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课件

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课件


1.3 班组的地位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 的生产管理组织。
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在班组中进行,所以班组工作的好 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只有班组充满了勃勃生机, 企业才会有旺盛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 于不败之地。
班组就像人体上的一个个细胞,只有人体的所有细胞全 都健康,人的身体才有可能健康,才能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 生命力。
因此班组长在管理中必须要遵循“管理无小事”的原 则。做到班前布置,中间控制,事后检查。班前要对员工 们进行工作布置和重视讲明注意事项,中间要对班组生产 的进度、质量、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恰当的及时控制,事 后还要进行检查和总结经验。
即在基层建立学习型、自主管理型、文化型、创新型、精细化型、高绩 效型等6T型班组,强调在班组职能健全和工作开展中发动全员的力量、激 发全员的参与 ,存在一定问题,即多职能易混淆,很多班组在职能上存 在多种复合需求,并不能独立界定和推行。
以结果为导向的模式——强调目标的实现但没重 视以人为本,理论上渴求成功,现实上冲突。
1.2目标管理能力:具备使P-D-C-A这一循环不断地周而复 始的能力。
1.3组织能力:使部门运作达到1+1≥2的效应。 1.4交流、交际能力:具备高度的说话、倾听、疏通及说服
对方的能力。 1.5 倾听的能力:善于倾听还有其它两大好处:一是让别
人感觉到你很谦虚;二是你会了解更多的事情。 1.6 幽默的能力:幽默可以使工作气氛变得轻松,使人感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部分 班组长地位、管理职责及角色认知
第一节: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1. 1 班组建设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五阶段
第四阶段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班组模式——以班组的隐性、显性 知识扩散、共享、应用、革新的运作管理为支撑,以班组 人文建设为核心,将基层员工的潜能激活提升为显性的能 力,并依靠知识的外化、传播、扩散带动班组全员能力的 提升,同时实现了班组绩效的最大化 .
◆协调:协调好员工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员工的主观能 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控制:控制生产的进度、目标。
◆监督:监督生产的全过程,对生产结果进行评估。
3、班组的管理原则———管理无小事
对于一名班组长而言,根据其定位,要求关注现场工 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绝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否则就可能造 成某种失误、事故,甚至出现重大的事故。
到亲切。
1.8 激励的能力:就要把员工的“要我去做”变成“我要去 做”。
1.9 指导员工的能力:传授必要的知识及方式。
1.10 培养能力:部下的培养是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1.11 控制情绪的能力:当你成为一个管理者的时候,你的情 绪已经不单单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会影响到你的下属及其 他部门的员工;而你的职务越高,影响力越大
以5大员为核心的模式——将班组人员分成2类 制造冲突,违背了全员管理和参与的原则。
以班组长个人为核心的模式——完全依赖 班组长个人技能,员工潜能未发挥,容易 造成班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对立.
1.2 企业的纵向管理层次
在企业中,从纵向结构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决策、管理和执行。
图1-1 企业纵向的管理层次 ◆经营决策层指总经理、董事长,负责企业战略的制定及重大决策。 ◆管理层指部长、车间主任等,负责层层组织和督促员工们保质保量地积极 生产市场上所急需的各种产品。 ◆执行层就是最基层的管理者,例如班组长。
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班组长地位、作用、管理职责及角色认知
第一节: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班组长管理职责 第三节:班组长对自己角色、权利和义务的准确把握 第四节:班组长的素质要求
第二部分:班组的管理及技巧
第一节:班组长的管理原则 第二节:员工管理 第三节:质量管理 第四节:安全管理 第五节:信息沟通和协调 第六节: 对员工的激励方法
是承上启下的桥梁;
是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和 参加者。
第二节 班组长管理职责
1.组织生产 2. 组织班会召开 3.生产安全管理 4.设备使用管理 5.制订本班组学习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6.生产质量管控 7.生产现场5S监督落实与维护
第三节:班组长的素质要求
1.能力要求
1.1 专业能力:对自己的业务(人员、技能、材料、方法、 环境)娴熟。
(2)班组是进行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的基本场所。班 组人员朝夕相处、同苦同乐,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便于开展 思想、业务技能、文化知识的培训工作。通过学习业务和文化 知识,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热情,消除歪风邪气等不良倾向。 抓实班组教育,也就把握了员工素质提高的途径。
(3)班组长影响着决 策的实施;
1.12 自我约束的能力: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有限的时 间有效地活用,努力增进自己的知识、人格、健康 的能力。
第二部分:班组的管理及技巧
第一节:班组长的管理原则
1、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
2、班组长管理的五项工作
◆计划:做好计划,包括年度计划、月计划、每天的计 划,做到有条不紊。
◆组织:组织生产,在组织生产中应注意如何用好班组 的全体成员,如何坚持严格的班 组规章制度。
1.4 班组长的地位
班组中的领导者就是班组长,班组长是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 和组织者,也是企业中最基层的负责人,属于兵头将尾。
班组管理是指为完成班组生产任务而必须做好的各项管理活动, 即充分发挥全班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团结协作,合理 地组织人力、物力,充分地利用各方面信息,使班组生产均衡有效地 进行、产生“1+1>2”的效应,最终做到按质、按量、如期、安全地 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计划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经营层的决策做得再好,如果没有班组长的有力 支持和密切配合,没有一批领导得力的班组长来组织开展工作,那么 决策层的政策就很难落实。班组长既是产品生产的组织领导者,也是 直接的生产者。
1.5 班组的作用
(1)班组是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工艺流程、具体工作落实 的最终实施单位。要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首先要实现班组管 理单元的规范化,并通过班组管理抓落实,提高业务技能,降 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每个班组的管理达到了制度化、规范 化,也就为生产管理上层面,跨台阶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