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物性学——光学.
3.光的吸收、反射、散射和色散
2)光的反射
一 色度学基础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穿 入。反射多少视两种介质折射率的比率而定,此外,还依赖于入射角 度,这种关系可由菲涅尔公式阐明。
Rs sin (θ φ) Es sin (θ φ)
Rp tan( ) Ep tan( )
E d / dA 2
3)光出射度(luminous emittance) 光出射度表示某发光点单位面积的发光光通量,符号为M,单位为 lm/m2,表达式为:
M d / dA1
式中,Φ为光通量;A1为受光面积.
一 色度学基础
1.与食品光学性质相关的基本物理量
4)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 发光强度定义为从某个光源或光源的一个元素发射出包含该方 向在内的一个无限小角锥中的光通量dΦ与该小角锥立体角dΩ1的商, 符号为I,单位为lm/sr,或cd,其表达式为:
一 色度学基础
①RGB与CIE-XYZ的转换 RGB值与XYZ值为线性齐次函数,则可用下式表示:
不同图像采集系统上述表达式中的九个系数会不相同,为了求得这些系数,需要 有实测样本数据。农产品的颜色种类很多,因此要设计食品及农产品颜色测试系统, 为使该系统可以测试各种颜色,要求样本集合应由各种颜色组成。
I d / d1
式中,Φ为光通量;Ω1为锥体角。 5)亮度(luminance) 亮度指发光体单位面积在制定方向的明亮程度。设发光体表 面积为A,观测方向的发光强度为I,发光体表面法线与观测方向 夹角为θ,则亮度(符号为L)定义为:
L
dI dA cos
一 色度学基础
2.颜色的表色系统及其转换
② XYZ表色系统 CIE-XYZ表色系统又称为CIE1931标准表色系统,是以三个 假象的原色X、Y、Z建立起来的一个新色度系统,可以由RGB表色系统转换得 到。在此系统中可以用色品坐标确定颜色(如下式),因此在食品及农产品颜 色检测中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Y Y X Y Z
一 色度学基础
2.颜色的表色系统及其转换
③ CIEL*a*b* 表色系统 可由CIE-XYZ转换得到, L*a*b*表色空间又称为独立色 坐标,它是把颜色按其所含红、 绿、黄、蓝的程度来度量的。
2.颜色的表色系统及其转换
2)颜色系统的相互转换
X=a11R+a12G+a13R Y=a21R+a22G+a23G Z=a31R+a32G+a33B
2 1
k VEd
式中,k为常数,Vλ为光谱光视效率;Eλ为光谱强度;Φ为光通 量,其单位为流明(lm,Lumen)。
一 色度学基础
1.与食品光学性质相关的基本物理量
2)照度(illumination) 表示某一受光点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单位为lm/m2,或表示为: 式中:Φ为光通量;A2为受光面积;E为照度。
当X/Xn>0.008856时: X*=(X/Xn)1/3 Y*=(Y/Yn)1/3 Z*=(Z/Zn)1/3 当X/Xn<0.008856时:
3.光的吸收、反射、散射和色散
1介质都有不同程度的被吸收。物质对光的吸收有选择性,同 一介质对不同波长(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程度不等。 介质吸收光能,引起介质中电子的受迫振动,进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朗伯定律(如下式)可以得到光强和介质厚度的关系。 I=I0e-αλx 上式中,I、I0分别表示出入射光强,x为介质厚度,λ为波长。 对于选择吸收的物质来说,在吸收波段内,αλ值可以很大,αλ值越大,表 示吸收越强。当介质总厚度x=1/αλ时,由上式得: I=I0/e≈I0/2.72 也就是说,厚度为1/αλ的介质层,可使光强减弱到原有光强的1/2.72. 对于稀溶液,则上式可改为: I=I0e-kicx
1)颜色的表色系统介绍
1931年国际发光委员会(CIE,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 建立了两种表色系统,简称为表色系。一种为RGB表色系统,一种为XYZ表 色系统。 ① RGB表色系统: 波长为700.0nm的红光(R),波长为546.1nm的绿光(G) 和波长为435.8nm的蓝光(B),图像处理中使用的其它表色系统一般都是从 RGB表色系统转换而来的。人们将RGB值经归一化形成rgb(色品坐标), 其关系式如下: G g RG B
式中,θ为入射角,φ为折射角;下标S表示垂直于入射面的 电场分量,P表示在入射面内的电场分布;Rs、Rp为反射光的电 场分量;Es、Ep为入射光的电场分量。
3.光的吸收、反射、散射和色散
3)光的散射
一 色度学基础
当光波投到细小质点上时,根据惠更斯原理,从质点表面上各点激 发次级子波,进而形成同样波长的光波向各方向散开,这种现象称为 光的散射现象。 根据光的电磁原理,次波振幅A与其波动频率v的平方成正比,次 波光强I又与振幅A的平方成正比,同时频率V与波长λ成反比。
食品的光学性质
主要内容
1 2 3 4
色度学基础
食品光学测定原理 食品光学性质的应用 应用实例
1.与食品光学性质相关的基本物理量
一 色度学基础 1)光度与光通量(luminosity and luminous flux ) 光度是表示光辐射照度产生光感的程度,但由于在通常范围内, 光度的大小与辐射照度成正比,并适合加法定律,因此可以借用计 算机辐射照度的方法计算光度。对于波长为λ1~λ2的连续光谱,有:
2)XYZ与CIE1976L*a*b*之间的转换 在CIE1976L*a*b*表色系统中,对应的变换关
系为:
L* 116Y * 16 a* 500( X * Y *) b* 200( X * Z *)
X * 7.787X / Xn 0.138 Y * 7.787Y / Yn 0.138 Z * 7.787Z / Zn 0.138
4)光的色散
白光通过玻璃三角棱镜后,出现彩色光带,称为光的色散现象,这 是由于不同的光具有不同波长。 为了表征介质折射率因波长不同而变化的程度,引入色散率η这个 概念,并且定义:介质色散率的量值等于介质折射率对波长的变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