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心理学第二章-注意PPT课件
大学心理学第二章-注意PPT课件
.
25
三、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 应用(P39)
上课之初,组织教学引起有意注意 随后,激发兴趣,引起无意注意 由易到难,掌握重难点,进入有意注意 辅以案例、图片、活动讲解,加深理解
这样交替进行,才能稳定注意,缓解疲劳,增 强学习效果。
.
26
第四节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范围(广度)(P39) 概念: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 能清楚地觉察到的客体的数量。
.
31
三、注意的分配(P41)
概念: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 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分配的条件:
①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其 中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其余 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已形成 了动作系统即固定的反应系统
.
32
四、注意的转移(P41) 概念: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
影响因素: ①主观因素:如活动任务、个体
经验、情绪等 ②客观因素:如刺激物排列的特
点等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7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1/10秒内):
黑色圆点 8~9个; 外文字母 4~6个; 几何图形 3~4个; 汉字 3~4个。
.
28
二、注意的稳定性(P40)
概念: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 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②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 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指向性和集中性的关系:指向性和集中性是 同一注意状态的两个方面。注意指向和集中 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指向的范围越大,其集 中性就越差;指向范围越小,集中性就越好。
.
4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
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复杂 而又特殊的反射,它由新异刺激引起, 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朝向反射也 不会发生了。
.
5
注意与大脑额叶、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有 密切关系:(P32)
脑干网状结构与注意:
脑干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在于激活和维持 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使注意等心理现象 的发生成为可能,所以注意和网状结构有 密切关系。
网状结构损伤——信息不能传递,有机体 陷入长期昏迷状态。
.
6
大脑额叶前部与注意:
2. 有意注意也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 意。
.
23
第三节 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P36)
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丰富 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 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
件 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分心
.
24
二、有意注意在教学中的应用(P38)
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严格而适当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激发间接兴趣
大脑额叶大部分损伤——对语言指示、 定向反射不能恢复,皮层觉醒水平不能 提高
严重损伤——注意不能集中,高度分心。
.
7
边缘系统与注意:
边缘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元, 这类神经元专门负责注意。具有选择功 能。
.
8
三、注意的功能(P32)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调节与监督功能
.
9
1. 选择功能
.
29
注意的起伏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 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难 直接控制的。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有 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
.
30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P41)
①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 ②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 ③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健康)
第二章 注意
.
1
本章要点
1
注意的概念、功能(掌握)
2
注意的品质(理解)
3
注意的分类及规律(掌握)
4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掌握)
.
2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P31) 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 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
3
注意的特点:
①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 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 象。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 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 成,以保证心理活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同时对产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的调节 与矫正。
.
12
第二节 注意的规律性(三种注意)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P34—P35) 概念: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13
三、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P36)
概念: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 注意。
特征: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 意的某些特征.
发生: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
20
有意后注意的规律(形成条件):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
21
注意的种类
类型
目的性
无意注意
无
(不随意注意)
意志努 力
不需要
性质
低级、 自发的
例如
窗外的歌 声
有意注意
有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有
需要
高级、 学习、听
自觉的
课
不需要
最高级、 电脑打字
自觉性 “盲打”,
程度很 打毛衣不
强
用看
.
22
三种注意的关系: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各有所长,各 有所短。
它们在实践活动中紧密配合,协同 作用:
1. 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为有意注意;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 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 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 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 作用。
.
10
2. 保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 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时 间)。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 条件。
.
11
3. 调节与监督功能
2. 消极——使从当前活动中被动地离 开,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
.
17
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P35—P36)
概念:有预定目的、需要一 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
18
有意注意的规律(引发条件):
1 2
3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对兴趣的依从性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对人格的依从性
.
19
无意注意的规律(引发原因)
刺激本身的特点vs人本身的状态
.
14
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 刺激的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
15
个体的主观状态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精神与机体状态 知识经验
.
16
无意注意的意义:
1. 积极——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从 而形成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