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大学本科试题

南开大学本科试题

现代中国文学(上)试卷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1.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______________》,这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2._____________提出了诗学公式“(情+力)+(音+色)=诗”。

3.被鲁迅称为“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___________。

4.《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5.“两个口号的论争”中的“两个口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史剧观。

7.鲁贵这一人物出自曹禺的剧本《_____________》。

8.小说《梅雨之夕》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9.“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这是________的文学理想。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有2-5个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内,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1、湖畔诗社的主要成员有………………………………………………○○○○○①汪静之②潘漠华③梅光迪④应修人⑤冯雪峰2、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①《幻灭》②《灭亡》③《动摇》④《新生》⑤《追求》3、下列各派中,属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有…………………………○○○○○①京派②论语派③新月派④太阳社⑤“第三种人”4、民族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员有…………………………………………○○○○○①梁实秋②潘公展③王平陵④黄震遐⑤朱光潜5、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表的理论文章有………………………○○○○○①《人的文学》②《我之文学改良观》③《平民文学》④《建设的文学革命论》⑤《故乡的野菜》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本题共15分)1、文学研究会2、“左联”3、新月社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题共30分)1.简析《女神》中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2.以茅盾的创作为例,简述“社会剖析派”小说的范式特征。

3.以《憩园》为例,简析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变化。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本题共40分)1.结合作品,分析鲁迅小说的“表现的深切”。

2.分析戴望舒的《雨巷》(附原作)。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1.文学改良刍议2.王独清3.浅草-沉钟社(沉钟社)4.李初梨5.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6.郭沫若7.雷雨8.施蜇存9.沈从文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有2-5个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内,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1、①②④⑤2、①③⑤3、①②③⑤4、②③④5、①③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本题共15分)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是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一个新文学团体。

发起人有周、沈、郑、叶等12人,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还编印了《文学旬刊》《诗》《戏剧》等刊物,提倡为人生而艺术,这种“为人生”的文学观,不仅继承了《新青年》派的启蒙主义意识,而且明显地受到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因此文研会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并对奉行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提出批判。

2、“左联”:全称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学界统一战线的组织。

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主要刊物有《前哨》、《北斗》等。

“左联”以鲁迅为战斗旗帜,积极提倡文艺大众化,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

1936年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

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陈西滢、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主要刊物有《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等。

在文学方面以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以提倡新格律诗而独树一帜,致力于新诗格律化的探索,对促使新诗艺术走向成熟作出贡献,形成了“新月诗派”。

新月社在小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沈从文、凌叔华为其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

在1928年以后是新月社的后期,在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的原则,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文学。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题共30分)1、首先是勇于破旧创新的五四时代觉醒的中华民族形象;又是勇于献身的爱国者形象;还是追求精神自由、个性解放和拥抱万物、雄视世界的自我形象。

2、反映刚刚逝去或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对社会生活作出总体的、全貌式的再现;注重从经济的角度再现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依据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

3、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一个标志,是“家庭”这个概念的涵义,在巴金小说里发生了变化。

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二个标志,是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逐渐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

巴金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三个标志,是作家创作情绪的变化,人道主义的思想越来越浓郁。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本题共40分)1、本题侧重考察学生综合、论述能力,可从多个方面讨论鲁迅的小说创作,如鲁迅的忧愤深广,创作中的启蒙主义精神;着眼于其对封建礼教的批判性、战斗性,改造社会的理想主义情怀……。

或者探讨鲁迅对人生境遇的至察:诸如创作中的悲凉意象、超越了阶级的国民性批判以及作品中对人生哲理的呈现。

学生可以以一个侧面为中心展开讨论。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品的能力。

举凡作品的意象、结构、韵律、主题均可展开讨论。

答题中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也可以围绕一个侧面立论,只要分析有理有据即可。

现代中国文学(上)试题(2)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附3张白纸。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1.1915年9月,________任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1918年,周作人发表了文章《____________》,提倡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

3.______________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4.被鲁迅称为“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___________。

5.___________的《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反复强调“诗是要暗示的”。

6.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李大钊与___________之间。

7.在日本留学期间,郭沫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的__________思想。

8.抗日战争时期,__________因发表文章、征集“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引发了“文艺与抗战关系”的论争。

9.在延安文艺整风中,___________因发表《野百合花》等杂文受到批判。

10.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___________年3月28日在武汉成立。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有2-5个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内,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

)1、学衡派的主要成员有…………………………………………………○○○○○①吴宓②林纾③梅光迪④胡先骕⑤陈西滢2、20世纪20年代末,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有………○○○○○①创造社②新月社③太阳社④“左联”⑤中国诗歌会3、下列各派中,属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有…………………………○○○○○①京派②论语派③新月派④“自由人”⑤“第三种人”4、民族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员有…………………………………………○○○○○①梁实秋②潘公展③王平陵④黄震遐⑤朱光潜5、关于鲁迅的《野草》,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在艺术上全部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②多数篇什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③艺术构思奇特④文笔朴实优美⑤除象征、暗示等手法外,也注意写实手法、抒情写法的并用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本题共15分)1、文学研究会2、左联3、京派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题共30分)1.简析历史剧《屈原》(郭沫若)的艺术特色。

2.简析老舍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3.结合小序谈谈《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本题共40分)1.如何理解《雷雨》中的周朴园—周萍—周冲这一组人物形象?2.结合闻一多的诗歌理论主张分析《死水》(附原作)。

一、填空题1.陈独秀 2.人的文学 3.张资平 4.浅草—沉钟社 5.穆木天 6.胡适 7.泛神论 8.梁实秋9.王实味 10.1938二、多项选择题1.①③④2.①③3.①②③④⑤4.②③④5.②③⑤三、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是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一个新文学团体。

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等,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戏剧》等,提倡为人生而艺术,主张反映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原则,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

2、全称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学界统一战线的组织。

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主要刊物有《前哨》、《北斗》等。

“左联”以鲁迅为战斗旗帜,积极提倡文艺大众化,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

1936年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

3、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地,朱光潜、沈从文为其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所谓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四、简答题1、出色地实践了“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抒情色彩浓郁;结构上以《桔颂》贯穿始终,颇具匠心。

2、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表现在: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和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对北京市民社会的艺术世界的成功营造;其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标志着现代小说在民族化、个性化追求中的突破。

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小序谈狂人日记的思想意蕴,既要注意作品对礼教“吃人”的揭露、对旧社会的批判、对新社会的向往和救救孩子等思想启蒙的一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到其自我缠绕的部分,即:狂人痊愈后赴某地候补这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思想的复杂性,对革命的艰巨性的认识,及人的复杂的人格世界的呈现。

五、论述题1、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周朴园、周萍、周冲这一组人物形象进行自主的分析:既要关注他们身上独特性的一面,同时也要注意到这三个人物共同的一面;既要关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阶级的特征,同时也要注意到其中蕴含的“人”的悲剧;这三个人物互为补充,构成了完整的人生轨迹,表现了现实秩序的“难以撼动”,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正是作者所说“自然法则”和“宇宙的残忍”。

在某种意义上讲,周氏父子三位一体。

2、闻一多的新诗理论: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要求考生要围绕“三美”分析《死水》。

现代中国文学(下)试题(4)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大跃进时期的“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后来被称为()的创作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