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百科第一目
天牛科(Cerambycidae) 天牛科(Cerambycidae)
中至大形。体长形,略扁。触角长,而后伸,多数种类常 中至大形。体长形,略扁。触角长,而后伸,多数种类常 长于身体。有些种类雌虫触角多为丝状,而雄虫多为锯齿状。 复眼肾形,围绕触角基部,有时断裂成两部分。跗节为隐5 复眼肾形,围绕触角基部,有时断裂成两部分。跗节为隐5节 (伪4节)。腹部可见5节或6节。幼虫乳白色或黄白色、圆柱形 。腹部可见5节或6节。幼虫乳白色或黄白色、圆柱形 而扁;前胸背板发达,扁平;胸、腹节背面具骨化区或突起; 胸足退化,但保留遗痕。成虫多在白天活动,产卵于树缝, 胸足退化,但保留遗痕。成虫多在白天活动,产卵于树缝, 或以其强大的上颚咬破植物表皮,产卵于组织内。幼虫多钻 或以其强大的上颚咬破植物表皮,产卵于组织内。幼虫多钻 蛀树木的茎或根,深入到木质部,作不规则的隧道,严重影 响树势,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如星天牛、桃红颈天牛(成、 响树势,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如星天牛、桃红颈天牛(成、 幼虫)、虎天牛等。 幼虫)、虎天牛等。
鳃金龟( 鳃金龟(甲)科(Melolonthidae)
成虫小至大形,体色多暗淡。触角8 10节,鳃 成虫小至大形,体色多暗淡。触角8—10节,鳃 叶部常发达,由3 叶部常发达,由3—7节组成。上唇外露骨化。各 足2爪通常大小相等,至少后足相似。腹部气门位 于腹板侧上方。幼虫上唇心圆形,肛门3 于腹板侧上方。幼虫上唇心圆形,肛门3裂状 。 常见的如华北大黑鳃金龟、云斑鳃金龟等。 常见的如华北大黑鳃金龟、云斑鳃金龟等。
二、生物学特性
全变态。雌虫产卵于土表、土下、洞隙、水中中或植物 上。产卵方式多种多样,是以伪产卵器直接产于土内或植物 上;但天牛类可用上颚咬破树皮;而某些象甲类则可用喙先 在植物上挖洞,再将卵产于内部。幼虫一般3龄或4 在植物上挖洞,再将卵产于内部。幼虫一般3龄或4龄。蛹在 地表下者,多藏于土室内;成虫具假死性。有的类群具有拟 态,如某些象甲外形酷似一粒鸟粪。 成、幼虫的食性复杂,有腐食性、粪食性、尸食性、植 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等。植食性种类有很多是农林作物重 要害虫。
步甲科(Carabidae) 步甲科(Carabidae)
成虫小至大形,体黑色或褐色,具光泽。头小于胸部, 成虫小至大形,体黑色或褐色,具光泽。头小于胸部, 前口式,比前胸狭。触角细长丝状,着生于上颚基部与复 眼之间,触角间距大于上唇宽度。上颚不太大,内颚叶无 能动的钩。翅鞘上常有刻点或条纹,有的种类左右前翅愈 能动的钩。翅鞘上常有刻点或条纹,有的种类左右前翅愈 合。后翅常退化,不能飞翔,但行动敏捷。腹部可见腹板 6节。成虫和幼虫常栖息于砖石、落叶下或土中,昼伏夜 出,多捕食鳞翅目、双翅目幼虫、蜗牛、蛞蝓等小形软体 动物。常见的有中华步甲等。(步甲腹面) 动物。常见的有中华步甲等。(步甲腹面)
丽金龟( 丽金龟(甲)科(Rutelidae)
成虫中至大形,多数种类体色艳丽,具蓝、绿、 成虫中至大形,多数种类体色艳丽,具蓝、绿、 黄等金属光泽。触角9 10节,鳃叶部3节。各足 黄等金属光泽。触角9或10节,鳃叶部3节。各足 上的1 上的1对爪大小不对称,大爪端部常分裂,尤以前、 中足明显。腹部前3对气门位于侧膜上,后3 中足明显。腹部前3对气门位于侧膜上,后3对气 门位于腹板上。幼虫肛门多为横裂状。如铜绿丽 门位于腹板上。幼虫肛门多为横裂状。如铜绿丽 金龟、异色丽金龟等。 金龟、异色丽金龟等。
象甲科(Curculionidae) 象甲科(Curculionidae)
通称象鼻虫。头部延伸成喙状,外咽缝愈合成1 通称象鼻虫。头部延伸成喙状,外咽缝愈合成1 条或消失,小至大形。头部向前方延长的长 条或消失,小至大形。头部向前方延长的长短不一, 口器着生于头管端部。触角膝状,10一12节,末3 口器着生于头管端部。触角膝状,10一12节,末3 节膨大成锤状。跗节隐5节。幼虫体软,肥胖而弯 节膨大成锤状。跗节隐5节。幼虫体软,肥胖而弯 曲,无足。成虫和幼虫均植食性,食叶、钻茎、蛀 根或种子。如玉米象。 根或种子。如玉米象。
三、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在分类系统上,一般将鞘翅目分为2 个亚目、20一22个总科。现综合各家 在分类系统上,一般将鞘翅目分为2—4个亚目、20一22个总科。现综合各家 意见,将常见重要亚目和科介绍如下。 (一) 肉食亚目(Adephaga) 肉食亚目(Adephaga) 腹部第l 步甲头腹面腹板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前胸背板与侧板间分界明显; 腹部第l节步甲头腹面腹板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前胸背板与侧板间分界明显; 触角多为丝状;跗节5 触角多为丝状;跗节5节。水生或陆生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多为捕食性,仅步甲 科中有些种类为植食性。 (二) 多食亚目(Po1yptlaga) 多食亚目(Po1yptlaga) 腹部第l 腹部第l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所分开,后足基节不固定在后胸腹板上;前胸 背板与侧板间无明显分界;头不呈喙状,外咽缝明显分开;跗节3 背板与侧板间无明显分界;头不呈喙状,外咽缝明显分开;跗节3—5节。食性 复杂。包括鞘翅目的多数种类。
锹甲科(Lucanidae) 锹甲科(Lucanidae)
体多为黑色或褐色的大形甲虫,有光泽,体壁坚 硬,头大而强。触角膝状,ll节,末端3节呈叶状。 硬,头大而强。触角膝状,ll节,末端3 雄虫上颚特别发达,而突出成鹿角状。跗节5 雄虫上颚特别发达,而突出成鹿角状。跗节5节。 以第5 以第5节最长。幼虫蛴螬形,但体节背面无皱纹, 肛门3裂状。一般生活在朽木或腐植质中。(成虫 肛门3裂状。一般生活在朽木或腐植质中。(成虫 1、2、3、4、5)
豆象科(Lariidae或 豆象科(Lariidae或Bruchidae)
体小,卵圆形。头下口式。额延伸成短喙状。复眼大,前缘凹入,包 围触角基部。触角锯齿状、栉齿状或棒状,着生于复眼前方。鞘翅短,腹 部末节外露。跗节隐5节。腹部可见6节。幼虫复变态,l龄蠋型,2 部末节外露。跗节隐5节。腹部可见6节。幼虫复变态,l龄蠋型,2龄开始 足完全消失,变成蠕虫型,柔软肥胖,向腹面弯曲。,主要为害豆科植物 的种子。成虫在豆类的嫩荚上产卵,幼虫孵化蛀入豆粒后,蛀孔很快愈合, 成熟归仓后继续在豆粒内为害,直至化蛹并羽化为成虫时,才从豆粒中钻 出。常见种类如豌豆象等。 出。常见种类如豌豆象等。
天牛
虎天牛
天牛跗节
星天牛
星天牛幼虫
土天牛
桃红颈天牛
桃红颈天牛幼虫
大黑鳃金龟
大黑鳃金龟幼虫
灰胸突鳃金龟
云斑鳃金龟
锹甲
西光锹甲
角棱锹甲( 角棱锹甲(雌、雄)
长颈鹿锹甲
黄褐锹甲
铜绿丽金龟幼虫
苹毛丽金龟
异色丽金龟
丽金龟爪
鳃金龟爪
吉丁虫
吉丁虫
金吉丁成虫
金吉丁幼虫
瓢甲科(Coccinellidae 瓢甲科(Coccinellidae )
体小至中形,卵圆形,腹部平坦,背面弧形或半球形拱起。多为红、褐、黄、 白、黑色等,常具鲜艳色斑。头小,后部嵌于前胸。触角一般11节,锤状。 白、黑色等,常具鲜艳色斑。头小,后部嵌于前胸。触角一般11节,锤状。 跗节隐4节。腹部可见5 节腹板。幼虫行动活泼,蛃型,腹部末端尖削,体 跗节隐4节。腹部可见5或6节腹板。幼虫行动活泼,蛃型,腹部末端尖削,体 上生有很多带有刺毛的突起或分枝的毛状棘,有的附有白色蜡粉。分肉食性 和植食性两大类,肉食性种类约占80%以上。肉食性种类的成虫和幼虫主要 和植食性两大类,肉食性种类约占80%以上。肉食性种类的成虫和幼虫主要 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螨类等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如七星瓢 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螨类等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如七星瓢 虫、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等。植食性的种类,如茄二十八星瓢虫等,属一 、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等。植食性的种类,如茄二十八星瓢虫等,属一 类重要农业害虫。
叩头甲科(Elateridae) 叩头甲科(Elateridae)
小至中型,多为灰、褐或棕色。触角11—12节,锯齿状、 小至中型,多为灰、褐或棕色。触角11—12节,锯齿状、 栉齿状或丝状,形状常因性别不同而异。前胸背板后缘角 栉齿状或丝状,形状常因性别不同而异。前胸背板后缘角 突出成锐刺,前胸与鞘翅相接处明显凹陷,前胸腹板具有 向后延伸的刺状突,插入中胸腹板的凹沟内,能作有力的 叩头状活动。足较短,跗节5节。腹部可见5 叩头状活动。足较短,跗节5节。腹部可见5节。幼虫通称 金针虫,体细长,体壁光滑坚韧,头和末节特别坚硬,生 活在土中,取食植物的根、块茎和地下的种子,是重要的 地下害虫。农业上重要的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等 地下害虫。农业上重要的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等
吉丁虫
沟金针虫成虫
细胸金针虫成虫
细胸金针虫幼虫
沟华虎甲
步甲头腹面
步甲腹面
大艳步甲
双齿梭步甲
广屁步甲
中华步甲捕食
多食亚目昆虫腹面
花金龟
锹甲
谷盗
独角仙
豌豆象
蛴螬
栗实象甲(头极长) 栗实象甲(头极长)
蒙古灰象甲
象甲头部无外咽缝
象甲
卷叶象甲(长喙) 卷叶象甲(长喙)
玉米象
象甲幼虫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幼虫
异色瓢虫
28星瓢虫成虫 28星瓢虫成虫
28星瓢虫幼虫 28星瓢虫幼虫
豌豆象
天牛头部
叶甲
叶甲
龟叶甲
龟叶甲幼虫
葡萄叶甲幼虫
天牛触角
鞘翅目
一、鞘翅目昆虫形态特征 一、鞘翅目昆虫形态特征 体小至大形。体壁坚硬,前翅质地坚硬,角质 形。体壁坚硬,前翅质地坚硬,角质 化,形成鞘翅,静止时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 化,形成鞘翅,静止时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 后翅膜质,通常纵横叠于鞘翅下。成、幼虫均 为咀嚼式口器。幼虫多为寡足型,胸足通常发 为咀嚼式口器。幼虫多为寡足型,胸足通常发 达,腹足退化。蛹为离蛹。卵多为圆形或圆球 形。
叶甲科(Chrysomelidae) 叶甲科(Chrysomel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