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主讲人:万珊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同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包括无症状的心肌局灶性炎症和心肌弥漫性炎症所致的重症心肌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很多种病毒都可能引起心肌炎,其中以柯萨奇病毒,孤儿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较常见,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约占30%至50%。
此外,流感,风疹,单纯疱疹,肝炎病毒,HIV等也能引起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包括病毒直接作用对心肌的损害;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
这些变化均可损害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典型病变是心肌间质增生,水肿及充血,内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等。
【临床表现】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严重性,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以猝死。
1.病毒感染症状约半数病人在发病前1至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
热,全身倦怠感等“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泻等消化道症状。
2.心脏受累症状病人常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胸痛、乏力等表现。
严重者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心源性晕厥、猝死。
3.主要体征可见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心尖部第
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三心音或杂音。
或有肺部啰音、颈静脉怒张、肝大、心脏扩大、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体征。
病毒性心肌炎病程各阶段的时间划分比较困难,一般急性期定为3个月,3个月至一年为恢复期,一年以上为慢性期。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加。
急性期或心肌炎活动期心
肌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增高。
2.病原学检查血清柯萨奇病毒IgM抗体滴度明显增高,外周血肠道病毒
核酸阳性或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心内膜心肌活检有助于病原学诊
断。
3.X线检查可见心影扩大或正常。
4.心电图常见ST-T改变和各型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
导阻滞等。
严重心肌损害时可出现病理性Q波。
【诊断要点】目前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根据病毒前驱感染史,心脏受累症状,心肌损伤表现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排除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其他疾病而作出诊断。
但病毒感染心肌的确诊有赖于病毒抗原,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的检查。
若病人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低血压等在内的1项或多项表现,不宜轻度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补充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2.对症治疗心力衰竭者给予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频发
室性期前收缩或有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考虑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
目前不主张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对有房室传导阻滞,难治性心力衰竭,重症病人或考虑有自身免疫的情况下则可慎用。
3.抗病毒治疗近年来采用黄芪,牛硫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抗病毒,
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有一定疗效。
干扰素也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但价格昂贵,非常规用药。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1.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受损,并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有关。
(1)休息与活动:向病人解释急性期卧床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防止病情加重或转为慢性病程。
无并发
症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一个月;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应卧床休息3
个月以上,直至病人症状消失,血液学指标等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
加活动量。
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
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减少
不必要的干扰,保证病人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2)活动中监测:病情稳定后,与病人及家属一起制定并实施每天活动计划,严密监测活动时心率,心律,血压变化,若活动后出现胸闷,心
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应停止活动,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
的指指征。
(3)心理护理:病毒性心肌炎病人中青壮年占一定比例,患病常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从而易产生焦急,烦躁等情绪。
应向病人说
明本病演变过程及预后,使病人安心休养。
告诉病人体力恢复需要一
定时间,不要急于求成,当活动耐力有所增加时,应及时给与鼓励。
对不愿活动或害怕活动的病人,应给与心理疏导,督促病人完成耐力
范围内的活动量。
或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为病人提供适宜的活动环
境和氛围,激发病人活动的兴趣。
2.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急性期应严密心电监护直至病情平稳。
注意心律,心率,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皮肤黏膜颜色,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咳嗽,颈静脉怒张,水肿,奔马律,肺部湿啰音等表现。
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心力衰竭,立即配合急救处理。
【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学习和前途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配合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健康指导】
1.饮食病人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尤其是富含维生素
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心肌代谢的修复。
戒烟酒及刺激性的食物。
2.活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出院后需继续休息3至6个月,无并发症
者可考虑恢复学习或轻体力工作,6个月至一年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妊娠等。
3.自我保健与监测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注意防寒保暖,预
防病毒性感冒。
教会病人及家属测脉率、节律,发现异常或有胸闷、心悸等不适及时就医。
【预后】绝大多数病人经适当治疗后能痊愈,部分病人心律失常尤其是各
型期前收缩持续存在,并易在感冒、劳累后增多,如无不适不必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
少数病人在急性期可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部分病人经过数周或数月后病情可趋稳定但可能留有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电图异常、伴或不伴有心律失常等,经久不愈,形成慢性心肌炎,临床上很难与扩张型心肌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