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讲义
第二节 刑法分则体系 一 概念及具体构成 (一)概念 立法者将各类犯罪及每一个具体的犯罪按 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在刑法分则中进行的排列,由 此形成的体系称之为刑法分则体系。 (二)具体构成(章、节、条) 1 、类罪 。大类+小类。十大类,其中第三大类下又 分为八小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走私、妨害对公 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 危害税收征管、侵犯知识产权、扰乱市场秩序;第六 大类下又分为九小类——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司法, 妨害国(边)境管理,妨害文物管理,危害公共卫生,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制作、贩卖、 传播淫秽物品。
3 引证罪状 即引用同一法律的其他条款来说明确 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通常都是在既包含故意 又包含过失犯罪的法条中加以规定。如第119条关 于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 爆设备的犯罪第二款就是较为典型的引证罪状。 具体表述是:“过失犯前款罪的,处…” 4 空白罪状 即在条文中指明要参考刑法之外的其 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 如128条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330条妨 害传染病防治罪,340条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 具体表述是:“违犯…规定(或法规),”
四 罪名的确定 罪名即犯罪的名称,是根据罪状和犯罪的所有构成特征对犯罪本质的高 度概括。司法实践中的定性一般就是指两个环节,一是罪与非罪,二是 此罪彼罪,两个环节无论那一个出了问题,都属于司法中最大的专业错 误——定性错误。 我国刑法的罪名有两种类型,一个是类罪,大小一起共有27个;另一个 是个罪,到目前为止共有445个。 (一)罪名确定方式 综合各国刑法,罪名确定方式有2种 1 明示式 具体分为标题明示和定义明示。标题明示即在分则条文前载明 罪名,如我国台湾刑法;定义明示即在条文中以定义的形式载明罪名, 如我国刑法第382、385条的规定。 2包含式 即在分则条文中不载明罪名,只规定罪状,将罪名包含在罪状 当中。由此派生出司法罪名和学理罪名,前者指司法机关根据对罪状理 解确定的罪名;后者指相关学者根据对罪状理解确定的罪名。出现不一 致是正常现象。 我国刑法分则的罪名既有明示也有包含,并且以包含式为主。包含式对 简单罪状,罪名容易确定,如232条“故意杀人的,处…”;但对于敍 明罪状就要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因此,难免出现歧义。 最高法(1997年12月11日)、最高检(1997年12月25日)在对97刑法 进行罪名的分别解释时对397条前者解释为2个罪,后者解释为3个罪, 多了一个“徇私舞弊罪”。
(三)法定刑的表现形式 综合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和相关的刑法理论,法定刑的表 现形式大致有三种 1 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特点是刑种单一无幅度,优点是简 单明确,与绝对罪刑法定原则相适应,但弊端太大,剥夺 了法官应有的自由裁量权,限制了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将 一门高超技艺的职业变成了机械的工匠职业;尤其不利于 当今所强调的刑罚个别化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激化矛 盾(提问罪刑法定原则的发展阶段及何谓刑罚个别化)。 2 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特点是只规定要处以刑罚,但既 不规定刑种更不规定幅度。优点是给了法官足够的自由裁 量权,但弊端更大,罪刑相适应原则在这样的法定刑面前 会遭到彻底的破坏,刑罚适用的统一和平衡荡然无存。 3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特点是既有不同的刑种又有相应的 量刑幅度可供选择。对应相对罪刑法定原则,是当今各国 刑罚法定刑普遍的表现形式。既给予了法官相应的自由裁 量权,又能有效的兼顾刑罚个别化的原则。
三 法定刑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一)法定刑的概念——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 用刑罚的规格、幅度和标准,包括具体的刑罚种类和刑罚 幅度。 罪状之后的法定刑反映出罪与罚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量的 适应关系。 (二)法定刑与宣告刑之间的关系 法定刑是司法机关对犯罪人适用刑罚的法律依据,是罪刑 法定原则的重要内容;对犯罪人判刑,除具有法定的减轻 处罚情节,必须在法定刑的范围内对其适用刑罚。 法定刑是宣告刑的依据和藩篱,宣告刑是国家司法机关 (审批机关)对具体犯罪人依具法定刑判处并宣告应当执 行的刑罚。 法定刑是犯罪人可能受到的惩罚,宣告刑是犯罪人实际受 到的惩罚;法定刑着眼于一种犯罪的共性,宣告刑着眼于 具体犯罪案件及犯罪人的特殊性。
2 叙明罪状 在条文中较为具体的叙述犯罪构成的特征。分 析分则条文,可以看出这是最普遍的罪状描述类型,原因 是可以较为准确地认识一个具体的犯罪。但需要提醒的是 敍明罪状的条文并非对一个具体犯罪所有犯罪构成特征的 描述,而是侧重于最主要的特征进行描述。 分析以下法条(指出描述了那些构成要件,检验总则知 识): 130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 公共安全罪——非法携带(行为)枪支、弹药、管制刀具 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对 象)进入(行为)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地点), 危及公共安全(客体),情节严重的(危害后果),处…。 全部是客观要件的内容! 360条:传播性病罪——明知(主观)自己患有梅毒、性 病等严重性病(特殊主体)卖淫、嫖娼(行为)的,处…。 主观加客观,偏重主观!
6 加重及减轻罪状 即指描述加重或减轻法 定刑适用条件的罪状。典型的如257条暴力 干涉婚姻自由罪第二款“犯前款罪,致使 被害人死亡的,处…”;323条后半部分 (通常是指分号以后)“情节较轻的,处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需要指出的是,加重及减轻罪状不具有独 立性,它是依附于基本罪状的,因此意义 有限。
4 多刑种有幅度,也称为选择性法定刑。104条武装叛乱、 暴乱罪“组织、策划、事实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对 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 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 其他参加的,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 政治权利。” 5 援引法定刑。即某些具体的犯罪条文不直接规定法定刑, 其刑罚援引与其犯罪危害性相当的其他犯罪。125条第二 款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就没有法定刑 的具体规定,但写明“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前款是: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 罪,其法定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 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6 绝对确定的法定刑。121条劫持航空器罪,229条绑架罪, 382条贪污罪,385条受贿罪。
第三节 分则条文结构分析 一 条文分类及其结构 (一)分类 1 罪名条文 2 定义及说明性条文。前者如382、385条;后 者如149条 (二)罪名条文的结构 罪状+法定刑。 引刑法第102条 “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罪状)处 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刑)”
第一章 概述
提要:介绍刑法分则的体系,分析刑法分则的 条文要素;对罪名,罪状,法定刑的概念、分 类及其相关理论根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第一节 总则与分则的关系 一 刑法典体系——总则、分则、附则。各自的 内容… 二 总则与分则的关系 (一)对分则具有概括、制约和指导作用 (二)对总则关于犯罪与刑罚一般原则的具体 体现和贯彻 (三)两者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 普遍与特殊
2 、个罪。 刑法典本身共有413个个罪,一个补 充规定+8个修正案现今刑法共有449个个罪。最 少的类罪只有12个个罪,最多的类罪个罪高达 123个。(注明刑法分则的动态性,探讨总则的相 对静态及其原因)各章罪名分别是:12 47 112 39 13 123 22 13 37 31。
3 中国刑法如此排列的法理依据 同类客体理论是分类依据 危害社会的性质是类罪排列依据 危害性大小是类罪中具体个罪排列顺序的依据
刑法分则讲义
苏州大学法学院 李洪欣
课程说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教学目的。分则是对刑法典中类罪和个罪的具体规定, 因此,课程学习的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运用总则原理、 法律规定认定类罪及个罪,正确的适用刑罚;二是通过对 类罪及个罪的法律适用加深对刑法理论的认识;三是发现 现行刑事立法存在的不足并在法治原则、刑法理论的指导 下进行必要的思考。 二、课程基本内容。共九章,分别是:概述、刑法典分则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章。 三、授课基本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四、考核。期中加期末考试。期中开卷,期末闭卷。
二 罪状的概念及理论分类 (一)罪状的概念——对某种犯罪行为构成特征的描述。 (二)理论分类 根据现行刑法分则条文关于罪状的描述 种类及相关的刑法理论,罪状的理论分类一般有六种: 1 简单罪状 直接规定罪名,没有犯罪行为的具体描述。 232条:故意杀人的,处…。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的, 处…。通常针对一般人凭常识就可以认识的犯罪。优点是 立法条文简练;但缺点也很明显,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犯 罪构成特征的具体描述,不利于对一个具体犯罪成立的准 确理解和司法适用。犯罪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 对犯罪的准确认定是一种十分专业的技能。(决定人道义 上、生理上的生死,人生格言——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 别有病,犯什么别犯罪)。总体评价弊大于利,在我国刑 法分则中不具有普遍性。
(二)确定罪名应当注意的问题 1 合法 不能违背分则条文关于一种具体犯罪行为的立法原意, 如故意杀人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定名为致死人命罪。 2 具体 不能将类罪名当作个罪名,罪名的具体性是反映犯罪特质 的最基本要求。 3 对排列式罪名,可以统一适用,也可以分解适用,一切根据具 体案情决定。如125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 弹药、爆炸物罪,这是一个排列式罪名,又称选择式罪名,犯罪 人实施其中一个行为如制造,定非法制造枪支罪,是一个罪;犯 罪人实施其中二个行为如制造、买卖,定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 还是一个罪。 4 不允许将总则中的情节作为罪名,如防卫过当罪、教唆罪。 学习分则还需注意的问题,即法条竞合,总则的适用原则要能够 正确运用。法条竞合有学者认为是总则的罪数问题,但也有学者 认为是分则条文的适用问题,严格讲两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