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吩噻嗪类药物的分析PPT课件

吩噻嗪类药物的分析PPT课件

第一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性质
一、基本结构
1. 硫氮杂蒽母核
6
5
S
7
8 9
10N
4 3
2
1 R'
R
吩噻嗪类药物 为苯并噻嗪的 衍生物,分子 结构中均含有 硫氮杂蒽母核, 基本结构如下:
R:具有2~3碳链的二甲或二乙胺基,或含氮杂
环如哌嗪和哌啶的衍生物
R’:-H,-Cl,-CF3,-C- OCH3
1
S
N (CH2)3N
20
分 离 异 构 体 C 6H 5C l,C l
H N S
H3C N CH3 CH2
N
成盐 Cl HCl,C2H5OH
S
-
C l
缩 合
C lC H 2C H 2N (C H 3)2,N aO H
H3C N CH3 CH2
N
HCl Cl
S
21
其他烷基化吩噻嗪类化合物
H3C N H CH2
N
Cl
H3C N
置后, 红色变深, 加热后变黄色
盐酸硫利达嗪 显蓝色


-
13
例:盐酸氯丙嗪 ChP(2010) [鉴别] (1)取本品 10mg,加水 1ml溶解后,加硝酸5 滴,即显红色,渐变成行色。
例:盐酸氯丙嗪(糖衣)片 ChP(2010) [鉴别] (1)取本品,除去糖衣,研细,称取细粉适量, 加水1ml,振摇使盐酸氯丙嗪溶解,滤过;滤液照盐酸氯 丙嗪项下的鉴别试验,显相同反应。
S
S
PdCl2 Pd2+2Cl-
pH2
N
R'
S
R
-
7
4.紫外和红外吸收:含S、N的三环共轭的大体系。S、 N与苯环形成p-共轭。紫外吸收主要由母核三环的π 系统所产生,一般具三个峰值。204~209nm(205nm附 近)、250~265nm(254nm附近)和300~325nm (300nm附近)。最强峰多在 250~265nm。
2位上取代基(R′)不同,会引起吸收峰发生位移。结 构中2价硫,易氧化,产物砜及亚砜有四个吸收峰。
-
8
-
9
5.红外吸收光谱特性:由于取代基R和R’的不同,具有 不同的红外光谱,已被药典用于不同品种鉴别。
-
10
第二节 鉴别试验
一、化学法
(一)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 吩噻嗪类药物10位的含氮取代基有碱性,可与生物碱
-
16
(五)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1.硝酸银的沉淀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
17
二、光谱法 1、特征的紫外吸收:
药物 盐酸氯丙嗪
盐酸异丙嗪
奋乃静 癸氟奋乃静 盐酸氟奋乃静
盐酸三氟拉嗪 盐酸硫利达嗪
溶剂 盐酸 (9→1000)
浓度
λ max
(μg/ml) (nm)
5
254
306
盐酸 (0.1mol/L)
O H3C N CH3
CH2
N
Cl
S
3-(2-氯-10H-吩噻嗪-10-基)-N,N-二甲基-1-丙胺N-氧化物(Ⅵ)
-
23
❖ 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 (ChP2010)
HPLC法 供试品:0.4 mg/ml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对照品:供试品稀释至2μg/ml
色谱柱:辛烷基硅烷键和硅胶
流动相:乙腈-0.5%三氟乙酸(50:50)
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R N
S
-
具有弱碱性,极弱 R'
5
2.氧化呈色:
硫氮杂蒽环上硫原子为2价,易氧化呈色。母核易被氧化 成等不同的产物,随取代基的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
R
N
R'
S
R
R
N
N
R'
S
S OO
O
易被硫酸、硝酸、过氧化氢、三
氯化铁氧化,可用于-鉴别和含量
测定,过程与产物比较复杂
R'
6
3.与金属离子配合呈色:硫氮杂蒽环上硫原子有两对 孤对电子,易与金属离子络合呈色。其氧化产物砜和 亚砜无此反应。
沉淀试剂反应
-
11
(二)氧化显色反应: 氧化剂氧化显色:H2SO4、溴水、FeCl3、H2O2
母 核 氧 化 呈 剂 (樱 色 红 红)色
吩噻嗪环为一良好电子给予体。相继失去电子
形成几个不同的氧化阶,而形成自由基型产物(自 由基、半醌自由基)和非离子型氧化产物(亚砜、 砜、3-羟基吩噻嗪、吩噻酮等)故可被多种氧化剂
-
14
(三)与钯离子络合显色
利用分子结构中未被氧化的硫与金属钯离子络合形
成有色络合物,如与癸氟奋乃静形成红色络合物。
S
S
PdC2l
Pd2+ 2Cl-
pH2
N
R'
S
R
该反应被ChP(2010)用于吩噻嗪类药物及其制剂
的鉴别。不受氧化产物亚砜和砜的干扰
-
15
(四)含卤素取代基的反应 1.焰色反应 2.显色反应 吩噻嗪类药物2位的含氟取代基,可经 有机破坏后,分解后的氟化物,在酸性条件下,与 茜草锆试液反应呈色。
C O O H N H 2 重 氮 化 N aN O 2,H C l
C O O H
N 2C l C u2C l2
C O O H C l
CO O H H 2N
Cl
Cl
Cu,缩 合
-
CO O H N H
Cl 脱 羧
Fe
19
NH
Cl
环合
S,I2
3-氯二苯胺 (Ⅰ)
-
H N
S
Cl
H
N
Cl
S
2-氯-10H-吩噻嗪 (Ⅱ)
6
249
无水乙醇 乙醇 盐酸 (9→1000)
7
258
10 260
10 255
盐酸 (1→20) 乙醇
10 -8
256 264与315
A
0.46 -
- 0.65
- - - -
915

883~93 7 - -
553~59 3
630 - 18
第三节有关物质的检查
盐酸氯丙嗪及其制剂的有关物质检查
❖ 合成工艺
氯丙嗪
HCl
Cl
CH3
S
CH3
N
CH2CHN
异丙嗪 C H 3
-
HCl CH3
CH3
2
N OH
N CH2
N
奋乃静
Cl
S
奋乃静
-
盐酸氟奋乃静
3
CH3 N
N CH2
N
CF3
S
盐酸三氟拉嗪
-
N CH3
N
SCH3
S
盐酸硫利达嗪
4
二、主要性质: 1.弱碱性:
脂肪烃氨基、呱嗪及呱啶等 衍生物所含氮原子碱性较强,
CH2
S 3-(2-氯-10H-吩噻嗪-Biblioteka 0-基)-N-甲基-1-丙胺(Ⅲ)
N
N CH3 CH3 Cl
S
N-[3-(2-10H-吩噻嗪-10-基)丙基]-N,N',N'-三甲基-1,3-丙二胺(Ⅳ)
-
22
贮藏不当产生的氧化物
H3C N CH3 CH2
N
Cl
S O 3-(2-氯-10H-吩噻嗪-10-基)-N,N-二甲基-1-丙胺S-氧化物(Ⅴ)
氧化而呈色。
-
12
❖ 显色反应
药物名称 硫 酸
硝酸
过氧化氢
盐酸氯丙嗪
显红色, 渐变淡黄色

盐酸异丙嗪 显樱桃红色,放置 生成红色沉淀,加热即溶解,
后颜色渐变深 溶液由红色转变为橙黄色
奋乃静


显深红色;放置后
红色渐褪去
盐酸氟奋乃静 显淡红色, 温热


后变成红褐色
盐酸三氟拉嗪 — 生成微带红色的白色沉淀; 放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