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

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

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童诗歌,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一个小朋友要用神笔给小树以阳光雨露,给小鸟以米粒,给不幸的西西一双好腿的强烈心愿,表现了新一代儿童关爱他人,希望给人快乐的美好心灵和人文情怀。

这首诗共有4节。

前3节每节内容相近,结构相似,写法相仿。

第4节只有一句诗“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使本课内容意味悠长,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整首诗内容浅显明了,语言通俗易懂,情感浓郁动人,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维训练和语言学习的极好教材。

学情分析:伟大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

是的,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

这都要建立在关爱之情的培植基础上。

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目标:1.随文本情境认读“缩、健康、遥远、操场、哭泣”等生字,指导书写“良、食”两个字。

2.在梳理作者的心愿时发现、积累并学习“的字短语”。

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发现诗歌“分行”的特点,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学习“的字短语”。

教学难点:发现诗歌“分行”的特点;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

活动一:看图猜人,导入新课1、分别出示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图,猜人物和事件。

2、出示马良图师:这是谁?来叫叫他的名字。

(随机学习生字“良”,出示卡片指名读,齐读)。

你们是怎么知道他是马良?(圈出“神笔”)所以人们又叫他——神笔马良。

3、了解神笔的“神”,引题传说,马良的这枝笔可神奇了,他画了小鸟,小鸟飞了;画了公鸡,公鸡喔喔地叫了;画了一座金山,金子全变成真的了。

你们想拥有这枝神笔吗?有个小朋友也想拥有这枝神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儿童诗——《假如》。

(板书课题)齐读。

活动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作者有哪些心愿呢?让我们打开书,读课文找答案。

(2)指名四人分小节读课文。

2、学习新词(1)第一小节里有个生字缩:正音,缩着身子做动作。

人在什么时候会缩着身子呢?(冷、害怕)(2)猜猜它是哪个生字?(出示“泣”最初的文字写法)你是怎么猜的?“泣”字代表一个人站立在那哭,可见,泣就有哭的意思,那它的好朋友哭也有泣的意思,两个字合在一起,还是哭的意思,真有意思。

像这样的词,两个字的意思一样,这一小节里还有呢,你能找到吗?(交流:遥远、等待)那“寻”该找谁做朋友呢?齐读词语:哭泣遥远等待寻找(3)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活动三:梳理心愿,品味悟情1、默读课文,梳理心愿(1)孩子们,现在你知道小姑娘要给谁画什么了吗?默读课文,拿起笔,画出小姑娘的心愿吧!(2)汇报交流并出示心愿的三个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2、学习“的字短语”(1)多么美好的3个愿望啊,(板书:红红的太阳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

读短语。

(2)指导读好“的字短语”。

读好这样的词语,有个小秘密。

(出示红红的太阳,师范读。

)生看文字听范读找到朗读的秘密.(练读)再出示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练读,齐读。

(3)谈发现。

孩子们,看着这些词,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有“的”字,前面都是什么的……)评:你发现一个共同点了,还有共同点吗?像这样表示怎样的什么的词语,我们叫它“的字短语”,你能试着再说几个吗?这样的的字短语,诗歌里还有很多,瞧,老师都把它们画出来了。

(出示课文里的的字短语)在平时的写话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它们,所以的字短语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哦。

(齐读)3、品味吟诵,读中悟情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姑娘的第二个心愿吧。

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1)自由读;播放第二节录音对比读。

(2)体会分行的节奏,指导读法诗歌里藏着一个秘密呢!出示长句子: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自由读这些长句子,什么感觉?(再课件演示把它分行)方法指导:把一句分成两行,就叫分行,我们读到分行处,可以稍稍停顿一下,吸口气,这就是读好诗歌的秘诀。

练读掌握了秘诀,朗读水平也就提高了。

(3)出示句式:鸟妈妈飞过(怎么样)的(地方)。

小结:小鸟飞过高山,飞过森林,飞过很多很多地方,就是遥远的地方。

(4)再次想象说话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呆在家里会想什么说什么呢?小鸟呆在家里。

指导读好: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5)此时的小鸟最需要什么啊?(课件出示谷粒)这就是小作者美好的心愿。

引读:有了这么多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6)播放配乐生齐读第2节这美好的心愿,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把这种美好心愿通过朗读传递下去。

(齐读)活动四:指导书写1、出示:良食,你发现了什么?2、这两个“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食”中的“良”将捺变成点,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字中有两笔捺,必须有一笔捺要变成点,这样的字才漂亮。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书写,作业讲评。

板书设计:23.假如红红的太阳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教学反思: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仿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语文的技能。

”让学生模仿课文写话,不失为写话起步阶段一种有效的方法。

两课时学完这首小诗后,孩子们对小作者的诗文兴趣浓厚,对结尾的“……”产生了心灵的共鸣,于是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仿写练习,充分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在发散思维的同时进行语言训练。

我说,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用它画什么呢?然后让孩子们模仿课文的写法,也来当一回小诗人。

于是孩子们驰骋在想像的天空,用自己稚嫩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学着写诗歌。

孩子还真的是天生的诗人,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虽然是模仿,但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在模仿中有所创新,每一个句子无不向我们展示着童真童趣,这就是进步。

对低年级而言,模仿就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当学习课文读得琅琅上口,受到一定熏陶感染后,启发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以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引导学生,激发表达的欲望,可以说,他们所表达的内容有时比课文还生动。

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发挥想象,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

4、初步认识诗歌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低年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都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同学们听?师: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一定会画出你最想实现的愿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假如》。

(板书课题:假如并读读课。

)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作者最想实现的愿望吧![通过讲述孩子们较熟悉的神话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二、读文、识字、感悟1、自读课文师:请小朋友借助枫叶和苹果上的拼音读准字音,读准句子。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认读后讨论:哪些字容易记。

(反馈时,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就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3、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到5颗星)4、再读课文师:课文一共有4个小事,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每一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5、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作者愿望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画——”说话,师随机板书)6、师:你能把刚才3位小朋友谈的话并成一句话来说吗?(引导用我用马良的神笔画——、——和——说话)。

7、师:作者想实现很多愿望,这些愿望我们该怎么读呢?现在我们一节一节读,好吗?[在认读生字中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比赛也是学生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我用神笔事——的句式,说清了诗的大意,把感知的课文与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又用“我用神笔画——和——、——”进行句式的转换,让学生初步感受同一意思可用同的方式来表达。

]三、指导朗读,诵读课文创设情境1、出示句子。

“我要给小树画一个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小鸟画,许多好吃的从粒”“我要给西西画一双好腿”“我要给西西画一双好腿”假如你是小树,小鸟、西西,你怎么读这三个句子,体会情感上的不同。

(指导学生分别读出“兴奋——喜悦——沉重”的语气)2、借助板书,诵读课文[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

它既是理解语言训练。

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

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四、发挥想象,运用语言五、识写训练(写字指导)略板书:小树太阳我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谷粒西西双腿育人眼睛山树学校沙漠绿洲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儿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诗歌从儿童的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基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认读4个生字“寒、袭、、觅、饿”。

会书写7个生字:“击、叹、哭、泣、粒、腿、幸”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身边老弱病残人群的生活,通过读书、感悟、体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播放课件:《神笔马良》动画片片段1、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孩子用马良的神笔画了什么吗?板书课题:《10、假如》并让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