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的音乐描写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朗读本节 诗文,思 考作者用 了那些手 法来描摹 音乐?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妙用比喻。 (划线处)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试 奏
自 选 曲
轻大嘈拢弦嘈慢 嘈 切捻嘈切抹 如 错复 急 杂挑 雨 弹, , ,初 小 大为弦珠霓切小裳切珠后如落六私玉幺语盘。。。第乐一段 急切愉快
间冰别有关泉幽莺 冷愁语涩暗花 弦恨底 凝滑 绝生, ,,此幽 凝时咽绝泉不无流通声冰声胜下暂有难歇声。。。第乐二段 幽愁暗恨
名 曲
第三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乐段
2.演奏诵过程分几个层次? 3.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诗人怎样表现
琵琶女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点染 弦低弦眉掩 信抑手声 续声 续思 弹, ,似 说诉尽平心生中不无得限志事。。概写
情随声出 倾诉悲情
(急切愉悦〕 珠落玉盘
旋律 〔情绪〕
〔激愤难平〕 铁骑突出
幽咽凝绝 〔幽愁暗恨〕
曲终裂帛 〔撕心裂肺〕
二、合作探究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激越雄壮
演 奏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曲终 曲终收拨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魅力
• 体味琵琶女情感,看听者感受: “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一个 “情”字,“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表明蕴蓄已 久的悲愤。这些是明示信息。接着 选用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并运用 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 听觉,以声传情,旋律的变化暗示 情绪的变化。
•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 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 走兽、山川河流那样可视可感。 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 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 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 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 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二、自主学习
• 欣赏这千古绝唱的音乐描写 :
1.找出音乐描写的语句。
叠词传神
①叠词 嘈嘈,切切(双声叠韵:间关、幽咽 呕哑、嘲哳) ②这些词语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直接模拟声音,或者使诗句增加音乐 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 韵律节奏。
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 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 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 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 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 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 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二:叠词传神 (椭圆处)
三:妙语点睛 (方框处)
四:侧面烘托
妙用比喻
找出描写相应乐 曲声的比喻句。
形容乐声粗重繁密 形容乐声轻柔细致 形容乐声清脆圆润 形容乐声婉转流畅 形容乐声缓慢低沉 形容乐声沉咽暂歇 形容乐声雄壮激昂
形容乐声戛然而止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 Nhomakorabea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银瓶乍破水浆迸,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写倾听者的反映或内心感受,从侧面 进行烘托。如《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四、当堂检测
高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以,形方喻鼓声琴
山 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通“感善哉
流 水
三、拓展延伸
从古今描写音乐和声音的优秀作品看,对 其描绘的方法有很多:
(1)对乐曲或声音进行比喻时,也可运用 通感比喻,喻体不诉诸听觉,而诉诸其他 感觉或生活体验。如:苏联歌曲《喀秋莎》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2)对声音的美妙或演奏(演唱)者的动 作进行夸张。如:《列子.汤问》 “余音 绕梁,三日不绝。”
• 妙语点睛 (即点出音乐效果)
• 诗人直接出面为乐曲解说。诗人的解说犹 如画龙点睛,点到了妙处。只轻轻一点, 就揭示了乐曲的无限含蕴。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 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 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 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都是妙语点睛。 “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 居 易
一、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 赏析本文流传千古的音乐描写。
• 探究表现琵琶女高超技艺的写 作方法。
• 【教学重难点】
• 鉴赏诗歌中流传千古的音乐描 写。
二、导入
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 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 是文学,一把是音符。
——雨果
当人们在某个具体的情境中听到某种音 乐时,会与这种音乐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 这就是音乐的作用。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 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 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 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 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 将抽象 的音乐变为可感的形象,使读者如 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 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 的联想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