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练习一、一词多义期:1、期山东为三处动词,约定2、度已失期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3、期年一周(年、月)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服,为期一年的丧服属:1、骑者属者百余人耳跟随2、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3、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4、若属皆且为所虏类5、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6、诸侯皆属焉从属,隶属,归属引:1、乃引“天亡我”借口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率领3、将军夜引弓拉开(弓)4、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5、相如引车避匿退回,调转矜:1、矜愍愚诚怜惜2、自矜功伐夸耀伐:1、自矜功伐功劳2、伐无道,诛暴秦讨伐害:⒈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⒉邪曲之害公损害⒊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祸害乃:⒈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就)⒉平明,汉军乃觉之(才)⒊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表示范围的限定,只、仅仅)⒋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表转折,但、却竟然)以:⒈以故,事得已(因为)⒉以是知其能(凭借)⒊以示士卒必死(来)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逐之(率领)⒌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凭借)二、通假字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通“徭”,徭役2、问一田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称呼3、骑皆伏曰:“伏”通“服”,佩服4、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出示,展示5. 羽岂其苗裔邪?“邪”通“耶”,语气词,吗6、乘埶起陇亩之中:“埶”通“势”,形势三、古今异义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古义:学习认字与写字今义:学习书本)2、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古义:指流寓在当地的客民今义:宾朋客人)(古义:指当地的土著丁壮今义:儿子兄弟)3、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名词)4、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古义:痛快的打一仗今义:快速战斗)5、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古义:山的东边今义:山东省)6、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一片地域)7、吾知公长者(古义:年高有德行的人今义:泛指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8、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古义:比喻微小的权势今义:指体量大小)9、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古义:治理今义:管理)10、于是项王及悲歌慷慨(古义:在此,这时候今义:承接连词(古义:意气激昂今义:大方,不吝啬)1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古:悬赏今义:购买)12、放逐义帝而自立(古义:自己立自己今义:靠自己一个人)13、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古义:才能和勇气今义:才能)四、词类活用1. 毋妄言,族矣(名作动,灭族)2. 梁以此奇籍(意动,以……为奇)3. 皆沉船,破釜甑(使动用法)4.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修筑营垒)5. 无不膝行而前(名作状,用膝盖)6.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作状,在夜里)7.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在夜里)8. 直夜溃围南出(名作状,向南)⒐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名作状,向东)⒑无不膝行而前(名作状,用膝盖)⒒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名作动,向西走)⒓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使动,使……为王)⒔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为动,为……而死)⒕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名作状,像蜂一样)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项籍者,下相人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省略句以(之)赐公汉王为(之)发哀吾闻之(于)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乘势起(于)陇亩之中3、定语后置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4、被动句吾属今为之虏矣5、宾语前置乃谓其骑曰:“何如?”籍何以生此6、状语后置与籍避仇于吴中六.阅读下面《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两段话,然后按要求答题: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王使人致命怀王。
怀王曰:“如约。
”乃尊怀王为义帝。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
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
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诸将皆曰:“善。
”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
”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
”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
【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史记·项羽本纪》)1.对“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项王、范增疑心刘邦在关中做了王会扩张势力占有全国,可是已经和解,又讨厌背上一个违反约定的名声,怕诸侯背叛自己。
B.项王、范增疑心刘邦在关中做了王会扩张势力占有全国,可是已经和解,又讨厌刘邦违反约定的名声,怕诸侯背叛他。
C.项王、范增疑心刘邦已经在关中做了王,可是已经和解,又讨厌背上一个违反约定的名声,怕诸侯背叛自己。
D.项王、范增疑心刘邦已经统一了天下,可是已经和解,又讨厌背上一个违反约定的名声,怕诸侯背叛自己。
2.对括号中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A.项……国/使……帝/曰/古……里/必……游。
B.项……出/之国/使……帝/曰/古……里/必……游。
C.项……国/使……帝/曰/古……方/千……游。
D.项……之/国……帝/曰/古……里/必……游。
3.表明项羽残忍、自私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c)①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②烹说者③乃尊怀王为义帝④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⑤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4.与这段文字的内容没有出入的一项是 (c)A.项羽进咸阳后,残忍地屠城、焚宫、掠财宝妇女,又烹说者;紧接着又逐放和杀害了义帝,并瓜分了天下。
B.项羽进咸阳后,残忍地屠城、焚宫、掠财宝妇女,又烹说者;紧接着又逐放和杀害了义帝,并瓜分了天下;还违约封刘邦为汉王。
C.项羽进咸阳后,残忍地屠城、焚宫、掠财宝妇女,又烹说者;紧接着又挟私心立侯王,自立西楚霸王;逐放和杀害了义帝。
D.项羽进咸阳后,残忍地屠城、焚宫、掠财宝妇女,又烹说者;紧接着又逐放和杀害了义帝,并瓜分了天下;又挟私心立侯王,自立西楚霸王。
5.翻译下列句子:(1).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
(2). 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3). 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
补充阅读秋风桐槐说项羽(梁衡)①这里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我原本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座古朴的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这项羽故里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两棵树了,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
斯人远去,旧物难寻,今天要想触摸一下他的“体温.,体会一下他的情感,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
②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
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这棵树下,这桐树就特别的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
项羽是公元前232年出生的,算到现在已有两千二百多年了。
梧桐这个树种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寿命。
但是,这棵“项里桐.却怪,每当将要老死之时,树根处就又生出一株小桐,这样接续不断,代代相传。
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是第九代了。
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xī)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
③桐树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
它体型庞大,巍然如山,又寿命极长。
由于此地是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几次决口,这故里曾被淹没、推平,唯有这棵槐树不死。
其树身已被淤没六米多深,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它探出淤泥的树头,而这树头又已长出一房之高,翠枝披拂,二人才能合抱。
岁月沧桑,英雄多难,这个从淤泥中挣扎而出的树头某年又遭雷电劈为两半,一枝向北,一枝向南,撕肝裂肺,狂呼疾喊,身上还有电火烧过的焦痕。
向北的那枝,略挺起身子,斗大的树洞,怒目圆睁,青筋暴突,如霸王扛(gāng)鼎;向南的一枝已朽掉了木质部分,只剩下半圆形的黑色树皮,活像霸王刚刚卸落的铠甲。
但不管南枝、北枝都绿叶如云,浓荫泼地。
两千年的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又炼成了雷公槐。
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④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不知几经战火,文物留存极少,而他的故里却一直没有被人忘记。
清康熙四十年,时任县令在原地竖了一块碑,上书“项王故里.四个大字,从此这里就香火不绝,直到现在有了这个旅游城。
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
如:破斧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沐猴而冠、锦衣夜行……。
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来条,项羽一人就占到百条。
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呀,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
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这一份文化贡献。
⑤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他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
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则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活埋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个人英雄,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
这些都是他失败的因素。
但他却在最后失败的一刹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个自我。
垓下受困,他毫无惧色,再发虎威,连斩数将。
当他知道已不可能突围时,便对敌阵中的一个熟人喊道,你过来,拿我的头去领赏吧。
说罢拔剑自刎。
他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
宁肯去见阎王,也羞于再见江东父老。
他与刘邦长期争斗,看到生灵涂碳,就说百姓何罪?请与刘邦单独决斗。
狡猾的刘邦当然不干。
这也看出他纯朴天真的一面。
⑥项羽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
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填了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好歌词,感天动地、流传千古。
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
他身上的这些矛盾、冲突、故事,有巨大的悲剧之美,因此他是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民间说唱的好话题。
连国粹京剧都专为他设了一个脸谱。
直到现在,他的故里又出现了这个旅游城,城门、大殿、雕像、车马、演出、射箭、投壶、立体电影、仿古一条街。
⑦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
百姓自觉地封他为神,这就像商人把关羽奉为财神,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
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