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仓库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仓库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仓库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仓库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2职责与权限2.1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物资仓库的管理。

2.2质量部门负责物资进货的入库检查及在货库存的复检。

2.3资材部门负责组织对死呆物资的评审及处理跟踪落实工作。

2.4技术部门负责物资保存期限及储存条件的确定。

2.5财务部门负责物资库存账务的监控。

3术语3.5五不准:未经检验的物资不准入库;不合格的物资不准入库;未见到的物资不准入库;实物与发票有差异的物资不准入库;申购手续不完备的物资不准入库。

3.6六过硬:收发、掌握、交接、报表、保管、保养。

(收、发料清楚,掌握物料性能,送料交接手续完整,报表数据准确,各类物资妥善保管,定期保养。

)4物资的入库与验收4.1凡列入A、B、类的物资,采购人员必须在合格供方内采购,由采购人员在K3系统采购检验申请单”中送检,进料检验员根据送检程序,按检验标准进行检验、试验或验证,并在规定时间内出具 K3系统采购检验单”报告。

检验合格的,由仓库管理员负责验收物资名称、规格、数量,并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的,不予入库。

不见库的物资,必须有第三方签字确认,方可入库。

4.2如遇生产急需的特殊情况,采购人员应向相关部门申请紧急放行”方可入库。

4.3如样品性质的物料,需有技术部门的试用合格的试制报告方可入库。

量部门负责办理入库手续。

4.6除上述之外的零星物资的采购,由采购人员采购并保证质量,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

4.7办理入库手续时,要对入库单逐项核对,并通过检斤、检尺、点数等方法确定物资名称、物资代码、规格和数量无误后,方可入库。

在物资验收,发现数量不符时,此批物资按实入库,并及时向采购人员及资材部门报告。

_4.8仓库接收物资时,要登记在册,及时粘贴到货日期、环境管理物质标识,及有批次管理的物资标识,要准确记录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5物资的保管与保养5.1仓库要根据物资的类别,对易燃、易爆物资;压力容器贮存;油类物资;化工类物资; 保税物资及常规物资保存要进行分类存放、分仓库、分货架管理。

5.2仓库管理员对仓库要做到遇脏打扫、遇尘打扫、随时打扫。

保持仓库地面及物资的整洁。

5.3仓管员、相关人员及物资进出仓库,应加强管理,严防灰尘带入仓库。

5.4物资摆放地面时要加地垫,保持通风、干燥、清洁。

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化工类、油类物资在仓库保管区域,要有明显的安全须知和安全警示。

并配备降温和通风的设施,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5.5对易生锈、变形的物资,要进行合适的保管和适当的保养,防止产生锈蚀、变质、霉烂、损坏。

5.6对温、湿度有特殊保管要求的物资。

仓库要有空调、除湿机、冰箱等控制温、湿度的硬件设施,要确保仓库在有效的温、温度范围内,保证存放物资的有效、正确保管。

5.7仓管员要每天做好温、湿度的记录,记录时间在每天的中午11点,记录原始件要存档。

如有异常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5.8红外截止玻璃、B270玻璃、D263玻璃、UV胶带、油墨、背胶、保护膜、镀膜材料保管温度在10〜28 C.湿度在40%-55% 。

紫外固化胶水应避光,放置在冷藏箱内,保管温度在0〜10 C。

5.9货架层载重量的规定5.9.1 轻量型货架层载重量为200KG,重量型货架层载重量为 350KG。

5.9.2 存放D263T 玻璃的重量型货架,单件包装为100片的400*400*0.3 的玻璃,重量约13KG.层叠不得超过6层,每层不得超过 24包。

单件包装为 50片的其它规格玻璃,5.10限高线的规定5.10.1 限高线应从操作者取、存物资方便、安全角度及库容的实际储存条件考虑设定最高限度。

5.10.2 仓库包装盒”纸盒的限高线为 2m ,以40CM高度的纸箱不得超过五层,重量不得超过90KG。

5.10.3 货贺上的纸箱置放最多为二层,不得超过地面2.5M.只能存放轻盈的物资,重量每箱不得超过10KG,并常备垫高椅子便予存取工作。

5.11重要物资掉落的管理5.11.1 红外截止玻璃、B270玻璃、D263玻璃物资掉落的,以重新送检的方式及时通知质量部,由质量部检验后,合格的重新贴合格标志,不合格按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处理。

5.11.2 UV胶带、油墨、背胶、保护膜、胶水、镀膜材料掉落的,仓库管理员确认有无破损,无破损的放回货架,破损的按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处理。

5.11.3 包装盒掉落的,仓库管理员确认有无破损,无破损的贴上标签写明车间重新清洗包装盒,破损的按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处理。

6物资的出库与领用6.1发放物资应按先进先出”的原则,严格按照物资到货的日期标识,先到先发。

并做好不易辨别物资的先出”标识。

6.2对有保管期限要求的物资,根据K3预警系统,在离保质期还有二个月的物资仓管员应及时报告资材部门。

资材部门应及时作出相关的措施。

6.3材料的出库,参照领料流程所规定的程序办理。

(具体见相关领料流程图)6.4仓库送料员送料时,交接手续必须完备,在物料交接时必须当面清点所送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以领料员签名为准。

删改。

7库存物资的标识7.1库存物资应堆放整齐、标识明显。

标识上应写明:物料代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日期、及进出库记录。

7.2库号、货架号、定置区域、标识应清楚,方便核查。

8库存物资的控制资材部门对主要物资根据其消耗量、采购周期、检验周期等情况在K3中设置最高存量、安全存量与最低存量。

对超出存量或低于安全存量的物资,仓库管理员及时通知采购人员,并及时作出对策。

9仓库的帐务管理日9.1每天必须及时按规定录入出、入库”单,能随时准确地反应在K3系统中的库存数据。

每月由仓管员打印出库存报表,进行帐、物核实。

9.2生产科统计员每天必须对仓库的出库”单据,进行第二次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9.3准确掌握库存物资动态,配合采购部门做好物资的合理库存并确保收支与结存平衡。

10仓库的盘查与盈亏处理10.1仓库坚持收发盘点与全面盘点相结合,收发盘点由仓管员随时盘点,每月月末由仓库人员对库存物资进行重点盘查,做到帐、卡、物一致,至少二个月全面盘点一次。

10.2发生盈亏时,仓管员应查明原因,并填写盘盈、盘亏调整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转财务部按有关规定办理。

10.3因保管不当造成物资变质、损坏或发生盈亏,要查明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对责任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处罚。

11物质废弃物的回收11.1仓管员要熟知重要环境管理物资清单,对报废办公用品(复印机的碳粉、硒鼓;传真机的墨盒;打印机的墨盒、色带、硒鼓;日光灯管;旧电池;笔芯类;水银温度计;计算机的电池等)可回收物的物资,领用新品时,须以旧换新,对造成环境影响的,需集中回收,交综合办公室废品库存放,由公司集中统一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仓管员不得自行处理或不回12库存物资的保存期限12.1技术部门根据物资的特性及使用情况,会同质量、资材部门编制《物资保存期限仓储要求》。

12.2采购与生产负责在 K3基础资料中对保质期限及存储条件进行设置。

12.3仓库管理员每月导出《保质期预警分析表》报资材部门,由资材部门负责组织分析,并制订措施,实施管理。

若在预警期内仍不能使用完毕的,要制订纠正措施,防止有类似现象发生。

13.1死呆物质指材料仓库中超出180天未进未出的物料或超过保质期的材料。

13.2仓库每月末从 K3系统导出60天内只进未出的物料清单通报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核对确定不用的物料,交资材部门与供应商协商退回。

13.3资材部门根据情况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死呆物资的评审分析会,并将评审结果发送至相关部门、车间、材料仓库及财务。

13.4不可使用须作报废处理的物资,金额在 10000 元(含10000 元)以下的由技术质量部门、制造部门确认后即可报废,10000元以上的由主管副总审批后再处理。

13.5可重新利用物资由相关部门制订使用计划,并按规定落实投入生产使用。

13.6除使用部门主观因素导致的死呆物资,须计入车间成本外,其余可重新利用物资,不计入使用车间成本。

13.7对于重新利用的物料,必须送进料检验重新检验;对于有害物资管制标准变更后,要重新确认送检库存物资是否符合新标准要求。

14长期物资的管理14.1长期物资是指材料仓库中入库时间超出二年的ABC类材料。

14.2对于超出二年的材料,仓库以重新送检的方式及时通知质量部。

由质量部检验后,在材料包装上贴长期物资的标识。

每半年确认一次,按进料的标准检验,检验方式以目视为主,主要检验项目为外观、包装等。

14.3长期物资要放在专门设立的长期物资区。

15仓库的消防与安全管理15.1易燃、易爆、化工类、油类物资的危险品仓库,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沙、防爆灯等安全设施,要有明显的安全须知和安全警示。

15.2易燃、易爆、化工类、油类物资要有规范的操作流程,有安全的使用程序。

仓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文件规定。

15.3仓库在积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防盗。

防窃的安全工作,要随时检查门、窗、锁及各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15.4仓库是个重要的物资部门,要严禁非仓库人员随意进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