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平面构成课件
进度安排
第二周 平面构成二草 平面构成三草
深化设计 形成完整设计草图整体效 果掌控 第三周 平面构成正图绘制 把握图面整体 效果
参考书目
1.蓝先林编著 《造型设计基础-平面构成》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1 2.蔡琴鹤编著 《平面构成》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上海 2001 3.辛华泉编著 《建筑构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1990 4.[美]托伯特.哈姆林著 邹德侬、沈玉麟校 《建筑形式美的原 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1982 5.罗玲玲主编 《建筑设计创造能力开发教程》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北京 2003.8 6.田学哲等著 《形态构成解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5 7.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 《彼得. 埃森曼的作品与思想》 中国电 力出版社 北京 2006
平 面 构 成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通 过不同模块内容的作业训练,使同学们初 步了解和认识建筑,掌握建筑设计表达方 法,认识形态美的基本规律,并具有一定 的构思创作能力,为建筑设计课打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各环节作业, 使学生掌握建筑表达的基本技能,学会以 多种方式表达建筑。要求学生学会空间思 维,掌握建筑空间的组织和营建。
皇极殿中屋顶的藻井
祈年殿藻井
第一章 平面构成 概述
关键词:1.构成 2.基本元素 3.基本形式 4.形式美法则 一.关于“构成”问题的阐述 1.“构成” 构成,英文‘construction’,解释为将两个以上的 单元,按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元,称之为 构成,字面译,即建构,组构之意。 构成属于现代设计的范畴,真正的现代设计开始于 手工业革命以后,来源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但 设计的构成已形成了自身的含义和内容.
2.构成的目的 构成的目的除了形式感训练外,构成的重要目的是 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
第一章 平面构成 概述
三.平面构成是构成和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包括光构成,都 有点线面等基础形态,以及对比与调和等关系的处 理,只是关注的重点有所变化而已。
现代设计领域的划分有多重标准,通常按照呈现的 形式分为“二维空间的平面设计,三维世界的立体 和空间设计以及带有时间因素的多维设计。 在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色彩构成同属于设计基础课程,是从基础绘画到设 计的起步阶段。
位置渐变
在点群的构成中,一部分点渐次的改变 位置,变化画面中的格式,会增强动的 因素,骨格渐次排列,形象在位置上形 成渐次变化。
虚实渐变
将一个基本形以虚形到实形等表现方式 来进行渐变排列,虚与实的对比关系也 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五.渐变构成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1.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方向渐变
方向渐变由正面渐变转向侧面,会产生 较强的空间感。在线群构成中渐次的改 变方向可产生曲线的感觉。另外直线与 曲线结合的渐变,由于线群间隔从窄到 宽,使形体更加突出,可产生强烈的空 间效果。
疏密渐变
点或线等较小的基本形态进行由疏到密、 由密到疏的渐变形态,具有虚实、远近 的效果。
第一章 平面构成 概述
二.平面构成的内容和目的 1.设计和构成关系 设计包含了点,线,面,色,光,质,图,文等各 种要素,平面构成从点,线,面这些单个元素的视 觉元素开始,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 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不是完整的 设计,但它是设计的基础。
第一章 平面构成 概述
三.重复构成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2.重复在设计中的应用
四.特异构成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1.特异的构成方法
四.特异构成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2.特异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五、渐变构成
在平面构成中,渐变构成是把基本 形或骨格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 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形式。它具有 很强的节奏感、韵律感。 渐变构成基本变化形式分为: 方向渐变、 疏密渐变、 位置渐变、 虚实渐变等。
一. 元素的关系
二.基本形式 1.重复 2.渐变 3.特异 4.发射 其包含的两个要素: 基本的结构和骨骼 应用在这些骨骼上的形态
重复构成是以一个基本单位为主体,在所设计 的格式内重复排列形成图案. 重复构成首先要确定基本格式,这些格式在设 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起到组织、规范、协 调各种基本单位的作用。 基本格式分为规律性和非规律性, 规律性是按数列方式有秩序的排列,重复、相似、 渐变、发射都属于规律性骨骼。 非规律性有很大的随意性,如密集、对比、变异等。
作业要求
图幅: A3制图纸、水彩纸或卡纸1-2张 要求:1.图面效果有感染力 2.构图能够运用平面构成的规律 , 体现一定的情态 3.图面整洁刻画到位
进度安排
第一周 理论授课(2学时) 布置作业,讲解题目 课堂练习 平面构成练习 平面构成构思 作业:平面构成一草[确立设计立意 形成基本设计形态,形成一草(A3. 铅笔草图)]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三.形式美法则和应用 1.对称和均衡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三.形式美法则和应用 2.对比和调和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三.形式美法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用 3.节奏和韵律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三.形式美法则和应用 4.夸张和简化
综合习题分析
苏州博物馆
基本形就是构图的基本单位。 任何一个点、线、面都可以作为基本形。 但是基本形易于简练,不要过于复杂,否则构成后 所形成的图形容易繁琐,效果不好。 由于图形与其周围图形的相连接,必须考虑形与形 之间的衔接关系,无比例的任意分割,两个基本形 衔接后形成的图形就会出现繁杂琐碎的效果。
三.重复构成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1.重复构成的几种形式
第二章 平面构 成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点\线\面 一.点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1.点的形态—归纳起来通常具有的一些特征:
面积小,处于事物的交叉位置,分散的等等
第二章 平面构成 基本元素
2.点在不同背景下的不同视觉感受
第二章 平面构成 基本元素
3.点是设计中最活跃的元素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一.材料\肌理\质感 2.常见肌理的制作方法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一.材料\肌理\质感 3.现成材料的拼贴和应用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一.材料\肌理\质感 4.肌理和材料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要点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二.构图和分割的意义
另外,由于其表现形式不同,在规律性中, 有作用骨骼和无作用骨骼之分。 作用骨骼是每个基本形必须控制在骨骼限内,在固 定的格式中调整方向去安排形体。 无作用骨骼是基本安排在骨骼限的交点上,骨骼线 交点就是基本形之间的距离。无作用骨骼表现方法, 主要靠基本形大小形成疏密关系的变化、密度变化, 形成画面明暗的鲜明对比。
三.面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应用 2.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面的明暗对比
面的色彩对比
面的虚实对比
面的大小对比
综合练习
1.自由点线面构成练习
综合练习
2.赏析大师作品
综合习题分析
3.点线面的延伸变化构成
综合习题分析
4.素材拼贴点线面
综合习题分析
5.单元矩阵点线面组合练习
第三章 平面构成 基本形式
3.包豪斯确立了构成的设计基础地位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成立于 1919年,在德国魏玛市,创始人是建筑家格罗比 乌斯。他强调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通过教学体 系的改革,使学生的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 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 而不是艺术家个人的见解。 伊顿,克利,康定斯基等现代艺术的领军人物, 都曾是包豪斯的教员,也是其教学体系的,特别是 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者。
第一章 平面构成 概述
2.现代设计产生的背景 现代设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新的经济形式 (2)社会结构变化产生新的审美人群 (3)消费形式导致设计地位的提升 (4)现代艺术的影响 (5)摄影和印刷以及各种现代的制作手段
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
第二章 平面构成 基本元素
二.线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1.线的视觉特征
第二章 平面构成 基本元素
二.线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2.线是最富表现力的视觉形态
第二章 平面构成 基本元素
三.面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应用 1.面的分类和特征
第二章 平面构成 基本元素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二.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1.常见的错觉现象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二.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2.矛盾空间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二.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1.常见的视知觉现象
第四章 平面构成 构成语言
二.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2.平面空间的表现
2.渐变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六.发射构成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1.发射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2.发射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综合习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