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函数专题试卷(一)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A. (2,3)
B. (2,-3)
C. (-2,-3)
D. (-2,3)
2.对于函数y=- x(k是常数,k≠0)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一条直线
B. 过点(,-k)
C. 经过一、三象限或二、四象限
D. y随着x增大而减小
3.抛物线y=(x﹣2)2+1的顶点坐标为()
A. (2,1)
B. (2,﹣1)
C. (﹣2,﹣1)
D. (﹣2,1)
4.圆的面积公式S=πR2中,S与R之间的关系是()
A. S是R的正比例函数
B. S是R的一次函数
C. S是R的二次函数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量是指永远不变的量
B. 具体的数一定是常量
C. 字母一定表示变量
D. 球的体积公式V= πr³,变量是π,r
6.如图,过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A.
B.
C.
D.
7.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的点是()
A. B. C. D.
8.已知抛物线y=x2﹣x﹣3经过点A(2,y1)、B(3,y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A. y1>y2
B. y1=y2
C. y1<y2
D. 无法确定
9.(2017•枣庄)如图,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函数y= (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
A. ﹣12
B. ﹣27
C. ﹣32
D. ﹣36
10.如图,菱形ABCD的边AD⊥y轴,垂足为点E,顶点A在第二象限,顶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 (k≠0,x>0)的图象同时经过顶点C,D.若点C的横坐标为5,BE=3DE,则k的值为()
A. B. 3 C. D. 5
11.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x≤10,则y与x的函数图象是()
A. B. C. D.
12.如图,铅球的出手点C距地面1米,出手后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出手后4秒钟达到最大高度3米,则铅球运行路线的解析式为()
A. h=﹣t2
B. y=﹣t2+t
C. h=﹣t2+t+1
D. h=﹣t2+2t+1
13.如图,过点A0 (2,0)作直线l:y=x垂直,垂直为点A1,过点A1作A1 A2⊥x轴,垂直为点
A2,过点A2作A2 A3⊥l,垂直为点A3,……,这样依次下去,得到一组线段:A0 A1,A1 A2,
A2 A3,……,则线段A2016 A2017的长为()
A. ( )2015
B. ( )2016
C. ( )2017
D. ( )2018
14.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下列四个结论: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为常数.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5.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x=1.直线y=-x+c与抛物线y=ax2+bx+c交于C,D两点,D点在x轴下方且横坐标小于3,则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c>0;③x(ax+b)≤a+b;④a<-1.其中正确的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二、填空题(共5题;共15分)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有唯一公共点,若直线y=﹣x+b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有2个公共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7.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OA=OC,则下列结论:①abc<0;② ;③ac﹣b+1=0;④OA•OB=﹣.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18.若二次函数y=2x2经过平移后顶点的坐标为(﹣2,3),则平移后的解析式为________.
19.如果点M(3,x)在第一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0.如图,己知函数y=x+2的图象与函数y= (k≠o)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连接BO并延长交函数y= (k≠0)的图象于点C,连接AC.若△ABC的面积为8,则k的值为________
三、计算题(共4题;共25分)
21.如图所示的折线ABC•表示从甲地向乙地打长途电话所需的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
(1)写出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通话2分钟应付通话费多少元?
(3)通话7分钟呢?
22.在y=kx+b中,当x=1时y=4,当x=2时y=10.求k,b的值.
23.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求l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4.(2011•梧州)已知B(2,n)是正比例函数y=2x图象上的点.
(1)求点B的坐标;
(2)若某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B,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四、综合题(共3题;共30分)
25.下面是小林画出函数的一部分图象,利用图象回答:
(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取什么值时,y的最小值.最大值各是多少?
(3)在图中,当x增大时,y的值是怎样变化?
26.已知y﹣2与x成正比,且当x=1时,y=﹣6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点(a,2)在这个函数图象上,求a.
27.如图,正方形OAB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的坐标为(4,3).
(备用图)
(1)顶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2)现有动点P、Q分别从C、A同时出发,点P沿线段CB向终点B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 沿折线A→O→C向终点C运动,速度为每秒k个单位,当运动时间为2秒时,以P、Q、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此时k的值.
(3)若正方形OABC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O下滑,直至顶点C落到轴上时停止下滑.设正方形OABC在轴下方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滑行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2.C
3. A
4.C
5.B
6. D
7. D
8. C
9.C 10.C 11.A 12.C 13.B 14. D 15. A
二、填空题
16.b>2或b<﹣2
17.①③④
18.y=2x2+8x+11
19.x>0
20. 3
三、计算题
21.解:(1)y=2.4 (0<x≤3),y=t-0.6(x>3);
(2)根据图象可知,通话2分钟需付电话费2.4元;
(3)当t=7时,y=7-0.6=6.4.
22.解:根据等式的特点,可得出方程组解得
则k=6,b=-2.
23.解:设直线l解析式为y=kx+b(k≠0),
∵直线l经过点A(﹣1,0)和B(2,3),
∴,
解得,
所以,一次函数为y=x+1,
在y=x+1中,令x=0得y=1,
在y=x+1中,令y=0得x=﹣1,
所以,直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为×|﹣1|×1=
24.(1)解:把B(2,n)代入y=2x得:n=2×2=4,
∴B点坐标为(2,4);
(2)解:设过B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把B(2,4)代入有4= ,k=8.
∴所求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四、综合题
25.(1)解:由图像可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0≤x≤10.
(2)解:看图像上各点对应的函数值,可以知道当x=10时,最小值为5,当x=0时,最大值为10 (3)解:当x=10时,最小值为5,当x=0时,最大值为10.所以可以知道当x增大时,y的值反而减小
26.(1)解:设y﹣2=kx ∵当x=1时,y=﹣6,
∴k=﹣6﹣2,
∴k=﹣8,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8x,即y=﹣8x+2
(2)解:∵点(a,2)在这个函数图象上,∴﹣8a+2=2,
∴a=0
27.(1)-3;4
(2)解:由题意得,AO=CO=BC=AB=5,
当t=2时,CP=2.
①当点Q在OA上时,,
∴只存在一点Q,使QC=QP.
作QD⊥PC于点D(如图2中),则CD=PD=1,
∴QA=2k=5−1=4,
∴k=2.
②当点Q在OC上时,由于∠C=90∘所以只存在一点Q,使CP=CQ=2,
∴2k=10−2=8,∴k=4.
综上所述,k的值为2或4
(3)解:①当点A运动到点O时,t=3.
当时,设O'C’交x轴于点E,作A'F⊥x轴于点F(如图3中).
则△A'OF∽△EOO’,
∴,,
∴.
.( ).
②当点C运动到x轴上时,t=4
当时(如图4中),设A'B'交x轴于点F,
则A'O,
∴.
∴.( ). 综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