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时评文写作指导 课件 (共37张)

2020届时评文写作指导 课件 (共37张)

结 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七、时评类 写作六法
1、析材料 2、论危害 3、挖根源 4、提办法 5、联现实 6、作结论(作呼告)
• 当堂训练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 ①找工作屡屡碰壁的姑娘,苦恼中拍了一段短 视频传到网上后,收到了上万陌生人的安慰与 鼓励。
• ②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漫天要价,港珠澳大 桥总设计师林鸣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创 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 2.以②⑥两则材料为基础,可以提炼出“责任与 担当的国家情怀”或“坚守岗位攻坚克难”的 立意。
• 3.以①⑤两则材料为基础,可以提炼出“让网络 时代的温暖畅意流淌”,进而也可以引申为 “科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发展,还有一种柔性 的力量”(如“水滴筹”网络渠道)等立意。
• 【范文展示】
• 散发你我的温暖 构建社会的温度
• (2)给小陈写信。可以对她的行为理解并赞同甚至拍手叫好, 因为规则面前人人要平等;也可以对她的行为不理解甚至嗤 之以鼻,因为她完全可以用更加宽容或者找其它方法帮助父 亲开车不接电话,而不是只可以用这种“极端”的方法。
• (3)给其它相关方写信。比如给交通管理者写信,赞扬他们 严格执法,信息公开,对这种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了惩罚。
• 面对求职道路上屡屡碰壁不知何从的姑娘, 上万陌生人在她的短视频下留言,鼓励她别放 弃;面对寒风刺骨中孑然一身的卖红薯老人, 好心人通过社交平台发动亲朋好友,一同为他 送去必需品;面对即将退休的宿管阿姨,寝室 楼800多名学生集体“请愿”挽留,希望能留下 她……
• 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 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 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 作目的。
• 3、在命题上,具有开放性,可 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4、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 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 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 个角度来立意。
•四、时评文写作要求
• 4、论证方面,论证时必须叙议结合,即结合事 例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分析方法:因 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条件分析法,意义分析 法,比较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做到叙议结合的 论证才是有力的论证。
• 5、语言方面。中学生议论语言处于一种“失语” 状态,没有属于自己的真的语言。真的语言,应 该能让人感觉到一个“鲜活”生命体存在。作为 中学生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群体,要有一种青春 的气势,褒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
• 第②则材料: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和他的团队 攻克难关,实现自主创新,为国争光,体现出 的是一种责任担当和国家情怀。
• 第④则材料:云南小伙考取名牌大学,却仍在 工地劳动,体现出的是“寒门贵子”的自强与 担当。
• 第⑥则材料:张民跋山涉水,书写测绘传奇, 体现出的是坚守与担当。
• 【参考立意】
• 1.以①③⑤则材料为基础,可以提炼出“散发你 我的温暖,构建社会的温度”的立意。
• 生活中常常有许多触动我们心灵的故事。 读了上面六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 考?请以其中两三例为基础确定立意,写 一篇文章。
•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解题】
• 第①③⑤则材料:安慰、鼓励求职失意的姑娘, 大学生集体挽留即将退休的宿管阿姨,公交司 机发动亲友帮助卖红薯的老人,都体现出了一 种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温暖人心的力量。
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
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
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
法。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 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高分思路】

试题材料先呈现新闻事件,然后对这一事件做了一下简
6、行文要规范。行文的规范指的是一篇文章大体 上应该是第一部分是引证,也就是提出问题的部 分,最好在引证部分把观点亮出来,不要再等到 结尾再提。
本论部分里面,应该把握几点。第一,用正
面的事例来支撑观点。第二用反面的事例,从另 一个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三除了正反事例 以外,要联系现在生活的实际。第四是深。我们 用正例、反例,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况下,要注意 时评是说理文,我们要说清楚为什么,这是深层 的要求,拿正例、反例和生活实际不断和中心论 点挂连起来。
接连降雪,江苏多地路政部门为了做好应急准备,在道路、桥
梁等处堆放了融雪用的工业盐。没有想到的是,风波和大雪一
起降临,“融雪盐丢失”竟然成了高发新闻。据报道,常熟一
个老太太对自己拿盐一事并不懊悔,也不抗拒讲述整个过程。
她说拿走融雪盐是准备腌咸菜,而理由是“我不识字、没有人
管”。

对于上述两则新闻,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综合两件
• 【高分思路】

试题材料所提供的4位人物,都具有高贵的
人格:在这些老科学家眼里,财物重于泰山,
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不敢浪费;财物也轻于
鸿毛,当他人、社会有需要时,他们可以不计
得失、倾囊相赠。试题材料感情格调积极向上,
彰显着时代正能量,既关注社会热点,又很好
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所以考生 对这4位科学家的行为只能赞扬而不能质疑,可
•2020届时评文 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时评?
• 白居易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这便强调了写文章要关注社会现实的重要性, 同样,聚焦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特点,也是高考作文 特别是全国新课标卷一贯的命题理念,而时评类任务 驱动型作文便是这一命题理念的典型题型。
• 所谓时评,顾名思义就是对社会上的某一事件或 话题进行评论,所以时评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试题材 料几乎都与时事有关,一般有以下几个取材方向:一 是某一具体社会热点事件,二是全社会关注的某一 焦点话题,三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某一特有话题。
新闻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 【高分思路】

试题材料呈现了两则新闻,虽涉及的领域
不一样,但皆为社会负面现象:抗战遗址“恶
搞”,既缺乏对历史应有的敬畏,也是对抗战
英灵和民族情感的亵渎,这些看似“不经意”
的个人行为,反映出的是个人素养与自律意识
三、时评文的特征
• 1、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 思想性”。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
• 2、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 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 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 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 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院士一件衬衫穿30多年,却累计捐款400余万元,甚至将自
家的轿车都捐了出去;93岁的黄旭华院士55年没进过理发店,
全靠夫人在家“帮忙”;已故的徐祖耀院士,起居室狭小不
堪,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而他却累计捐出500余万元……
• 对于上述人物的行为,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
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有以下评论角度:匠心精神,乐于奉献,淡泊
名利,社会责任,崇高信仰,实干精神,人生 价值......
• (二).否定型
• 所谓否定型是指试题材料所选 的事件或话题是社会上的某些反面 现象,所以考生在对其评论时,立 意的感情格调只能是否定而不能是 肯定。行文思路大体如下:引述事 件或话题——剖谬误(破),提观 点(立)——评论所“立”的观 点——回扣材料,发出倡议。
• ③某大学宿管阿姨徐根娣退休之日,受到寝室 800多名同学集体“请愿”挽留。
• ④云南小伙崔庆涛在高考结束后,与父母一起 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收到北 京大学通知书时,他正在工地上拌砂浆。
• ⑤公交调度员王刚通过社交网络发动亲朋 好友帮助在寒风中卖红薯的老人。
• ⑥军事测绘员张民历时38载,踏遍千山万 水,亲手绘制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军 事地图。
的缺失;融雪盐的丢失,固然有与当地投放部
门管理存在漏洞有关,但更多的与某些国民爱
贪小便宜的习惯,法不责众、法不责老、自律
意识不强等观念有关,由此可以看出,两则新
闻均反映了某些国民个人素养低下、社会责任
淡薄、自律意识缺失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考生
就此问题即可展开评论。值得提醒的是,在结
构安排上,考生应该采取“先破后立”式结构,
单地评论提示——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
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所以考
生紧扣此事件,可以给任一相关方写信发表对事件的看法。
• (1)给老陈写信。从感情上来说女儿报警了,表面上看是大 义灭亲的行为,但是实际上是对父亲换一种方式的关心。提 醒父亲注意行车安全,这既是孩子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 对其他行人生命的负责,更是对规则的敬畏,身为父亲应该 理解孩子的行为。
遗传学家。因罹患癌症,87岁的卢永根自觉时日无多,与夫
人徐雪宾商量,决定捐出所有积蓄。2017年3月的一天,卢
永根在夫人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
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他说:
“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其实,这样的“院士风范”我们并不少见。92岁的崔昆
• 1、叙事议论不蔓不枝。 举例新颖,最后一句分 析回扣中心。确定一个中心句,并阐明确定中心 句的依据。
• 2、论点方面。要做到论点明确,一般有两种方 式:a开门见山,开宗明义。b卒章显志,画龙点 睛。只有做到论点明确,才能有的放矢。
• 3、论据方面。关注身边最新的时事要闻,热点 的科技动态等等,论据新颖,做到共性和个性相 结合,时代性(时代精神)和历史性(有新因素的历 史素材)相结合,点(详写事例)和面(略写事例)相 结合,叙议相结合,论据能为论点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