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食物保存方法

古代食物保存方法

古代食物保存方法
古代食物保存方法
首先,高温蒸煮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绝大部分细菌等有机物,使食物失去变质(腐败)的源头。

进而密封,使外界细菌无法进入,以达到使食物长久保存而不变质的目的。

类似的方法还有,腌制、烘干等。

也是创造一个细菌无法繁殖的环境,使食物不会变质。

腌制是使食物含盐量达到很高的浓度,使细胞无法摄取营养水分而无法生存,(这个可以参考细胞膜的渗透原理)。

比如,咸鱼、咸菜。

烘干多用于面食,使食物缺乏细菌繁殖所需要的水分。

当然这个方法仅适用于空气干燥地区,例如:新疆的馕饼,北方的干粮、炒面等等。

另外:
古代冰箱冰釜
冰箱是近一个世纪来才发明的一种家用电器,它不仅可以对食物进行保鲜,还可以运用到储存医药等方面,为人们带来许多方便。

冰箱现在已成为一种人们不可缺少的电器。

实际上,中国在古代就已有了冰箱。

虽然远不如现代科技产物电冰箱,但仍可以起到对新鲜食物的保鲜作用。

在古籍《周礼》中就提到过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冰鉴。

这种冰鉴其实是一个盒子似的东西,内部是空的。

只要把冰放在裏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

这可能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冰箱。

湖北随县曾侯乙楚墓1978年出土了两件冰鉴,冰鉴上还放著一柄长勺是专门用来舀冷饮的。

此外,在古书《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

这里所说的冰厨,就是古代人们专门用来储存食物的一间房子,是夏季供应饮食的地方。

设计奇巧、铸造精工的鉴缶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冰箱。

鉴缶由盛酒器尊缶与鉴组成,方尊缶置於方鉴正中,
方鉴有镂孔花纹的盖,盖中间的方口正好套住方尊缶的颈部。

鉴的底部设有活动机关,牢牢地固定著尊缶。

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应是夏天盛放冰块、冬天盛放热水之用。

到明朝时,北京城裏的皇公贵族已把冰箱做为重要的祛暑器具,那是一种用天然冰块降温的箱子,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

从外观上看,冰箱口大底小呈方斗形,腰部上下箍铜箍两周。

箱两侧有铜环,铜环的用途就是便於搬运。

箱口覆两块对拼硬木盖板,板上镂雕钱形孔。

那时的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在功能设计上也十分精巧科学。

冰箱箱内挂锡裏,箱底有小孔。

两块盖板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

每当暑热来临,可将活板取下,箱内放冰块并将时新瓜果或饮料镇于冰上,随时取用。

味道干爽清凉,用后让人觉得十分惬意,暑气顿消。

由於锡裏的保护,冰水不致侵蚀木质的箱体,反而能从底部的小孔中渗出。

除此之外,冰融化时吸收室内的热空气,通过盖上镂空的排气孔调节室温,还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

由於冰箱广泛使用,京城每年夏季需用大量冰块,这些冰均取自冰窖。

过去无论是紫禁城内还是府宅公廨,都各自有贮冰的冰窖。

每年冬至起即在筒子河什刹海等处打冰入窖,由工部设专人管理。

金寄水、周沙尘著的《王府生活实录》中有王府从五月初一起,开始运进天然冰块,每房都备有硬木制作的冰桶每天,由太监往各房送冰,以供瓜果等食品保鲜。

可为当时用冰祛暑的写照。

明代黄省曾的《鱼经》裏曾写道:渔民常将一种鳓鱼以冰养之,运到远处,可以保持新鲜,谓之冰鲜。

可以想像,当时冷藏食物可能比较普遍。

其实,无论冰箱还是冰鉴都是在过去平民无权使用的,然而他们却有自己的一套制冷食的方法老北京人就在水井边用提篮盛上瓜果,然后系篮于辘轳之上,送下井去,使提篮悬浮于冰凉的冷水中。

古代食物保存方法详细介绍
(1)仓窖法: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地窖或仓库储存食物。

这种方法多用于储藏大量的粮食、水果或蔬菜等。

一般来说,北方干燥土厚,多采用地窖法,南方地下水位高,气候湿热,多在地面设置仓库。

采用仓窖法储藏食物时需要解决防潮防虫等基本问题,其中防潮主要采取干燥通风的方法,防虫则采用日晒法和天然杀虫剂法。

(2) 密封法:食物在密封的条件下,由于呼吸作用,不断消耗环境中的氧气,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种变化会反过来抑制食物的呼吸作用,使营养物质消耗减少,从而保持食物的新鲜程度。

密封法的贮存对象多以水果为主,可以利用容器、沙泥或蜡等,如在活毛竹上挖孔,将樱桃等鲜果放入,装满后将孔封住,可以储藏较长时间而不变质。

(3) 干燥法: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当食物中水分降低到一定比例以下就能抑制微生物活动,有助于食物的贮存。

干燥食物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和风,如将牛肉切成细条,挂在阳光下的通风处,将肉晾成肉干进行保存。

当自然干燥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也会利用热能蒸发掉食物中的水分,如古人在荔枝采下后会先将荔枝在太阳下晾晒数日,直到荔枝颜色发生改变,荔枝核也比较干燥,再用火加热,直到核十分干硬为止,再进行储存。

(4) 盐制法:利用盐或其他配料,对新鲜食品进行腌制加工。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食盐高渗透压、可以降低食物的水分活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盐制法主要以蔬菜和肉类为主要对象,如各种腌制咸菜、腌鱼、腌肉等。

(5) 糖制法:主要应用在果品的贮存加工中,通常是以完整的果实或块状果肉经过盐腌、糖渍和蜜煎而成。

蜜饯、果脯一类的食品是非常典型的通过此种方法实现食物储藏的产品。

关于开展在闽台湾地区居民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试点工作的通知
闽人发〔2008〕72号
各设区市人事局、卫生局、台湾事务办公室,省直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扩大两岸专业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适合在闽工作、创业的台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平台,惠及台湾同胞,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根据《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福建人事工作发展的意见》(国人部发〔2008〕22号)精神,决定开展在闽台湾地区居民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凡在我省各级各类卫生医疗机构,直接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且未达到大陆法定退休年龄的台湾地区居民。

二、基本条件和要求
申报人员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操守。

符合《关于福建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闽卫人〔2006〕198号)规定的任职条件,并具备下列要求的,可自主申报评审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近五年来,撰写有价值的本专业学术论文或技术总结,发表在大陆或台湾正式出版且有ISSN刊号的医疗卫生类刊物上,或发表在被SCI、SSCI、EI数据库收录的刊物上。

2、在闽台湾地区居民首次申报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参评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取得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参评主任医(药、护、技)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或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13年以上,或具有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

3、申报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应取得大陆地区相应的医师、护士等执业资格,未取得者,不得申报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申报和评审程序
在闽台湾地区居民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福建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和《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表》,并随附有关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核,报所在设区市台办同意后送交设区市卫生局职改部门初审,由设区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出具委托评审函;报送省卫生专业职改部门审核后,上报福建省职称改革工作办公室预审同意方可提交评审。

经福建省卫生专业高级评审委员评审通过后,报福建省人事厅批准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其他有关事项
1、在闽台湾地区居民可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取得中、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不再进行相应评审。

2、台湾地区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在提交申报材料时,随附相关的认证材料。

3、申报人员应提交从事相关业务的业绩成果、工作年限和职业操守等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4、在闽台湾地区居民参加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暂不要求到基层服务或到上一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5、在闽台湾地区居民的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及卫生专业实践技能考试暂不作要求。

6、通过省卫生专业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取得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由福建省人事厅颁发统一印制的资格证书。

7、其他有关事宜,按照当年度报送卫生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要求办理。

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卫生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三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