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班华主编).docx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班华主编).docx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班华主编)纟奢论1、(1)德育即育德(名词解释人P92、现代德育(名词解释):3、()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

P124、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

P125、()是现代德育的精髓。

P136、()是现代德育区別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

P147、现代德育由片面的主知的、或主情的、或主行的德育,转向()发展的德育。

P158、现代德育是民族性与()的统一。

P179、培养()是各国德育的核心问题。

()是德育的灵魂,是一种激发人向上的动力。

P1710、德育是一定民族文化的产物,是因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存在、发展,也在参与民族文化实践中实现,因而具有浓烈的()。

P17 11、现代德育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也就是()的统一。

P18 12、中国德育的现代化要坚持民族精神与()统一,坚持民族性与()统一。

P19第一章1、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性观、德性观:P262、()是现代德育性质研究的起点P243、人性不是抽象的,人在本质上是()。

人性是社会赋予的。

P254、人性和德性(名词解释):P305、德育本质(名词解释人P326、原始社会的道德生活就表现为()。

()构成了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当教育、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等就成为德育的基本形式。

P377、知识经济的特征是什么?P408、现代化(名词解释):P439、现代化社会的德育的基本特征是:()o10、现代人(名词解释人P4611、德育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o P4912、现代德育既有社会性功能,也有();既有限制性、规范性功能,也有()。

P5213、德育现代化(名词解释人P5614、简述学校德育制度体系的内容。

P5715、只有()才能最终把人从动物中提炼出来成为文明的人。

制度从木质上讲是一套行为规范体系。

制度的核心是体现一定德育思想的德育活动的规范体系。

P5716、现代德育体系包括:()o P5817、()是人的主体性发展所达到的新的水平,也是人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个性的重要的条件。

P61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名词解释):P6919、要建立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的现代德育,需要解决两个问题:()P6920、()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也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

P7021、爱国主义的核心是(),P7022> ()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

P71第二章1、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o P762、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o P763、德育过程(名词解释):P774、社会主义学校德育过程(名词解释):P77 (2010年考)5、德育过程与解育过程的区別是什么?P786、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有何区别?P797、德育过程实质上是()。

(10双选)P808、德育过程结构(名词解释人P819、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的过程。

德育过程造就道德主体,包括()两个方面。

P8010、德育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o P8211、德育过程的主要孑盾()P8612、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P8613、德育规律(名词解释):P8614:现代德育过程(名词解释):P87/ P9315、现代德育过程实质上是()互相促进的道德共进过程。

P9316、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P9117、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名词解释):P9718、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哪几个部分?19、德育过程的调控包括()两个方面P9820、现代德育过程组织的原则是什么?P9921 >现代德育过程组织运行的特征有哪些?第三章1、道德,“道”是指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意识,包容了气),是社会现象;“德”指个体德行,即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在个体身上的体现。

社会化的“道”,个体化为“德”。

P104、P1052、狭义的思想品德仅指()。

广义的德育包括(),狭义的德育仅指()。

P1053、思想品德(名词解释):P1054、思想品德结构(名词解释):P1085、()是品德结构的基本要素。

人的完整心理结构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审美。

P110()三要素,是人们普遍确认的品德的基本要素。

P1086、我国学者在品德结构研中所得到的共识是什么?P1107、品德结构研究的理论成果对现代德育有何指导意义?P111o8、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

P1129、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有哪些重要观点?P11210、皮亚杰依据()的投射原理,采用()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发现儿童道德是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他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如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他律道德与自律道德间的差异相当于前运算思维阶段与具体运算思维阶段的差别。

主要是从结果和动机来考虑个体道德认知发展。

P112 11、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并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P114(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第六阶段:()o12、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在个性发展过程中,有两种情况: 一是缓慢地、逐渐地、平静地进行着的,叫(),另一种是在较短的时间里,个性发生剧烈的根本的变化,叫()o前苏联维果茨基认为,品德发展关键期是,()o我国林崇德认为,品德发展关键期是,()。

P11913、品德发展研究对德育工作和研究的指导意义P12114、品德发展的时代特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12215、当代中国青少年品德的特征是什么?P12416、认识青少年品德的时代特征对于现代德育的意义有哪些?P126第四章1、教育目的(名词解释):P1292、教育目标(名词解释):P1293、教育内容(名词解释):P1294、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关系是什么?P1295、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相互关系如何?P1306、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是内在一致,有其共同特征().7、德育目标在在德育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P1318、()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P130()是德育指导思想的核心。

P1329、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因素有哪些?P13210、三大类德育理论包括:()P134门、全球本位德育理论。

发源于当代科技革命和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后果,由此提出了科技和生产的道德取向问题,并先后产生了()P13412、社会本位德育理论。

包括()P13513、个人本位德育理论。

个人如位德育理论的最大特征是反对以社会为木而强调以个人为木。

包括()P13514、各国把培养()作为德育目标核心要求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P13715、()是德育的灵魂,是激发人们向上的力量,也是人类群体间最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P13716、确立德育目标、内容的方法论原则有哪些?P14217、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标应依据:()o 个人木位论主张教育目标应根据:()o P14218、制定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根木指导思想是什么?P14519、学校德育的根木任务是什么?P14520、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P14621、对中小学德育目标基木精神的理解?。

P14722、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的理解?P14723、(),这是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德育内容的主旋律。

这既是道德品质,又是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是现代道德主体应具有的主耍德性素质。

P15124、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及实施体系?P151第五章1、德育课程(名词解释人P1572、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

P1573、德目主义(名词解释人P1594、全面主义(名词解释):(06考)P1595、现代德育课程的类型。

完整的德育课程,在空间上,包括()。

在时间上,包括()在存在方式和影响方式上,包括()6、()和()为我国小学和初中两类正式课程。

7、我国现代德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类。

P1638、认识性德育课程(名词解释):(2010年考)P1649、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地位是什么?P16410、认识性德育课程的特征是什么?P164门、()是德育课程的第一要义。

1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功能是什么?16613、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o P166—16714、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与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区别?P16715、如何优化认识性德育课程?P16916、认识性德育课程是德育的(),活动性课程是德育的()oP17117、()是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

P17218、活动性课程与课外活动有何区别?P17219、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弥补知而不行之弊)。

P174 20中小学的活动课程分为()和()两种类型。

活动课程分为四类:()、()、()、()。

其中,()属于必修活动课,()属选修课。

而就德育课程来说,()是活动性课程的重要形式。

P17521、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组织和编排原则有哪些?P17522、美国的)提出“同时学习”的概念。

美国的)提出“伴随学习”的概念。

美国的)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先提岀“隐性课程” 的概念。

23、隐性德育课程(名词解释人P17724、隐性德育课程的特征有哪些?(10考):P17725、显性课程主要是以()、()、()方式影响学生的。

而隐性课程主要是以()、)方式影响学生的。

26、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有哪些?P17827、()是隐性德育课程最显著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

P17828、其实隐性课程的功能具有两重性,()o两种功能可能产生两种效果,()。

从隐性课程效果显现说,()o可见隐性德育课程的两种功能所产生的效果可能有四种类型: (1)、(2), (3)、(4) o 要追求一、三效果。

29、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P18030、校园文化(名词解释):P17731、校园文化,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

32、论述题:在教学中如何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P18033、校园精神(名词解释):(06考)P18134、(),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P18135、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可共同努力集中于哪些方面?P18136、为了使教学工作和实践活动真止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团结,教育者宜考虑哪几点?P18337、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内容?P182第六章1、德育网络(名词解释):P1862、简述社会德育组织体系的构成及相关职责。

(10简)P1873、社会德育组织体系(名词解释)(07名解)P1874、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心理学公式:B=f (P, E) P1885、建立德育网络的必要性是什么?P1886 、为什么说建立德育网络是德育现代化必然趋势?(论述)P1887、孤岛教育(名词解释):P1928、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2010年简)P1969、构建德育网络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方面有何作为?(06简)P19610、社会德育资源(名词解释):P19711、社会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有那些?P19812、校外德育基地(名词解释人P19813、社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名词解释):P20114、德育网络的沟通方式有哪些?(06考)P20515、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有利条件有哪些?P207o16、德育网络)包含的各种教育力量有:()的三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