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教案

认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教案

《认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记电子表格窗口组成的主要部分名称及其作用。

(2)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区域等基本概念的区别。

(3)掌握行、列、单元格、单元格区域的选定。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Excel示范例子的观摩,了解电子表格的强大数据计算与处理功能。

(2)对比Excel与Word的工作界面,实现已学知识的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寻找Excel与Word工作界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新软件的自主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的重点
(1)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功能。

(2)电子表格的窗口组成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2、教学的难点
(1)单元格的表示方式。

(2)行、列、单元格、单元格区域的选定。

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平台、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5分钟)【引言】同学们,期中考试刚过,你有帮
助老师统计过考试分数吗?你是怎么统
计的呢?统计时又用了多长的时间呢?
【作品观摩】打开一张课前准备好的期末
考试成绩表,输入各科的考试分数,自动
计算出总分、平均分。

自主发言:笔算,计算器算,
基本上都要大半天才算出
来,而且经常会出错。

输入自己的各科的成绩,检
验一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感受电子表格的魅力。

从生活中的实例入
手,让学生感受
Excel的神奇计算功
能,更能激发学生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电子表格的功能(5分钟)
1、【引言】Excel是三大办公软件之一,
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广泛用于财
务、行政、金融、统计等领域。

2、【比喻讲解】工作簿和工作表两个概
念的区别。

将工作簿比喻成课本,工作表
就相当于课本中的页。

1、听老师介绍电子表格的功
能。

2、思考老师的比喻,区分工
作簿和工作表两个概念。

教师对知识进行梳
理,加深学生的记
忆。

形象的比喻有利于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分解新课(33分钟) 3、【演示讲解】提出问题:Word文档的
默认扩展名是什么?老师复习找出Word
文档默认扩展名操作方法。

通过刚才的演
示,我们应怎么找出Excel的默认扩展
名?
3、思考老师的问题,上台演
示寻找Excel默认扩展名的
操作方法。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
进行知识的迁移,培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认识Excel 的工作界面(8分钟)
1、【展示】打开Excel窗口,对照课本
图3-2,请同学上台说说窗口的组成。

2、【温故知新】打Word文档窗口,让学
生比较Excel和Word工作界面,完成课
本表3-2。

3、【自主探索】打开中的“帮助”菜单
中的,了解行号、列标、名称框、编
辑栏等名词名术,完成教材表3-3的填
写。

4、【幻灯片展示问题】
①在Excel中第一个新建的工作簿
默认的文件名是什么?其中包含多少张
工作表?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②一张工作表由多少行和多少列组
成?行号用什么来表示?列标用什么来
表示?
1、观看屏幕,结合课本图解,
说出窗口的组成部分。

2、仔细观察,小组讨论合作
完成表格填写。

3、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合
作完成表格填写,理解Excel
中的有关名词术语。

4、带着问题看书P5页,找
出答案,并把它画出来。

视觉的感知,从直观
上可加深学生的印
象。

自主的探索、小组协
作学习更能体现以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理念。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
解决新问题的兴趣。

三、单元格的选取(17分钟)
1、【图示讲解】单元格地址,又叫单元
格名称,由列标和行号组成,如第3列第
7行的单元格地址是C7,可以在名称框看
得出来。

2、【边讲解边操作】单元格区域,选中
C3到F4的区域,数数共有多少个单元
格?其表示方式是(C3:F4)
1、认真听讲,牢记并理解概
念要领。

2、动手数一数,区分单元格
和单元格区域这两个不同的
概念。

细分具体的小任务
有利于学生对课本
内容的筛选分析,设
置难度适中的练习,
让学生尝试成功的
喜悦,增强学生学习
的自信心,培养他们
八、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