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方案DY—()建—()—()XXXX建业集团有限公司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方案编制依据 (3)三、施工准备 (3)四、作业条件 (4)五、操作工艺 (5)六、成桩验收 (6)七、褥垫层 (6)八、质量标准 (7)九、成品保护 (8)十、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8)十一、质量记录 (9)十二、安全环保措施 (9)一、工程概况XXXX项目二、方案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CFG桩复合地基技术规定》(Q/JY 06—1997)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6、地基处理设计单位《CFG桩桩位布置图》;三、施工准备3.1材料要求3.1.1水泥:宜选用P.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
3.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且泥块含量不大于2%。
3.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 20mm,杂质含量小于5%,含泥量不大于2%。
3.1.4粉煤灰:宜选用I级或Ⅱ级粉煤灰,细度(0. 045方孔筛筛余量)不大于12%和20%。
3.1.5外掺剂:多为泵送剂、早强、减水剂等。
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3.2主要机具3.2.1长螺旋钻机:常用长螺旋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2.1。
常用长螺旋钻机工作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表2. 2.13.2.2现场搅拌素混凝土或采用商品砼。
3.2.3 混凝土输送泵,宜选用45~60m3/h规格。
3.2.4连接混凝土输送泵与钻机的钢管、高强柔性管,内径宜不小于150mm。
3.2.5溜槽或导管:将搅拌机出料溜至混凝土输送泵,导管直径宜不小于300mm。
3.2.6手推车或机动小翻斗车,装卸运砂石料或运土。
3.2.7磅秤,称砂石料重量,盘秤或天平称外加剂重量。
3.2.8长短棒式振捣器,部分加长软轴,振捣桩体混凝土用。
四、作业条件4.1施工前应完成“三通一平”施工条件,现场电源根据设备功率大小,选用现场配电;水源根据设备数量,选用宜大勿小;场地应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如强度不足,应铺垫砂石,或垫钢板以利机械行走。
地上、地下如电线、管线、旧建筑物、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己排除处理完毕,无碍施工。
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安全设备准备就绪。
4.2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土质、水文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4.3按CFG桩位平面图,测设桩位轴线、定位点,用ф25钢筋在桩位处扎入深度不小于300mm的孔,填人白灰并插上钢筋棍,标识桩位,要求所有桩位一次全部放完,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施工员、班组长共同对桩位进行检查,确认准确无误后,与甲方或监理办理预检签字手续。
基坑内施工时,边坡应外扩不小于1.Om,以利边角桩施工。
4.4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安全交底,施工前对设备进行安全可靠性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4.5施工现场应做好材料、机具摆放规划,使素混凝土输送距离最短,且输送管铺设时拐弯最少。
五、操作工艺5.1工艺流程桩机定位→钻孔施工→混凝土配制、运输及泵送→压灌混凝土成桩→成桩验收。
5.2桩机定位桩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移位。
为准确控制造孔深度,应在桩架上或桩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5.3钻孔施工5.3.1 钻机进场后,应根据桩长来安装钻塔及钻杆,钻杆的连接应牢固,每施工2~3根桩后,应对钻杆连接处进行紧固。
5.3.2桩机就位前进行孔位复核。
钻机定位后,钻尖封口,最好用橡皮筋箍住。
进行预检,钻尖与桩点偏移不得大于10mm,并采用双向锤法将钻杆调整垂直,慢速开孔。
5.3.3钻进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来确定:杂填土、黏性土、砂卵石层为0.2~0. 5m/min;素填土、黏性土、粉土、砂层为1.0~1.5 m/min。
施工前应根据试钻结果进行调整。
5.3.4钻机钻进过程中,一般不得反转或提升钻杆,如需提升钻杆或反转应将钻杆提至地面,对钻尖开启门须重新清洗、调试、封口。
5.3.5在钻进过程中,如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现有节奏的声响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5.3.6钻出的土,应随钻随清,钻至设计标高时,应将钻杆导正器打开,以便清除钻杆周围土。
5.3.7钻到桩底设计标高,由质检员终孔验收后,进行浇灌混凝土作业。
5.4混凝土配制、运输及泵送5.4.1采用预拌混凝土,其原材料、配合比、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5.4.2运输要求:采用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罐车需要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施工现场。
5.4.3地泵输送混凝土。
(1)混凝土地泵的安放位置应与钻机的施工顺序相配合,尽量减少弯道,混凝土泵与钻机的距离一般在60m以内为宜。
(2)混凝土泵送前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润湿,砂浆不得泵入孔内。
混凝土的泵送尽可能连续进行,当钻机移位时,地泵料斗内的混凝土应连续搅拌,泵送时,应保持料斗内混凝土的高度,不得低于400mm,以防吸进空气造成堵管。
(3)混凝土输送泵管尽可能保持水平,长距离泵送时,泵管下面应用垫木垫实。
当泵管需向下倾斜时,应避免角度过大。
5.5压灌混凝土成桩5.5.1钻至桩底标高后,应立即将钻机上的软管与地泵管相连,并在软管内泵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以起润湿软管和钻杆作用。
5.5.2钻杆的提升速度应与混凝土泵送量相一致,充盈系数不小于1.0,拔管速度应控制在1.2-1.5m/min,如遇淤泥或淤泥质土适当放慢。
应通过试桩确定提升速度及何时停止泵送。
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并应减慢提升速度。
成桩过程中经常检查排气阀是否工作正常,如不能正常工作,要及时修复。
5.5.3 为防止堵管,应及时清理混合料输送管。
应及时检查输送管的接头是否牢靠,密封圈是否破坏,钻头阀门及排气阀门是否堵塞。
5.5.4混凝土塌落度宜控制在160-200mm。
5.5.5 施工时,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高出长度应根据桩距、布桩形式、现场地质条件和施打顺序等综合确定,一般不小于0.5m。
5.5.6应隔排隔桩跳打,新打桩与已打桩间隔时间不应小于7d。
5.5.7 成桩施工各工序应连续进行。
成桩完成后,应及时清除钻杆及软管内残留混凝土。
长时间停置时,应用清水将钻杆、泵管、地泵清洗干净。
5.5.8桩体经7天后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可进行土方开挖清桩间土,如桩顶离地面在1.5米范围内,宜采用人工开挖,如大于1.5米,下部700mm宜采用人工开挖,以避免损坏桩头部分。
5.5.9冬期施工时,混合料入孔温度不得低于50C,对桩头和桩间土应进行采取保温措施。
5.5.10必要时成桩后对桩顶3~5m范围内进行振捣。
5.5.11成桩过程中,抽样做混合料试块,每台机械一天应做一组试块,标准养护。
六、成桩验收6.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检验应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施工结束28天后进行,试验数量宜为总桩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点。
6.2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0%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
七、褥垫层7.1褥垫层施工时必须先把CFG桩顶修补平整。
7.2褥垫层厚度宜为150-300mm,由设计确定,施工时虚铺厚度h=ΔH/λ(λ为夯填度=0.87-0.9),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桩法,当基础底面下桩间土的含水量较小时,也可采用动力夯实法。
7.3褥垫层铺设一般超出基础垫层边缘一定宽度,具体铺设范围依据设计。
7.4褥垫层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做成斜坡,每层错开0.5~1.0m长度,并夯压密实。
7.5 褥垫层施工前,桩间浮土必须清除干净;褥垫层底面应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可挖成台阶或斜坡搭接,搭接处充分夯压密实,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7.6 褥垫层铺设应保证桩顶以下30~50mm,即桩体嵌入褥垫层30~50mm。
7.7 褥垫层材料采用砂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并级配良好;不宜采用天然砂卵石。
砂石褥垫层中砂的掺量一般为碎石的20%-30%。
八、质量标准8.1主控项目8.1.1水泥、粉煤灰、砂及碎石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8.1.2施工中应检查桩身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和提拔钻杆速度、成孔深度、混合料灌人量等。
8.1.3施工结束后,应对桩顶标高、桩位、桩体质量、地基承载力以及褥垫层的质量做检查。
8.2 -般项目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4.2的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表4.2注:1.夯填度指夯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体厚度的比值。
2.桩径允许偏差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九、成品保护9.1 施工中应保护测量标志桩和桩位标志不被扰动。
9.2剔除桩头时用钢钎等工具沿桩周向桩心逐步剔除多余的桩头,直到设计桩顶标高,并把桩顶凿平。
9.3不可用重锤或重物横向击打桩体,避免造成桩顶标高以下的桩体横向断裂。
9.4 冬期施工时,桩头清除至设计标高后,立即对CFG桩和桩间土采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防止桩间土冻涨而造成桩间土拉断,同时防止桩间土受冻后符合地基承载力降低。
十、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0.1施工前要确定钻机行走路线,成桩后钻机避免碾压成桩,如场地限制,个别桩无法避免,须垫设方木,钻机方可行走。
10.2混合料下到孔底后,每打泵一次提升200~250mm,均匀提钻并保证钻头始终埋在混合料中。
10.3混凝土堵管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混凝土搅拌不匀、混凝土坍落度小、成桩时间过长混凝土初凝等。
10.4串桩:一般发生在桩间距小于1. 3m的饱和粉细砂及软土层部位,当发生串桩现象时,可采取跳打的方法。
10.5缩径夹泥现象:一般是由于提钻速度过快,钻尖不能埋人混凝土面下而产生。
可采用控制提钻速度解决。
10.6施工中断时间超过1h或混凝土产生离析时,应重新钻孔成桩。
10.7如采用现场搅拌,要计量准确,保证搅拌时间不少于1. 5min,必要时搅拌时间更长,保证好的和易性,保证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按设计要求留制试块。
10.8冬期施工应采取有效的冬施方案。
压灌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
10.9 当气温高于30℃时,要在混凝土输送泵管上覆盖两层湿草袋,每隔一段时间洒水湿润,以防管内混凝土失水离析,造成堵塞泵管。
10. 10雨季施工时,增加骨料含水量的测量次数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10. 11 如果在基槽开挖和剔除桩头或施工中造成桩体断至设计标高以下,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假如断裂面距桩项标高不深,可用C20或C25豆石混凝土接至设计桩顶标高,方法如图6. 11所示。
注意在接桩头过程中保护好桩间土。
图6. 11接桩头示意图十一、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11.1水泥、粉煤灰、砂、石子、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