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管理

1. 快捷的平战转换,分工明确的决策、指挥与协调关系 2. 非常态的临时性应急组织:灵活扩展、快速成型、多体同构 3. 大型灾害时前方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相互支持共同运作
﹖ !
12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
(四)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分级响应制度
1. 事件级别、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 2. 落实属地为主原则
13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
(五)建立应急的两条战线——应急处置与公众沟通
14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
(六)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管理机制
1. 信息获取、报告、共享与分发 2. 信息研判与综合分析 3. 灾情会商与应急决策
15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一)规范化的应急演练
1. 应急演练的作用 – 检验应急预案、培训、装备和设施的有效性; – 培训人员,明确和熟悉各自角色与职责; – 推动多种力量的协调、沟通与合作; – 发现能力不足,提供改进机会; – 提高队伍与个人的能力
旨在评价指挥部工作人员,检验 与假设情景相关的预案和程序;
事件按假设情景设计,在真实环 境中实时进行,人员和装备移动 可模拟;
评估资源是否充分、适用和可 得,检查协同性;
演练事件清单是推动演练进展的 主要工具。
24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四)实战演练实施
2. 单项演练、指挥部演练和综合演练
主持人负责引导演练人员对各种能 力和问题展开讨论,评价人员负责 收集资料。
(1)实战演练
主要关注任务与行动层面上的详细 观察;
评价人员应在可以观察和收集有用 数据的位置;
评价人员应知道哪些是重点活动或 关键任务;
评价人员不得干扰演练过程,可以 询问交流,不得提示或引导;
参加现场讲评,发放和回收意见反 馈表,收集、补充数据。
139393 137070 136755
130491
127089
120000
117718 108086 99672 103543 101600 101037 104126 96298
80000
78568 72618 68342
112822
101480 91172 83196 79552 75572 71983 69434
➢研究性演练
• 处置重点、难点问题 • 新方案、技术和装备
17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一)规范化的应急演练
3. 应急演练规划与演练项目 制定应急演练规划,统筹安排3-5年内各类演练项目; 演练项目针对不同主题和目标,周期内覆盖全部应急职能和要素; 形成持续改进机制,合理调整演练规划与演练项目; 演练规划与演练项目都包括策划、实施与改进三阶段。
22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三)桌面演练实施
1. 初级桌面演练与高级桌面演练
(1)初级桌面演练
假设情景保持不变;
主持人描述一个紧急事件,引导 演练人员进入状态;
演练人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主 持人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对主持 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文字 以便进一步分析讨论。
5
一、构建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四)针对应急全过程开展准备
准备不足:
• 事件演化过程复杂多变,损失不 断扩大,难以控制
• 负面形象,公信力下降,组织失 去存在意义
准备充分:
• 灾害萌芽状态就被控制,抵御能 力强,响应敏捷、专业
• 现场管理有条不紊,张弛有度 • 不变少变应万变,能持续改进
6
一、构建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预案
演练
培训
16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一)规范化的应急演练
2. 应急演练的类型 演习(exercises)、操练(drills)与测试(tests)
➢ 桌面演练
• 地图、沙盘、流程图、 模拟、视频会议
• 室内讨论和想定推演 • 无时间限制、压力低、
风险小
➢ 单项演练
• 特定应急响应功能 • 现场处置方案 • 一个或几个参与单位 • 特定环节和任务
(1)单项演练 又称技术演练或单项操练; 常用于检验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
的某项具体行动或功能; 常用于新装备的使用培训,制定
或测试新程序、方案,或训练并 维持目前的技能; 演练内容少且集中,环境现实, 行动单一,有明确的检验标准; 能提供及时的反馈。
(2)指挥部演练
对象主要是涉及管理、指挥和控 制功能的人员;
25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五)应急演练评估总结
1. 评价策划 2. 演练观察 3. 分析数据 4. 撰写报告
任命评价工作组负责人,确定评价工作组要求; 编写《演练评价表》,说明演练目标、核心能力、关键任务和评价标准; 选择、培训和分派评价人员,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召开评价人员演前会议; 根据演练复杂程度,演练评价表、评价人员数量和评价工作方案会有所不
7
一、构建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五)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2. 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构建要点 (1)严格区分不同层级预案、专项预案与部门预案的定位和重点 (2)摆脱条块限制,采用合理实用的分类模式 (3)通用任务模块化与制度化,提高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程度
8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
(一)应急预案编制步骤与过程管理
21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二)应急演练策划
3. 应急演练准备 – 演练控制
− 人员:导调人员发布和跟踪消息;各场地都应有导调和评价人员 − 控制与模拟中心:指挥演练的中心节点,发布新消息,接收反馈,代表未参与部门或机构提
供模拟信息 – 风险管理
− 演练规则与意外处置机制,应对安全、管理等内外因素影响
➢ 实战演练
• 针对事先设定的情景 • 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 • 完成模拟真实应急响应
过程 • 特定场所
➢ 综合演练
• 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 能
• 不同单位之间应急机制 和联合应对能力
➢ 检验性演练
• 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 应急准备的充分性 • 应急机制的协调性 • 相关人员的处置能力
➢示范性演练
• 能力展示 • 力量示范 • 过程示范
指挥中心
总指挥



新闻发言人
副总指挥





市委宣传部 市卫生局 市安监局 市应急办 市公安局 市交通委 市民政局
咨建 询议
应急救援专 家组
指示 授权
求援 报告
协 调
可用应急 资源

咨建
现场指挥部
挥 询议
指挥长
协支
调援




市级部门 区级部门 街道乡镇 事故企业 应急队伍








资源需求1
1. 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2. 形成规划、编制、检查和改进的过程管理机制
9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
(二)风险分析与情景构建
1. 风险分析 – 四大步骤:危险源辨识、脆弱性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略 – 抓主放次:调查主要危险,开展详细分析 – 脆弱性分析:一旦发生事故,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坏 – 风险评价:选择恰当方法,不是预测事故,针对高风险制定预案 – 控制策略:基于现实可获得资源,经济、合理、有效地控制风险
27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五)应急演练评估总结
1. 评价策划 2. 演练观察 3. 分析数据 4. 撰写报告
(1)桌面演练 情况汇报会; 初步分析。
(2)实战演练 情况汇报会; 初步分析; 演练事件时间表。
演练都应有总结报告,总结需要改 进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基于评估人员内部的初步分析结 果;
资源需求2
资源需求3
……
资源需求n


(3)综合演练
又称全面演练,是多部门、多地 区、多组织的演练;
事件按假设情景设计,在真实环 境中实时、有压力地进行;
动员参演单位及其人员和装备, 启用指挥中心,评估资源是否充 分适用和可得;
检验部门间或组织间的协同性, 分析实施效果;
需要比其他演练更多的保障措 施,尤其是安全保障。
– 媒体的职能 – 正面引导与客观报道 – 放大效应 – 媒体暴力
4
一、构建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三)坚持从单灾种应急向多灾种综合应急发展
– 应急管理的长期性与突发事件的复杂性 – 适应多部门跨区域多种力量相互协同、联动、合作和互助要求 – 保持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与应急组织体系结构的稳健性 – 把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实现“以我为主应万变”
(五)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1. 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特征 – 稳定性:不会因某个突发事件特别而需要对体系结构进行大调整 – 灵活性: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不断具体化和实例化 – 一致性:体系运行依靠制度、指南与细则等各类规范性文件支撑 – 实用性:企地合作,强调先期应急作用;专兼合作,一专多能,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与积极性
全面演练
指挥部演练

单项操练
高级桌面
能 力
初级桌面

初级、桌面、单项
高级、实战、综合
18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二)应急演练策划
1. 应急演练策划团队与工作计划 – 策划团队
− 一名人员对整个演练负责,对演练组织单位负责 − 每个参演部门至少有一名人代表参加策划团队 − 所有成员应能胜任分配的角色及其职责 − 团队合作,相互了解彼此的组织机构,分享专长和资料 − 延续整个演练周期 – 工作计划 − 时间进度计划,最终形成开展演练所需的各项条件
40000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