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1.1亚非大河文明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古代印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A. 都地处大河流域
B. 都较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 都位于亚洲
D. 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
2.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3.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之一。
下图中文字的发明者是()
A. 印第安人
B. 埃及人
C. 苏美尔人
D. 玛雅人
4.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时间和人物分别是( )
A. 公元18世纪、汉谟拉比
B. 公元前18世纪、美尼斯
C.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
D. 公元前3000年、美尼斯
5.按出现国家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两河流域②尼罗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印度河流域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④③②①
6.下列有关佛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②主张“众生平等” ③认为痛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④在唐朝时传入中
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犹太人与下列哪类人有关( )
A. 苏美尔人
B. 阿卡德人
C. 腓尼基人
D. 希伯来人
8.“如果奴隶主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了事。
如果奴隶主在看病的时候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
”汉谟拉比法典的这一规定说明()
①该法典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该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意志的法律
③该法典的规定严酷、残忍,与现代法律精神相违背
④该法典宣传人与人之间不平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9.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A. 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 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 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 黄河流域-甲骨文
10.如图3所示,实行该制度的国家是()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巴比伦
D. 古希腊
11.曾获得奥斯卡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是按古代印度最伟大的国王阿育王的传奇经历改编的。
根据古代印度等级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12.亚非四大文明护国除了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外,还有一个是()
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巴比伦
D. 古阿拉伯
二、问答题
13.请将下列有关古代埃及文明的事件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沿箭头所示填人相应框中。
(填字母)A.发达的农业B.尼罗河定期泛滥C.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
D.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E.村落的形成F.尼罗河两岸的小国出现
三、材料分析题
14.下列材料摘自《摩奴法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
”
“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
”
“‘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 (1)你能否推断出,这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2)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什么问题?
(3)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
(4)从这个法典的内容来看,婆罗门、首陀罗之间的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
(5)制定上述条文的目的是什么?
15.每当我们游览某种宗教的建筑时,发现最大、最宏伟的建筑是大雄宝殿,里面往往有一尊很大的佛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该宗教产生于什么时候?创始人是谁?
(2)“大雄”指的是谁?
(3)该宗教宣扬什么?反对什么?
(4)该宗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5)该宗教是如何传播的?请描述一下其传播路线。
四、综合题
16.将下面所给的知识内容按要求进行整合,并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克里特文明②玛雅文明③乌鲁克遗址④奥尔梅克文明
⑤迈锡尼文明⑥河姆渡遗址⑦摩亨佐·达罗城遗址⑧米诺斯王宫遗址(1)古希腊:________
(2)中美洲:________
(3)亚洲: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C
二、问答题
13.【答案】BAEDFC
三、材料分析题
14.【答案】(1)古代印度的法律条文。
(2)种姓制度。
说明古代印度社会等级森严。
(3)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
(4)由神决定。
(5)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5.【答案】(1)佛教建筑。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2)释迦摩尼。
(3)宣扬众生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
(4)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
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5)向北经中亚传人中国内地,然后通过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这支佛教称为北传佛教。
向南传人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四、综合题
16.【答案】(1)①⑤⑧
(2)②④
(3)③⑥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