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组长现场设备管理能力提升培训2

班组长现场设备管理能力提升培训2

FTF——3
设备的六种状态及其利用率
6.转换 5.空转
1.加工 2.维修
4.停机
3.维护
FTF——4
设备维护维修管理中的弱点
• 维修能力不足 • 维修作业效率低下 • 维修工作中缺乏员工的
参与
• 维修材料管理不细致 • 缺乏维修准备制度 • 没有或维修计划欠缺 • 维修中缺乏工具或仪器 • 设备维修信息不畅
• 为维护设备所规定的机能,按照标准对 设备进行直观检查和工具仪表检查的制 度,称为点检。
• 根据每一台设备的不同情况和要求制定 点检标准书,明确操作工和修理工的职 责,分别按照要求开展相关的工作。
• 点检标准书的案例:
FTF——15
点检标准书案例
FTF——16
四、交接班制度
• 明确设备运行情况,记录“设备交 接班记录簿”,严格执行;
润滑油监测方法
• 检查相关滤清器中的油样(大颗粒) • 磁性微粒收集器(大颗粒) • 光谱分析(微颗粒) • 铁谱分析(微颗粒)
FTF——27
温度监测方法
• 如果出现以下的情况,往往相关的 部位就会温度升高:
– 轴承损坏或变形 – 冷却系统故障 – 发热量不正常 – 有害物质沉积 – 保温材料损坏 – 电器元件故障等
FTF——19
《二》、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1. 熟悉设备故障与规律 2. 感官监测方法 3. 润滑油监测方法 4. 温度监测方法 5. 其它监测方法
FTF——20
熟悉设备故障与规律
设备常见的12种故障形式
力和温度引 起弹性变形
磨损
疲劳
腐蚀
微动作用 撞击失败 热冲击失败 撕脱失效
片蚀失效 翘曲失效 热松弛失效 蠕变失效
的准确及时; 4. 开展故障统计分析与整理工作,科学得出结论; 5. 采用检测仪器和诊断技术,对重点设备进行有计
划的监测活动; 6. 建立故障查找逻辑程序; 7. 针对故障原因、类型、设备特点等,建立企业的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FTF——56
《四》、班组长如何利用TPM?
1. 什么是TPM全面生产保全? 2. 如何在你的班组导入TPM? 3. 推进班组的自主保全活动
FTF——58
TPM的相关重要理念
• 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面生产性维护,或者是全面生产保全 体制
• PM,Preventive Maintenance,预防性 保全体制
• RCM,Reliability Centered
FTF——21
设备故障的表现形式
6.性能缺失
1.损坏
5.堵塞与渗漏
2.退化
4.失调
3.松脱
FTF——22
设备故障的四个等级
FTF——23
设备故障产生的六大原因
6.维修维护缺陷
1.设计缺陷
2.制造加工缺陷
5.使用缺陷
3.安装缺陷
4.质量管理上的缺陷
FTF——24










FTF——25
• 现场悬挂照片表示的设备故障管理看板; • 利用设备停机时间加强业务维修; • 加强维修工具管理。
B. 备件管理
• 备件系统建立 • 备件储备 • 基建管理
C. 加强机修人员、操作工的维修业务培训
FTF——52
设备全面故障管理
• 对关键设备故障发生的要素,包 括故障部位、现象、故障程度、 故障原因等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 控制、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 的对策消除故障。
• 请看某设备的全面故障管理表:
FTF——53
设备全面故障管理表案例2-1
FTF——54
设备全面故障管理表案例2-2
FTF——55
全面故障管理的主要内容
1. 做好宣传培训工作,调动全员参加故障管理; 2. 结合企业生产具体情况,确定故障管理的重点; 3. 做好设备的故障记录,填好原始记录,保证信息
工作部分
FTF——8
常用传动分类
FT力机械
10.轻工机械
2.金属成形
9.农业机械 8.工程机械
设备用途 分类
3.金属切削 4.起重机械
7.专用机械
5.运输机械
6.通用设备
FTF——10
班组长的四大设备管理职责
• 根据维修维护工作的特点,班组长在生产现 场担负的设备管理职责主要有:
FTF——30
现场设备运行管理
4、培训班组设备员
1.制定操作维护规程
3、强化岗位责任制
2、严格交接班管理
FTF——31
1、制定操作维护规程
• 操作维护规程要求:
• 三定户口化; • 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 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维护规程; • 三扫周检月评:每班小扫、每周大扫、月彻底清
• 维护不当造成的失误 • 维修工作缺乏监督机制 • 维修作业缺乏考核机制 • 维修作业工期失控 • 操作工职能不明确 • 维修工作中数据收集与
分析缺乏 • 操作工维修能力缺乏
• ……
FTF——5
正确认识设备的维护维修
• 德国工业标准DIN31051定义的维修
设备维护
维持设备的额定技术状态的措施 (清洗、润滑、调整等)
• C、专项点检
– 专职维修工有针对性的点检,如精度、安全等
FTF——37
2、设备点检的内容
FTF——38
3、 设 备 点 检 方 法
1
FTF——39
设 备 点 检 方 法 2
FTF——40
设备点检方法3
FTF——41
现场关键设备维护管理
1、实行四定
3、执行维护要求
2、开展特护
FTF——42
感官检测方法
• 眼睛观察:
– 观察设备的外形是否有裂纹?是否有跑冒滴漏?相 关的指示灯是否正常?仪表数据是否正常?(可视 化应用)等
• 听觉判断:
– 设备运转是否有异常声音?
• 触觉判断:
– 检查轴承温度是否正常?机械运转时是否有异常振 动?
• 嗅觉检查:
– 是否有异味?是否有恶臭或烟的味道等
FTF——26
FTF——50
防火体系
A. 润滑管理
• 指定设备的润滑标准,按照标准实施定人、 定点、定期、定质和定量加注润滑油
B. 设备精度管理
• 设备精度卡管理 • 检测工具管理 • 精度数据管理 • 质量小组管理
C. 计划预修管理
• 编制月度修理计划书,并严格执行
FTF——51
消火体系
A. 设备故障管理
• 把维修人员的工作地搬到生产现场,实施有效 的现场监控;
相关的设备运行状况记录工作; • ……
FTF——33
3、强化岗位责任制
• 定人定机制 • 包机制
FTF——34
4、培训班组设备员
• 对于单人单台设备或多台设备,操作人员 本身就是设备员;
• 对于多人一台设备或多台设备,在岗位责 任制的基础上,轮流担任设备员的角色, 做好现场设备的管理工作。
• 必须定期对设备员进行培训:
FTF——28
声音和超声波监测
• 对于更加精密的设备,可以使用 专门的检测设备,例如振动监测 仪和超声波检测仪器等,可以达 到更加准确和精密的监测,以确 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FTF——29
《三》、现场设备的管理
1. 现场设备运行管理 2. 现场设备点检管理 3. 现场关键设备维护管理 4. 现场设备保障体系管理
– 设备定号:建立科学的现场设备台账 – 管理定户:以班组(户)为单位建立管理小组 – 保管定人:谁用、谁管、谁负责保养原则
• 操作人员参加设备管理,激发爱护设备的积 极性
• 有利于熟悉设备工作原理,更好地使用设备 • 改善维修人员和操作工之间的关系
FTF——13
二、岗位专责制
1. 定人定机制:每个操作人员使用一台设备, 或使用一台设备指定的部分
1. 指挥员工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执 行各项设备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2. 对员工进行设备维护保养方面的培训、监督、 检查和考核
3. 根据与维修人员商议的结果,对设备进行常规 性质的六项工作:检查、润滑、更换易损易耗 零件、清洗、防尘和防潮等
4. 与设备人员及时进行沟通,做好设备管理的信 息收集与反馈工作。
扫;周末检查清扫情况;月底进行评比; • 参加相关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 强化设备相关附件配件的现场管理; • 严格采取规范措施处理费正常事故等
FTF——32
2、严格交接班管理
• 除了完成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以外, 必须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情况;
• 异常情况拒绝交接班; • 对于一班制车间,也必须详细做好
1.实行四定
4.定维修方式和配件
1.定使用人员
3.定操作维护规程
2.定检修人员
FTF——43
2.开展特护
• 对关键设备按照工艺流程分为一个单元, 由操作工、钳工、电工、仪表人员和使 用部门的设备技术人员组成特护小组, 在对设备实行“三包政策”(包运行、 包保养、包维修)的基础上,通过对设 备的检查—诊断—处理—总结—改善的 反复循环,确保关键设备的运行始终处 于最佳状态。
FTF——44
关键设备特护的主要内容
3、现场设备专检
1.现场设备横向巡检
2.现场设备纵向点检
FTF——45
现场设备横向巡检
FTF——46
现场设备纵向点检
FTF——47
现场设备专检
FTF——48
3.执行维护要求(制度)
FTF——49
现场设备保障体系管理
1.防火体系
3.设备全面故障管理
2.消火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