神、动作等体态语言。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这些评价手段的运用会产生极好的效果。

如上课时,有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老师就冲他微笑,点一下头;有的学生搞小动作,老师适时给他一个提醒的眼神或微微摇摇头;有的学生做题又快又对,老师可以冲他竖一下大拇指;有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有趣,容易使同学们开心,老师也来开心一刻,这也是评价,是情感上的评价……这些无声的体态语言评价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同样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6.评价内容要有突破
对学生的评价不要仅仅停留在对错上,更要评价学生是怎么思考的,要通过鼓励与众不同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知识和能力之外,评价的内容还应该包括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其他方面的好习惯、好品质等。

比如,对一个发言非常好的学生,老师可以这样表扬:“你不仅概念清楚、用词准确,而且善于倾听别人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是一种极好的学习品质。


7.评价主体要突出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要只限于“老师评学生”,还要把更多的评价权交给学生,开展师生、生生互评,这样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对人对己的认识、增强评价意识、提高评价能力的同时,还会提高学生
的积极性,增强老师的教学魅力,更好地体现“为学生服务”的教学宗旨。

8.评价中也要有“批评”
所谓批评是指在抓住契机分析问题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教师和父母对他的期望。

激励不等于只表扬不批评,适时适度、科学慎重地运用批评,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更加敬仰老师,加强师生关系。

同时,批评还可有效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实现自我教育,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

评价学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学校,教师几乎每天都要对学生作出评价。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讲究评价策略,就可以使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还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加深师生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