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20首的大概诗意理解1、《忆江南》其二(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山寺:灵隐寺。
潮头:指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2、《忆江南》其三(唐)白居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娃: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
[赏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曾出任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
江南的风光、名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他写这组词的时候,已是晚年。
他已厌倦于朝廷里的仕官生涯,因此对秀丽的江南怀有特殊的好感。
3、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润:滋润绝:绝对胜:超过[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赏析] 韩愈,字退之,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4、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初:副词,刚刚。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行不足:百游不厌。
阴:同“荫”,指树阴。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赏析]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
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 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是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想不到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6、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都:唐时的京城长安。
人面:一个姑娘的脸。
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整首诗的意思是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格外红艳。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一切已物是人非。
7、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帘栊(lónɡ):带帘子的窗户。
栊,窗户。
飞红:飘落的花,有落英缤纷之意象。
[赏析] 白朴,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今存散曲存小令37首。
这首小令通过选择富有时令特点的景物,融会作者独特的观察体验,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明媚、润泽的春景图。
8、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赏析]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龙腾虎跃一番了。
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9、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10、逢入京使(唐)岑参(cén shēn)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凭借,依靠。
传语:捎口信。
[赏析] 《逢入京使》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与同代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
全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情。
11、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赏析] 宋之问,字延清,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整首诗的意思是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
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
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
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1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
深:茂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简直。
欲:将要;就要。
[赏析] 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
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13、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笼:笼罩。
这句运用的是“互文”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洲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之恨,仍在对岸把《玉树后庭花》声声歌唱。
[赏析] 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14、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指传说中骑鹤的名叫费祎的仙人。
川:平原。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愁:乡愁。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5、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岳:此指东岳泰山,岱宗也是指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齐、鲁: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山色。
造化:大自然。
钟:钟爱。
阴阳: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
昏晓:黄昏和早晨。
决眦(zì):决:裂开。
眦:眼角。
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凌:登上。
[赏析]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坎坷。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6、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讲东。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项羽: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赏析]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
历史上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17、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暝:日落,夜晚。
2.空山:幽静的山。
3.新:刚刚。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也指竹子枝叶相碰发出的声音。
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8.随意:尽管,虽然。
9.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歇:凋谢。
10.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本人。
11.留:居。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
意思是任它春天消逝,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赏析]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
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
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18、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一说此诗是写给友人的。
19、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晴:与情字谐音,双关妙用。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民间情歌常用的双关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
20、《论语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能够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说”通“悦”,愉悦。
愠:生气。
孔子说:“学过的知识,经常去实践,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
能做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