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经验、考研分享

201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经验、考研分享

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一:政治学原理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一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用胡绳版本的就可以)2. 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 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10.陈哲夫、江荣海等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上、中、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11.陈哲夫著:《20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2013年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1 宽容(1)宽容的定义:对不同观点的自制与忍让;积极宽容与消极宽容(2)政治不宽容的后果:《宽容》序言--由于既有规定的不宽容而不能够容忍不同的意见;伏尔泰:不同意观点但誓死捍卫说话的权利;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原则,脱离野蛮政治的必经之路2 合法性合法性的含义:政权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程度,合法,正当性;政治合法性的两点:公民对政权的支持,;公民认可和支持政权的持久性合法性的应用:韦伯三种合法性: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3 福利国家(1)福利国家的含义:对现代(二战后出现的几种国家形态的讨论--福利国家自由民主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威权主义国家)福利国家属于其中的一种(2)福利国家的特点:国家以公民的生活幸福为目的,建立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典型国家如瑞典;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公民的选择自由受到了一定限制4 实证研究(1)实证研究的含义:与传统的规范性研究相对;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行为主义的基本特点;本体与认识;基本特点: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量化研究(2)实证研究的代表-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政治系统分析为代表的政治学中的宏大理论5 集体行动的逻辑(1)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含义:奥尔森-公共选择学派-代表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兴衰探源》《权力与繁荣》着重探讨为什么有的国家穷而有的国家富裕以及这种富裕与贫穷持续的原因--在一个国家内,存在大量的分利集团是一个国家贫穷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基本含义:在一个集体内,理性的个人不会做出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事,个人理性的最大化会导致集体理性的最大受损--由此推断公有制是所有制度设计中最不好的一种方式;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如何解决?明晰产权理论,制度规制与引导二简答1 政治学的基本问题(1)政治与政治学--政治学的古今之争--基本问题一A 关于政治学的定义: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是一种公共性的事务;城邦与正义;人的社会性;辨识善恶的能力)柏拉图(理性,激情与欲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理性的传统;自由主义;近代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分歧--列奥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关于政治学的古今之争--应然与实然;规范与实证;价值与事实;政治科学的局限性B比较靠谱的定义:政治学是研究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学问以及讨论--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困难(2)政治学基本问题之二--政治学的左右之争A 左与右在政治学上的定位以及《现代政治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左右的观点B中国政治学的左右与西方国家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总体说来,在中国,左派较为保守而右派相对激进,但是都对现有体制不满(3)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基问三A划分公共权力与公共权利--有助于政府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合理划分,划分公域与私域,B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C对公民权利进行保障,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害2 关于公共利益的争论(1)利益,公共利益与功利主义利益的含义--advantage interest 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获得内容与特性的需要;利益的划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各自的含义功利主义:追求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马克思的社会人定义;以及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划分--来源于利益本身的分化--个人利益与阶级利益--资产阶级社会=市民社会(2)公共利益的含义及其争论基于一定政治共同体之上的大多数公民的利益;争论--谁能够很好的代表公共利益?精英主义;多元主义;社群主义;制度设计--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制度经济学3 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1)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的基本含义以及分类;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中对原有划分(一党制,两党制与多党制)的批判(2)基本关系--迪韦尔热定律(3)政党与选举作为守门人的基本作用(4)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选择,西方民主制的遗产(5)利益聚合与利益分流--政治系统理论中政党的作用(6)政党通过选举而上台执政-在野党监督--宽容的体现三论述题论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争论(1)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争论与意识形态的含义自由主义--自由的争论(自由的基本含义;什么是自由?作为政治价值的集中代表观点--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古代人自由与现代人自由,德国的浪漫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争论;现实的应用--自由主义的基本假设:个人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分类--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基本形态(集中号称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社会主义的几种分类--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苏联解体后讨论的未来的社会主义(2)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争论核心是自由与效率的关系,个体与群体谁先谁后,但本质上没有很大差别,都是政治光谱上的中间派,自由与权威的关系-对自由主义的批判(3)对中国的启示--宪政社会主义与咨询型法治分别是中国的新左与新右对未来中国的判断以及提出的治理方式,前者称是超越自由主义,后者认为社会主义应建立一个法治至上的社会关于密尔积极简单的原则,关于政府的分类?(具体题目搞忘了^_^)以及为啥不能建构全能政府(1)密尔《论自由》以及何为“及其简单的原则”的含义及意义-涉己行为与涉他行为,(2)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三点(3)政治学中的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4)政府的基本分类:政府的定义以及积极政府与消极政府;大政府与小政府,全能政府与有限政府--全能政府是权力无所不包的政府-不能持久(5)限制绝对权力的制度设计以及呼唤良好的治理治理分为四种形态,良好的治理是善治的体现,社会资本的投资有助于中国建立熟人社会,联邦制的体现--特别行政区制度,分权制衡金字塔式治理模式-链式治理模式--环状治理模式--网状治理模式--中国进行到网状模式有些困难-增量民主,逐渐过渡北大政治学考研经验贴(育明教育武学员)2014年考研早已结束,按理说我应该早点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但我不喜欢炫耀,也没想过上来贩卖经验的人,加之之前忙于实习和毕业论文,直到最近与同学交流,才觉得自己更应该沉下心来,把自己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教训,写出来告诉别人,使2015年或者之后的考研学弟学妹有所借鉴。

如果本文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我将不胜荣幸。

一、我为什么报考北大对很多人来说北大是一个梦想是一种信仰,之前曾在论坛里看到很感人的一句话“即使倒下也要头朝着未名湖的方向”,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其实大可不必。

我们选择考研,还是应该理性冷静地分析利弊,预估事情的可能性和困难性,争取最大的成功几率。

我是大三下学期即将结束时才决定考研,之前一直在争取保研却未能成功,但即使考研,我也不知道该考哪里。

我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当时一直纠结该考本校,还是南大,或者北大。

大三放暑假后,我去了趟北京,并咨询了家里人的意见,最终在7月8号那天决定报考北大。

我选择报考北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纯粹感情的因素,北大清华可以说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而我作为文科生也对燕园这一学术圣地极为向往。

但是我一路前行,从小学到大学,多少曾经的同学已经失去追逐梦想的权利,我为他们惋惜也为自己庆幸,我为自己奋斗也替他们圆梦。

第二,我承认我有些功利的考量,北大有全国最多的资源,最大的平台,虽然我不能像我们学校很多同学那样保研,那我一定要考一个最好的。

第三,我觉得自己在本专业上读书太少,还有太多需要继续学习的地方,我希望通过考上北大来为自己的大学划上一个圆满的记号,让我的青春无悔无憾。

当然对于结果。

我也有过综合考虑。

如果一战功成当然最好,如果没有考上,就准备二战,反正考北大,二战也不丢人。

而且根据江苏省的政策,我们学校学生可以免试上岗大学生村官。

我当时做的最坏打算就是考不上去当村官,当村官期间继续备考。

二、初试如何备考很多人都关心这个,但其实根本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万能的经验可以效仿,一定要沉静下来,关键就是一个字“稳”,心态要稳,状态要稳。

要相信水到自然渠成,只要复习方向找准了,复习时间下够了,复习方法用对了,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

具体地说,北大专业课只要有两个科目,政治学原理和综合。

往年都是政治学原理150分,综合150分,又细分为三门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中共党史,每门50分。

2014年北大增加了一门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书目放在综合下面,结果考研试卷放在了政治学原理里面,也就是说政治学原理和中国政治思想史两门出一张卷子,150分,以政治学原理为主,综合不变。

北大政管给出的参考书目有很多,见最下方,加粗的划横线的重点。

1.政治学原理:如果本科就是本专业的话,经过四年熏陶,我觉得问题倒是不大。

但是如果跨专业,一定要大量补充,打好基础。

燕继荣的《现代政治分析原理》俞可平的《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是参考书目里的重点。

王浦劬、李景鹏的简单看看就好。

另外,如果需要补充,看看杨光斌、孙关宏的《政治学导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