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制定的程序

(1)战略调查:战略调查要抓住企业发展的深层问题和主要问题,如现实 市场需求及潜在市场需求;现实竞争对手及潜在竞争对手;现实生产资 源及潜在生产资源;现实自身优势及潜在自身优势等。 (2)战略提出:在战略调查基础上要提出企业战略草案,要把核心内容阐 述得很清楚。 (3)战略咨询:为防止战略失误,在确定企业战略之前,需要就整个战略 或其中部分问题征求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业内人士和战略专家 的意见。 (4)外部分析:确认可以使企业受益的环境条件和企业应当回避的威胁, 从而确认那些是关键的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政治政 府和法律因素、技术因素和竞争因素等。 (5)内部分析:全面收集有关企业的管理、营销、资源、财务会计、生产 作业、研究与开发,以及信息系统运行等各方面准确信息,并进行充分 地、科学地和实事求是的研究分析,以确定公司的存在的问题、优势和 弱点。内部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动态分析法(SWOT)。 (6)战略决策:企业战略决策对企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应该由企业领 导集体决策。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原则
•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 (1)创新发展,塑造转型升级新动力 (2)绿色发展,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 方式 (3)智能发展,建立现代生产体系 (4)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深度融合,促进向服 务型制造转型
企业战略的定义
•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 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持续与发展中的重大 问题进行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的谋划 和决策,包括竞争战略、营销战略、发展战 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 信息化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 等。企业战略指导企业发展中长期计划,企 业发展中长期计划落实企业战略;前者是纲, 纲举目张。
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

(1)适应环境原则:注重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 (2)全程管理原则: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与评 价是一个整体过程,不能忽略任何一个阶段 (3)整体最优原则:战略管理要强调整体最优,而 不是强调局部最优。 (4)全员参与原则:企业全体员工都要参与。 (5)反馈修正原则:分步骤的实施,企业要不断的 跟踪反馈,以保证战略的适应性。 (6)从外往里原则:卓越的战略制定是从外往里而 不是从里往外。
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1)
• 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有几千年历史。社会形态可形像地描述为: 五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1)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依靠人力和畜力,使用 简单的手工农具,劳动效率低,自给自足。 (2)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率低,社会分化程度低, 社会流动性弱,。 (3)人们的思想观念陈旧,迷信权威,惧怕变革,人 际交往的人情味浓厚。 (4)各阶级阶层之间壁垒森严,伦理规范使个人的发 展受到极大限制,社会进步非常迟缓。
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2)
• 工业社会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以工业生产为主导成分的社会。 (1)以大机器的使用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为核心的专业化生产。 (2)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产效率全面提高。人的生活水平获 得改善,寿命延长 (3)社会分化剧烈,社会分工精细,个人发展的机会增多。 (4)社会流动性增强,业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和地缘关系而成为 人们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 (5)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民主化提高 (6)城市数量增加、规模加大,农业人口比重降低 (7)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联络手段高度发达,社会日趋开放。 (8)人的思想观念充分更新,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加强,追求 变革成为人们基本价值取向。
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

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设计、选择、控 制和实施,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全过程。 它主要研究企业作为整体的功能与责任、所面 临的机会与风险,重点讨论企业经营中所涉及的跨 越如营销、技术、组织、财务等职能领域的综合性 决策问题。企业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全局性、 长远性的重大问题。诸如企业的经营方向、市场开 拓、产品开发、科技发展、机制改革、组织机构改 组、重大技术改造、筹资融资等。
信息化、工业化与现代化三者的关系

目前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 的历史性任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 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 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实现社会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与工业化逐步融为一体化
信息化带动提升工业化 信息化 工业化支持促进信息化 工业化
企业信息化 (2)
第2章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符长青博士
第2章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主要内容:
(1)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发展环境。 (2)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定义、特征和程序。 (3)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概念、基本模型和 方法。 (4)IT管理和IT治理。企业信息孤岛,信息 数据标准化。 (5)企业数据模型和信息化战略实施流程。
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3)

信息社会
大规模地生产和利用信息与知识,以知识经济为 主导的社会。 (1)信息成为社会的战略资源 (2)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信息产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4)经济结构转向服务型经济 信息社会是以服务为 基础的社会,服务业指的是除农业和制造业两 种产业之外的商业、金融、保险、交通、卫生、 娱乐、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西方发达国 家上世纪中叶开始的信息化高潮,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 础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须的过程,不能被整体 上跨越。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虽然工业化在 我国是不可逾越的,但在人口众多、素质不高、社会发展多 样化和多层次的情况下,要普遍进入信息社会,实现社会跨 越发展决不是不要工业化,而是如何协调两者的发展,利用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换言之,步走,反而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走 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