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今天通用的公历就来源于此。
该历法的发明者是()A.古代印度人 B.古代巴比伦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中国人2.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 ) A.象形文字金字塔 B.种姓制度佛教C.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D.公元纪年基督教3.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司母戊鼎、甲骨文等文物,可以了解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4.“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反映了西周的()A. 郡县制B. 分封制C. 监察制D. 宗法制5.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家派往小县做官。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齐国B.楚国C.燕国D.秦国6.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
此事反映了他()A. 有教无类B. 克己复礼C.“仁”的思想D.“仁政”思想7.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后来成为罗马法和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 ) A.《自然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 《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8.下列图片中的著名建筑与世界三大宗教无关的是()9.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 ) A.大化改新 B.《汉谟拉比法典》 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10.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
”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A.阿拉伯人 B.西欧人 C.中国人 D.法兰克人1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这首诗歌颂了秦王嬴政哪些功绩?()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C.修筑万里长城D. 书同文,车同轨12. 秦朝咸阳的一位商人,要购进一批粮食。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___ ___货币支付货款。
( )A B C D13. 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
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的是什么思想教育? ( )A.法家思想B.道家学说C.儒学教育D.墨家学说14.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是()A.台湾府的设置 B.驻藏大臣的设置C.伊犁将军的设置 D.西域都护府的设置15. 我们通过《史记》可以查询到的史实有()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刘秀建立东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下列哪一项改革凸显了这一现象()A.商鞅改革 B.张骞出使西域 C.昭君出塞 D.北魏孝文帝改革17. 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创立于()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唐朝18. “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①实行科举取士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③提倡节俭④重视农业,减轻赋税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9.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B.唐高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20.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 经济繁荣B. 政治清明C. 对外开放D. 交通发达21.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
材料反映了宋代()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江南地区的开发C. 民族政权的并立D.商品经济的繁荣2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首诗被宋朝学子奉为金科玉律的原因是()A.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 B.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C.“杯酒释兵权” D.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2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重大发明 B.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C.“瓦子”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4. 我国西藏自治区在元朝时期属于()A.云南行省 B.甘肃行省 C.四川行省 D.宣政院管辖地25.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人工运河,直到现在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将这一运河和隋朝运河进行比较,你会发现,它不再经过洛阳。
这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一个朝代对运河进行了重新修凿()A.唐代 B.元代 C.宋代 D.明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6.孔子的弟子整理的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该书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时,武帝采纳了学者董仲舒的建议,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
27.西汉时,武帝两次派遣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元朝时,有个名叫的威尼斯人留居中国17年,他在东方的神奇经历和见闻,引起了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28.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一书,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北朝的贾思勰著有一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29.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广泛应用于航海。
30.北宋时期兴起的,后来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瓷都;元代,地区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
三、连线题(10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33题12分,34题10分,35题8分)33、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题。
(12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1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1分)(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
请你说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的名称。
(2分)(3)唐朝时期,国家体制也进行了创新,下图的政治体制称为什么?(1分) 并将该图表填写完整。
(2分)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4)吐蕃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1分) 简述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
(2分)(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两点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
(2分)34、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谁?(1分)(2)填写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的名称。
(填古地名,3分)端点A C 中心B(3)大运河沟通了我国5大水系。
图中D和E分别是哪条河流?(2分)D E(4)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哪一段运河?(1分)(5)隋朝大运河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1分)(6)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何积极影响?(2分)3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8分)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
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
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朝代?它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2)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什么时候完成?(2分)(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2分)历史与社会答题卷二、填空题(共5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26.《论语》、“罢黜百家” 27. 张骞、马可·波罗28. 《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 29. 活字印刷书、指南针 30. 景德镇、松江三、连线题(10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33题12分,34题10分,35题8分)33、(1)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1分);贞观之治(1分)(2)曲辕犁;筒车(2分)(3)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户部(3分)(4)藏族(1分)影响: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2分)(5)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分)34、(1)隋炀帝(杨广)(1分)(2)A.涿郡; C.余杭; B.洛阳(3分)(3)长江;黄河(2分)(4)江南河(1分)(5)通济渠(1分)(6)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分)35、(1)交子;北宋(2分)意义:有利于促进当时商业的发展。
(2分)(2)变化: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1分)南宋(1分)(3)原因:从南北朝到南宋,大量北方人民南迁。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