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必须扩大

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必须扩大

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必须扩大
中国文字学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我们对传统文字
学研究的反思之后,用跨越古今中外的眼光来重新探讨汉字的性
质及其特点,这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迫切任务。

世界的未来,在信息化社会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字?这是全世界学者关注的问题。

蔡勇飞在《汉文字学的新认识及未来》[1]一文中指出:到那时“必将以视学为主的文字为主体,以听觉为主的文字辅之。

”这一论断发人深省。

该文将现今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视觉为主的文字(仅有汉字);一类是以听觉为主的文字(如英文、俄文、阿拉伯文、日本假名等),这是切合实际的。

将来的视觉文字如何?这要看发展的情况,而我们对汉字的研究确实应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认识。

蔡勇飞还在该文中以各种文字作对比,详细地论证,提出汉字是属于“词型文字”的观点。

《汉字的构形法和构词法》[2]一文又从“词型文字”的结构深入地分析。

前人讨论汉字,多将汉字的构形法和构词法混为一谈,使人昏昏然,蔡文将两者清晰地分开,面目顿然一清。

千百年来郁结于人们心中的汉字结构的疑团,豁然解开了。

这对我们真正了解汉字、掌握汉
“母笔”是指汉字中等字有很大的好处。

“构形法”,蔡文中称之为“母笔分合法”。

单纯的笔画,这些笔画是产生一切汉字字形之母;“分合法”是指构成汉字字形的方式。

其方式不外五种:一、母笔独用;二、母笔分列;三、母笔接触;四、母笔交叉;五、母笔综合。

自甲骨文至今日所用的楷体字莫不由这五种方式构成。

“构形法”与“构词法”的区别在于:“构形法”只管形体的构造,“构词法”是管汉字的形、音、义构造。

前者构成字形,不成词;后者构成词,不是字形。

“构词法”分为四种:一、“明义知音”构词。

即看到字形明白字义,音也就知道了。

传统的“六书”中所说的象形、指事、会意都属于这类构词的方法。

二、“加声明义”构词。

即在原字形上加上声符使词义变化,构成新的词。

“六书”中说的“形声字”便属于这一类。

三、“借用形音”构词。

其一犹如训诂学中所讲的“通假”。

本无其字,借一个现成的形音来代替,“六书”中称为“假借”;本有其字,另借一个现成的形音相同的字代替。

其二为造一个新字形借用。

四、“增加音义”构词。

这种方法字形不变。

其一,增加一个字的读音构成多音词;其二,在词的初义、本义上增加词义,引申、发展使之成为同字形的多义词。

蔡勇飞从古今汉字中归纳出这四种方法,比“六书”全面而易明白,这是对汉文字学的一大贡献。

汉字的研究大有可为。

在世界新形势下研究汉字意义更为重大。

外国只有语言学,没有文字学,以为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单纯的符号,视欧西文字的字母形式如此,视汉字也不例外。

中国人讲的文字学似与语言学也无大关涉,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记得在五十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问及陈望道先生说:“讲语言学的人不讲文字,你们的看法如何?”陈望道先生找我等几个朋友商量,拟分工撰文表示态度。

我分工负责文字部分。

我写了个提纲。

当时因各人忙而未及讨论,接着政治运动来了,这事就不了了之。

如今蔡勇飞写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把我想说的话说了,还阐明了汉字是“词型文字”。

词的概念便是语言学的概念。

蔡文又对汉字结构作了科学的分析,更有力地说明汉字的研究不仅在语言学研究中应占有地位,而且有重要的地位。

由此,我认为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必须扩大,在这一点上我们语言学界绝不可忽视。

相关主题